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我们结婚了。一起领完证回各自部队。2020年秋天,迎来了小宝团团出生。可一纸调令,我抱着未满月的儿子送他出门。2021年春节,我带着儿子辗转千里去他的部队,在这里一家团聚,除夕夜我们带着小军娃一起为祖国守岁……”
这是驻云南某部与驻福建某部吴远江、杨华这对军人夫妻相聚的时间单。因职责所系、责任在肩,他们将家长里短、饭后闲谈小心地收藏,认真呵护。
除夕夜,一家三口在哨位上。
吴远江和杨华在业务交流中相知相爱,走到一起时天各一方。前不久,杨华看到选调的通知,丈夫单位驻地有选调通信骨干的岗位,她第一时间报名、体检、填表、准备档案,认真准备每一个环节。
18分、16分、15分……看着3000米跑的成绩一点点提高,军士杨华握了握拳头,脚下的步子迈得更快。为了能顺利参加选调,将两人相距的2000公里变成300公里,哺乳期刚过,她就每天加练体能。她暗暗给自己加油:“再难也不放弃,再远的距离都阻挡不了你追我赶的步伐。”
“七一”领证、“十一”完婚
双军人的婚事就是这么典型:2019年7月1日一大早,杨华和吴远江早早就来到民政局办理结婚手续,为了这个日子,双方都给各自单位领导报告,得到了3天的假期,他们从各自驻训地分别乘车、乘机来到昆明相遇。握着鲜红的结婚证,穿着军装的小两口在民政局,引来一对对新人好奇又羡慕的眼光。
聚少离多的婚姻里,理解和包容弥足珍贵。
他们约定等“八一”建军节就回家举办婚礼,但吴远江收到院校学习通知书,打破了这个计划。他们商量后决定,国庆节办婚礼。短暂仓促的婚礼准备过程,饱含了双方父母的理解与亲人的大力支持,可幸福的时光很快过去,10月6日,吴远江收拾行装又出发了。
一次,杨华到上海,他们全部的课余时间都在一起。吴远江说:“你看,学校的图书馆、食堂、健身房、游泳池,还有松江边上的黑天鹅……都是特别的蜜月之行,也只有我们才能享受这特殊的恩赐。”他们既去了迪士尼乐园、东方明珠塔,还来到井冈山红色教育根据地学习参观,接受精神洗礼,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重走挑粮小道、参观茅坪八角楼、瞻仰烈士陵园。
理解包容弥足珍贵
俗话说:一个军人半个家,军婚决定了夫妻只能聚少离多。那双军人呢?你休假到我的营区,我休假到你的营区,始终在军营,走出这个院子进入那个院子。
吴远江刚从学校毕业,又投入到紧张有序的部队工作中,杨华每周独自坐两个小时的地方运营车去医院做产检。一直到快接近预产期的时候,杨华才休假来到丈夫的单位。即便在一起,因为吴远江早起晚归,她也是一个人散步、做饭、学习胎教、网购婴儿用品。
杨华原来想,休产假在丈夫的单位,这样每天晚上都可以团聚,可是,月子都没坐完,一纸调令,丈夫要去远在福建的另一单位任职。
吴远江在电话里总是说:“等工作安定下来,我就回来接你们母子过来。”可是,他又食言了。单位忙,他走不开,刚上任需要熟悉情况,才能完成好任务。杨华坐完月子,带着儿子,从铁路转公路,来到吴远江单位所在地。他们互相调侃:“看嘛,把自己过成电视剧《父母爱情》了。”
在孩子百天时,一家三口拍下了最美全家福。
也许他们少有一家人在一起轻松消遣,但是看看他们家门口的对联,不禁让人点头微笑:“南疆高原寸土不丢,东岸沿海滴水不减”,横批“山河无恙”。这就是他们简单而又至高无上的追求,小爱融在大爱中,就是他们的幸福密码。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何蒙/士口成 管鑫祥
图片/受访者供图
审核/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