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高贵,情怀的高远,往往诞生于尘世的日常。 穿越百年风雨,无数共产党员尘封在沧桑岁月的形象记忆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却靠信仰引领人生、以理想书写生活,养天地正气,引万众归心,呈现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气、崇高之志。 一 红砖墙,红屋顶,红窗棂……沿北京故宫北门向东,五四大街一座通体红色楼房,天天迎来参观学习的人群。 这就是北大红楼,在时光长河中如里程碑般耸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小组”,于1920年10月在这里秘密成立。为保障小组开展活动的经费,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每月从薪俸中捐出80块银圆。红楼内展出的薪俸册上有这样的记录:他当时每月薪俸不过百余块银圆,却为了革命几乎倾其囊中所有。 李大钊进德修身,永葆干净之心。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成立了以不嫖、不赌、不娶妾为基本戒条的进德会。李大钊一入北大便加入进德会,自认甲等会员,明德惟馨、握瑾怀瑜,言行统一,令师生称道,被推选为进德会的纠察员。由李大钊发起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在会员中倡导以“奋斗、实践、坚忍、简朴”为人生信条。 李大钊自奉俭约,以“光明磊落之人格,自有真实简朴之生活”自勉,常年都是黄卷青灯、茹苦食淡。他居室简陋,在北京10年没购置过一处房产,7次迁居都是租房,室内没有像样的家具;他服饰简单,冬天总是穿一件长棉袍,夏天就穿一件布衫,很少坐洋车;食不兼味,中午在学校吃的是自带干粮,靠大饼、大葱充饥,或者窝头就白开水下肚,把简朴作为习惯。 李大钊克己待人。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在他心中是一种高尚人格和道德责任。夫人赵纫兰,是祖父包办所娶,年长他6岁,他却始终不离不弃,回到家里就搭把手做饭炒菜、照料孩子,还经常在闲暇时教她读书认字,使她能够“读懂红楼梦”。每当家中有革命同志和青年来,他都热情地把妻子介绍给他们,并且在客人进来之前,总是帮她换衣服、扣扣子、拉平衣襟。1927年4月,他在《狱中自述》里深情感念结发之妻对自己的默默支持:“钊在该校(即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肄业六年,均系自费。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砸碎惯常而世俗思维的牢笼,超越物质享受的局限,李大钊用一双慧眼来看待无华的生活,精神峭拔如雪山高耸,周围的人无不对他抱有崇敬之情。高尚者的周围,总是聚拢着更多的高尚者。他们心怀大义,为真理而播撒火种,寻求中华崛起兴盛之路。 二 景色秀美的怀玉山,青山绿水,一碧万顷。山冈上矗立着巍峨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方志敏《清贫》手迹,脍炙人口的名句格外引人注目:“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担任闽浙赣苏维埃主席、红十军政委等要职,经手的款项达数百万元之多,可他深知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希望“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从不乱动公家一个铜板,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 清洁自我,是植入方志敏灵魂深处的人生追求。有一天,当他发现自己吃的是白米饭,而战士们吃的是米糠和野菜煮的粥,就叫警卫员告诉伙房:“大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不能特殊。”一位老管理员听后急出了眼泪:“什么特殊?要讲特殊也行!方主席操心又劳累,肺痨痔疮常常发作,哪个要为这事提意见,我来担当!”方志敏发自肺腑地感激这位老同志,但仍坚持把粥端回去,然后和大家一起吃糠咽菜。 妻子缪敏的“敏”字,是方志敏所赠,寓意二人在枪林弹雨征途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相伴、生死不渝。身怀有孕的缪敏不幸被捕,令方志敏彻夜难眠。可是,面对急三火四跑来索要四百大洋保释费的妻兄,他义无反顾地摇头拒绝了,用嘶哑的声音说:“政府的钱来得不易,可以做许多事,咱们还是另想办法吧。”