最近国产新剧的质量,只能用“令人绝望”来形容。
豆瓣热门剧集榜上显示的六部在播作品,居然没有一部超过6分的。
烂成这样,其实也没必要花时间骂了,骂出花儿来也只是往大家的眼睛里倒垃圾。
所以今天想换个思路,推荐一部最近在追的台剧:《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因为题材特殊(这是一部百合剧),可能有人多少已经看到过一些有关它的讨论。
不过今天想跟大家聊它,不是因为“敏感”“背德”“大尺度”,而是因为我在这部剧里看到了久违的爱情。
是在甜宠扎堆的当下、国产剧早就丢失了的那种,有眼前的甜蜜,更有漫长挣扎的爱情。
故事始于一场婚礼。
两个学生时代曾有过暧昧情愫的女孩,成人之后在朋友的婚宴上重逢。
彼时学姐怡敏已经为人母,有了正常的家庭,稳定的工作。
学妹亭亭却还过着单身的生活。
久别重逢,怡敏最初却并不打算跟学妹相认。
酒席上,她跟亭亭碰巧被安排在一桌,但也只敢借着跟邻座寒暄、喝饮料的幌子,不自然地偷瞄对方。
别扭的原因在于,十五年前,她因为不敢正视自己的心意,最终选择了走入婚姻。
和学妹的感情,也就此搁浅。
十五年后,当两个女孩终于能正常步入婚姻,亭亭又再一次出现在了她的生命里。
两人的关系,也顺理成章有了重新被审视的理由。
但这个过程不是国产甜宠剧里那种简单粗暴的撒糖发糖,而是禁忌之中的来回试探与推拉。
婚礼结束,两人同乘一辆的士回家,两张面孔各自隐没在黑暗里,气氛异常尴尬。
亭亭故作轻松没话找话,怡敏也假装自然地谈及自己的家庭。
面对对方的好奇和关切,她都尽量疏离地应对着。就好像,想刻意与对方保持距离。
但各种细节其实都在悄然暗示着学姐对年少那段感情的眷恋——
朋友婚礼上,对着隔壁宴会厅女女新人婚礼的片刻出神;
出租车上,面对学妹“过得是否幸福”的追问时的沉默以对;
下车后,亭亭打电话提醒她落下了喜饼。
她瞥一眼屏幕,眼底起了波澜。
15年没见,她还是能一眼认出她的号码。
那点抓耳挠腮的小心思,因为这通电话,有了附着生长的土壤。
怡敏回到家,应付完了丈夫、哄睡了孩子,抱着手机心痒痒。
指尖翻飞几回。
“你好吗?” “有空多见面。”
斟酌片刻,还是收起了心思,删掉信息。
却在放下手机的一刻,收到了亭亭的短信。
“明天见面?”
短短四个字,笑意从嘴角溢到眉梢,她的眼睛里闪过一道光。
这种挑逗和暧昧,百转千回的隐秘情愫,是爱情剧里最能挠到观众痒痒肉的存在。
如今在俗套言情剧里,却只有两道设置精准的程序。
男女主的相爱已经不需要理由、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阻碍。
月老牵好了红线,两人就会像磁体的两极相互吸引,精准得仿佛古代的包办婚姻。
剧里这段爱情的迷人之处在于,主角的破镜重圆,不仅仅是对青春期青涩初恋的回味。
更是在15年后,重新用成年人的视角去审视了一遍两人年轻时对于爱情的解读。
面对世俗的审判,我们如何完成自我认同和人生选择的自洽?
这关于爱情,但也不单单只有爱情。
学生时代两人曾有过一场关于未来的对话,亭亭试探着问怡敏:“你以后长大,想要什么样的家啊?”
这是她们第一次,对“家”的概念产生了分歧。
怡敏幻想的未来,是按部就班地跟男人结婚、生子、组建家庭。
那段规划里,没有一丁点离经叛道的勇气。
亭亭听到她的话,难掩失落,追问道:“你为什么那么想要结婚,生小孩啊?”
对方其实也很迷茫:“不然长大要干嘛啊?”
是社会的需要吗?
一个女性,必须在恰当的时间成为妻子、母亲。
与此同时,男性也被社会时钟推着走,适时地去成为丈夫、父亲。
《谁先爱上他的》里的宋正远,为了过“正常人”的生活,组建一个“正常”的家庭,抛下自己爱的男人,去祸害一个女人。
恋人问他:“为什么我们不能对爸妈说实话?”
