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由钱雁秋执导的古装探案神剧《神探狄仁杰》引爆各大卫视,成为了当年最火爆的古装电视剧之一。
之后,钱雁秋又接连推出了第二部和第三部,每一部都深受观众追捧,而狄大人说的那句台词“元芳,你怎么看”更是在网络上风靡一时。
另外,《神探狄仁杰第二部》的单集收视率还飙升到了5.69%,成为了央视电视剧类收视率最高纪录的保持者。不仅如此,《神探狄仁杰第二部》还一举拿下了2006年的年度收视冠军。
据相关统计,《神探狄仁杰》在40个城市的收视率平均为2.34%,单集最高为3.28%,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神探狄仁杰》剧组在无锡勘察试镜时,曾接到当地监管部门要求立即解散剧组的通知,致使该剧差点胎死腹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另外,导演和制片人分道扬镳后,双方都创建了自己的制作班底,“狄仁杰”也被解构成了不同的版本。因为没有版权,导演钱雁秋还被告上了法庭。
那么,导演和制片人为何会分道扬镳各自为战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神探狄仁杰》的幕后故事。
上世纪90年代末,还在做电视记者的张文玲怀揣着一颗挑战新领域的决心,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研修导演专业。
就在北电学习期间,中央电视台的一位主任在和张文玲闲聊时说:你为什么不做一部关于狄仁杰的电视剧?狄公还是你的老乡呢!
正是这偶然的一句提点,让张文玲有了将狄仁杰搬上荧屏的想法。拿定主意之后,张文玲便着手查找资料,开始了前期的筹备工作。
在各类历史记述中,尤其以清代小说家吴趼人的推理小说《狄公案》,以及驻华外交官高罗佩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最负盛名。
于是,张文玲一开始就把精力聚焦在了这两部书上。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吴趼人和高罗佩的叙事方式并不适于影视表达,并且当时国内外最新颖的特技表现形式很难以得到施展。
也就是说,要想拍出有新意的精品大戏,那么狄仁杰的剧作脚本必须重新编写。
于是,在中央电视台一位资深编导的引荐下,张文玲大胆启用了当时还是“新人”的钱雁秋担纲编剧、导演。
另外,那位编导还找来了中国一流美术设计师靳喜武、央视87版《红楼梦》的服装大师史延芹、金牌化妆师马淑英,帮张文玲搭脉会诊。
剧本完成以后,导演钱雁秋就开始物色起了人选。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以后,对于由谁来饰演狄仁杰,剧组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一次偶然的机会,当钱雁秋看到梁冠华老师的话剧后,他游刃有余的演技和憨态可掬的形象令钱雁秋惊呼:这不就是自己心中最佳的狄仁杰吗?
但当时剧组的很多人都反对由梁冠华出演狄仁杰,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狄仁杰的形象应该是外形消瘦,且精明干练、眼光锐利的人,而不是像梁冠华老师这样体型肥胖,有些憨态的人。
不过,在钱雁秋的一再坚持下,投资方最终还是妥协了。事实也证明,钱雁秋的眼光确实独到,梁冠华饰演的狄仁杰深得观众的喜爱。
而饰演李元芳的张子健和导演钱雁秋在大学时就是好友,所以在最初选角时,钱雁秋就给张子健量身定制了李元芳这一角色,后来三人也一路相伴,成了最强铁三角。
主演选定后,制片人张文玲与中央电视台谈好合作拉来投资后,组建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团队,赶赴无锡外景地勘察试镜。
按照原计划,这部剧本该在2003年4月开机,不巧的是,剧组恰逢全国非典爆发,全部工作人员都被“扣”在了无锡。
当地监管部门要求立即解散剧组,接受隔离观察。好在有中央电视台领导出面,才得以幸免解散。
在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剧组只得原地待命,直到6月非典解禁才开机。
无独有偶,拍这部戏时,还赶上了中国的电视剧产业发生的一场巨变——制播分离制度开始实行。原本是央视可以投拍的这个剧,因为制播分离,央视必须撤出。
没办法,张文玲不得不再去找新的投资方。