最后,饱受敌人折磨的缪敏,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才获救的。 1935年1月,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终因寡不敌众,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想发一笔大财的国民党士兵大喜过望,迅速从他的上身摸到他的下身,又从他的袄领捏到他的袜底,结果除了一块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方志敏对清贫甘之如饴,节俭内敛,是对物欲的淡然与淡泊、对精神的由衷向往与执着追求。永葆一颗不为外物所累的清纯之心,予我之物不多求、无我之物不苛求、身外之物不必求,活出价值、尊严、气节、风骨,活出精彩与荣光。 三 江苏省常州市晋陵中路500号,一座清代建筑——恽代英纪念馆静静伫立。在处处透出江南风韵的院落里,常有集体念诵恽代英名言的声音传出:“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过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风华少年,青春壮歌。目睹外侮压迫、军阀割据、遍地狼烟、满目疮痍的祖国,恽代英像夏日里冲出堤坝的江水奔涌着、呼号着,勇敢地向着探索中国发展道路而奋进、冲击。他经常带领同学们贴标语、发传单,还通过创办《中国青年》传播马列主义,书写了300多万字的战斗檄文。 在上海从事党的基层工作时,恽代英对随他艰难度日的妻子沈葆英说:“我们是贫贱夫妻,我们视王侯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我们不怕穷、不怕苦。我们要安贫乐道。这个‘道’就是革命理想。”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恽代英几乎每天都奔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以启民智、聚民心为己任,出入于工厂农村,为发动工农开展武装斗争而不懈奋斗。他把青春熔铸到扶危救国的历史使命之中。被捕后,他拒绝高官厚禄,拒绝各种诱惑,宁肯死,也要忠于自己的信仰。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1931年4月29日,狱中阴暗的通道响起沉重的镣铐声,36岁的恽代英神色坦然,昂首挺胸走向刑场。“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首感人肺腑的绝命诗,也是他对革命事业耿耿忠心的写照。 “我们不能像蚯蚓那样,上食槁壤,下饮黄泉。我们还得在这个社会中生活,要改变这个社会,还得加入这个社会……”出身书香门第却甘愿舍弃安逸的生活,恽代英始终与青年战斗在第一线,做革命火种的传播者。像他一样牺牲自己以解天下之危的还有瞿秋白、夏明翰、邓中夏……他们立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解民众于倒悬,理想如山、信念如磐、志向坚定,将信仰的熊熊火炬在沉沉暗夜里高高举起。 四 纪念馆照片中的陈毅安,戴着一副眼镜,斯文儒雅,俊朗清秀。距离照片不远处,赫然写着他说过的一段话:“我就毅然决然,把我所学的革命技能,不顾一切地工作起来,不达我的目的地——烈士墓不止。” 抱定“不达烈士墓不止”信念的陈毅安,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秋收起义后随部队历尽千难万险走上井冈山,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在黄洋界保卫战中,他誓死保卫井冈山大本营,取得以2个连击退敌人4个团的辉煌战绩。1930年8月7日,在掩护军团总部撤退时,担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他浴血奋战,遭敌机枪扫射,腰中4弹,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陈毅安的书信。这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写得一手好字,在给恋人李志强的一封信中写道:“最可笑的就是我学炮科,你恐怕我去打仗而死了,没有什么价值;你又说你毕业后出来当教员,把一些青年子弟要教成爱国化,来为国家流血。你不愿你的爱人流血,而要别人去流血,这真是笑话了。你的学生将来他没有爱人吗?父母吗?兄弟吗?他不是中国人吗?他就应该去血战吗?假若他的爱人死死地不要他去流血,那中国就无可救药了……你说不要糊糊涂涂地死,这也不错,但是为了革命而死,为民众谋利益而死,是不是糊糊涂涂呢?