宋回答说:“因为实话会让他们伤心。”
“让他们不难过,不伤心,就是我们的责任。”
可他也说不清,为什么两个男人相爱会让他们的爸妈难过。
大环境有时残酷得毫无道理。
就像15年后,亭亭再一次问出“为什么一定要结婚”的问题,得到的依然是混沌的回应。
过上“正常人”生活的怡敏,经营着一段乏味的婚姻。
丈夫在外地工作,平时都是她在独自抚养轻度自闭的儿子。
学校那边需要她时时照应,工作上并不轻松,家庭生活更是琐碎无聊。
有一幕是她回到家,一推门,丈夫正懒散地窝在沙发上,身后是狼藉的餐桌。
她叹一口气,低头默默开始收拾。
亭亭上门拜访,惊讶于记忆中那个被宠坏的小女孩如今已经能娴熟地做出一桌子菜。
怡敏倒像认了命似的,“掌上明珠也当妈妈了呀”。
亭亭想起她们当年那场长谈。
学姐曾经意气风发地憧憬着未来的“家”,说家里一定要有“电影场景里窗边那种很高级的高脚椅”。
但此刻她环顾四周,没看到一丝畅想中的痕迹。
被遗忘的高脚椅,是怡敏被平庸日常磨去的欲望。
所以亭亭的出现,再次搅乱了她的内心。
像是对于人生中某些遗憾的补偿,这个年少时的亲密伙伴,正是她幻想中那把光鲜的高脚椅。
防线崩溃于一瞬间。
某天,丈夫带着一家人去看球赛,因为儿子走丢,怡敏与亭亭在球场偶然相遇。
在丈夫面前,怡敏并没有刻意与亭亭相认,只客套地互通了姓名。
晚上回到家里,丈夫对性格开朗的亭亭印象颇深,一边在网上浏览她的资料,一边评头论足。
听得心不在焉的怡敏突然收到一条消息:“王太太,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
这条勾引似的短信让她一阵心虚,却又忍不住心跳加速,面露春光。
这种背德的快感隐隐撩拨着这个普通女人的心弦,撼动了她乏善可陈的生活。
两颗心的迅速靠近,可以是因为彼此恰好都百无聊赖吗?
不重要。
因为爱的前提,是要正视自己内心野蛮生长的欲望。
有人说,只有拍两个女人或者两个男人之间故事,才能拍出这个时代的爱情。
在偶像剧里霸道总裁的向下兼容变得越来越理所当然的时候;
在阶级、身份、三观都无法撼动工业流水线爱情的时候……
只有这些碍于性别无法坦诚的恋人们,还在试图打破禁忌和束缚。
因为这份爱的背后,有太多现实的压抑和阻力。
在这份阻力面前,亭亭的果敢和怡敏的逃避,都是平凡而真实的人性。
两人之间最让人动容的并非那份汹涌的欲望。
而是在面对那个看不见的未来时,她们如何再一次去探查自己真实的内心,接纳自己。
因为怡敏的摇摆,剧里的婚姻变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试错。
尽管对于婚姻里的双方来说,这场试错的代价并不公平。
但好在创作者并没有急于去批判什么。
骂小三和出轨很容易,对隐瞒取向的人挥舞道德大棒很容易。
难的是去追问他们出现的原因,以及去探究这群人背后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15年前,两个尚未发育成熟的少女曾经站在穿衣镜面前,打量彼此的身体。
当她们将手覆上对方微微隆起的胸时,彼此都感到了一些新奇与尴尬。
年少时,她们尚能朦朦胧胧地面对自己的生涩欲望;
长大后,隐藏在社会当中似有若无的敌意让人心生退意。
就像《蓝色大门》里,孟克柔会因为看不见自己的未来而焦虑。
作为人群中的少数,她害怕“不同”,并且因此感到孤独与自我怀疑。
这样扭曲的环境,又该如何去修正?
所以在怡敏和亭亭的故事里,重点并不是她们最终能否圆满地在一起。
甚至也不关乎性取向。
最重要的是,她们能在释放情感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是谁,自己爱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如果国产爱情里只剩下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反而无趣。
因为好像,所有好的爱情故事都不是真的在讲一个如何相爱的故事,而总是一个不断寻找答案的故事。
不论是关于爱情、家庭、现实,抑或是相爱者自己的内心。
其实《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讲了这么多,最后想说的也不过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爱情。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在经历过生活的各种自以为了不得的折磨之后,很可能成不了白雪公主或者白马王子。
没有感人的高潮结局,最好的结局是兜兜转转回到十几年前的原点。
平静地面对着生活的意外,各种惊喜、希望、遗憾、失落。
以及,一次又一次为过去的选择擦屁股兜底。
至于如何去平复这些选择对周围所有人造成的创伤——
邱泽饰演的小王曾经在《谁先爱上他的》里说一条,“爱最大”。
如果一定要爱情剧里寻找治愈一切答案,我希望“爱最大”可以是永恒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