假若是的,那中国一定没有烈士,革命也永远不能成功。” 在陈毅安的心中,比爱情更重要的是革命,“我们是有阶级觉悟的青年,担负了世界革命的重大使命,我们难道恋于儿女深情吗?没有一点牺牲精神吗?我们绝对不是这样……” “如果我哪天不在人世了,我就会托人给你寄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去,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这是陈毅安与李志强曾经的约定。从恋爱到结婚直到壮烈牺牲,在戎马倥偬的短暂革命生涯中,陈毅安给李志强一共写了54封家书。为了胜利而冲锋在前,陈毅安没有等到胜利的时刻。他在无尽的黑暗中高举火把,却在日出东方的前夕,永远凝固在一张清晰度并不高的黑白照片之中。 大义点亮大爱,大爱写就大义。陈毅安不是不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爱和怕,但为了救民族于危难,他别无选择。 莫道无名,人心是名。如今,在陈毅安烈士纪念塔前,四季盛开的鲜花犹如他青春华彩的绽放,成群结队的人们铭记传颂着他英勇壮烈的生命之歌。 五 “一脚踏三省”的来凤县,夏雨绵密。雨过天晴,火红的霞光映红翔凤山下的半边坡。坡下一处很不起眼的巷口,有幢5层高的楼,青苔偷偷地钻进水泥墙的缝隙。顺着台阶上2楼,就是老英雄张富清的家。 陈旧的木门上方悬挂着“光荣之家”。人造革的双人沙发磨损破皮,旧式木制桌凳上亦留下岁月的痕迹;10平方米左右的卧室,摆满老旧褪色的家具,窗台上放着一个打满补丁的搪瓷缸;厨房里的大水缸是用水泥与瓷砖砌成的,几只小碗盛着咸菜、米粥和馒头……战功卓著的老英雄张富清特别知足:“吃的、住的已经很好了,我没得什么要求了。” 战争年代,张富清坚守阵地“不要命”,曾被敌人的子弹掀翻头皮,满口牙齿都被震松,依然不退半步;转业地方,张富清坚守奉献“不要名”,一头扎进偏远山区,扛重活、住窝棚、啃咸菜;持家过日子,张富清坚守朴素“不要利”,有苦自己咽,有难自己担,从不躺在功劳簿上伸手要待遇。几十载深藏功与名,张富清的心里有自己的衡量:“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 在枪林弹雨中倒下的战友,既是张富清心里的痛,更是他心中的榜样——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牺牲一切,死而后已。追思与缅怀,张富清眼里常含泪水,内心更充满继续奋斗的豪情。这,不是张富清一个人的心绪,而是很多老英雄的本色、很多老党员的情怀。穿越时间长河,朴素纯粹的初心依旧滚烫。 山不语,但山就在这里。10年,20年,30年……张富清犹如一座山默默站立在人民中间,不露峥嵘,不夺人眼球。但其巍峨厚重、沉静高远,连绵在你所见的空间里,连绵在你所知的历史风云中。 六 鲐背之年的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走进小别的工作室,脸上乐开了花:“通过手术恢复视力后,我发现有很多原来做不了的事情又可以做了,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学医只能救人,我要救国。”杏林之家的耳濡目染,让黄旭华从小立志悬壶济世。然而,日寇的肆意横行击碎了少年的梦想。黄绍强改名为黄旭华,取意“旭日荣华”,改学航空和造船专业,个人的抱负和国家需要紧紧相连。 平地一声雷。新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一批人挑起重任,黄旭华是其中之一。从此开启“荒岛求索”的人生,“深潜”30载,劳碌在漫天风沙中,吃着硬邦邦的窝头,笑对青山万重天,乐把困难嚼出甜,造出“撑腰杆”的国之重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词,深情描绘他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时代到处都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承载国家使命,肩负千斤重担。当冒着生命危险随艇下潜,成功完成数小时的深潜试验后,黄旭华禁不住热泪横流,即兴欣然赋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如今,第一艘核潜艇已经光荣退役,但年逾九旬的黄旭华仍在“服役”。几乎每天8时30分,他都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整理工作资料,为年轻一代答疑解惑、助威鼓劲,奏出催人奋进的“欢乐颂”。 最慷慨的奉献,孕育着黄旭华最高尚的快乐,浇灌出他灵魂的幸福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