为了营造出悬疑剧紧张的氛围,这部戏的大部分的剧集都是在夜里拍摄的,有时候一拍就是一个通宵。因此,演员们常常顶着个黑眼圈,化妆师也是叫苦连天。
不仅如此,在拍摄第二部的时候,当时正值酷暑,剧中的人物都需要穿着层层的戏服。
特别是张子健,因为他是一袭侠客装扮,身上常常要穿着厚厚的牛皮铠甲,铠甲里面还要再套一件棉衣。几天下来,那件棉衣都有味了,皮衣里面还结了一层白色的盐晶。
值得一提的是,《神探狄仁杰》一共拍了四部,总计162集,前三部都顺风顺水,可到了第四部时,制片人张文玲提出要在剧中加入更多的感情戏,以此来谋求更高的收视率。
追求完美的钱雁秋当时就不乐意了,立马严词拒绝,他表示这样的剧本自己坚决不拍。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制片人与导演分道扬镳后,双方都没有闲着,各自另起了炉灶,钱雁秋联合梁冠华和张子健拍摄了第四部。
由于《神探狄仁杰》的版权不在钱雁秋的手里,为了避免版权纠纷,片名就被改成了《神断狄仁杰》。
不过即便如此,钱雁秋还是难逃这场官司,被之前的投资方起诉,最后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赔偿了对方80万元,并公开道歉。
而制片人张文玲这边,她找来了富大龙和杨幂,拍摄了一部偶像版的《神探狄仁杰前传》。没有了梁冠华和张子健的“狄仁杰”,收视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没想到的是,梁冠华与钱雁秋在合作“燕双鹰”系列的过程中,两人的矛盾也是日渐凸显,最终梁冠华选择了离开。
梁冠华离开钱雁秋后,再次回到了原先的神探剧组,出演了《神探狄仁杰之情花金人案》。
虽然狄仁杰还是那个狄仁杰,但是李元芳却换了人,而且剧情也与之前的《神探狄仁杰》相差甚远,最后这部剧连电视都没有上,就在网络平台播出了。
随着《神探狄仁杰》热播,很多的中国观众才“认识”了这位“东方福尔摩斯”,其实,狄仁杰的故事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风靡世界了。
并且,他的故事还被写成了小说,翻译成了多国语言,甚至他的小说还被美国外交部列为必读之书。这些你可能不知道吧?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1943年,一个名叫高罗佩的荷兰外交官来到重庆。虽然他是一个外国人,但是很快就被东方的文化所吸引,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学。
高罗佩经常在闲暇之时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很快便在重庆声名鹊起,甚至吸引了文化界名流郭沫若、于右任以及徐悲鸿的关注。
幸亏他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才让高罗佩在众多公案小说中发现了狄仁杰潜在的文学价值。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罗佩读到了一本名为《狄公案》的公案小说,仅仅阅读几页后,高罗佩就被小说中的内容所吸引。
中国古代法官在办案时的逻辑推理,以及在犯罪心理学方面的造诣,令高罗佩欲罢不能。
但是由于当时这本书在中国并不为人所熟知,而且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当时的中国读者反而更喜欢西方的侦探小说,而这些从外国引入的小说,不仅本身就文字浅陋,逻辑混乱,翻译过来后文笔更是低劣,仅仅是因为外国人写的,就得到了中国人的追捧。
这令高罗佩愤愤不平,中国本身就有如此优秀的著作,这哪是那些玩意儿可以比拟的!
于是,高罗佩暗下决心,一定要将中国这本书大肆推广,他先是将这本书前三十回的内容翻译成了英文。
英文版《狄公案》发行后,居然大受西方读者的欢迎,一时间此书供不应求。很多读者读完后觉得不过瘾,开始喊话高罗佩继续更新。
高罗佩见此情形深受鼓舞,决定亲自操刀写一部关于狄仁杰的原创小说。
于是他开始模仿中国古代的小说,以话本语言、章回体展开写作,同时又结合西方侦探小说的特点,在开篇设置悬念,在文中处处埋伏线索,经过一层层的抽丝剥茧和推理,最后才揭露真相。
如此操作后,整部小说的剧情波澜起伏,十分扣人心弦。
此外,高罗佩还根据情节自己绘制了插图,令读者又增添了许多趣味。有了这些铺垫后,《大唐狄公案》一经发行就大获成功,被翻译成德、法、日、西班牙等多国语言,甚至被当年美国外交部列为必读之书。
此后,狄仁杰在西方可谓是红极一时,关于他的电影和连环画层出不穷,而他成了西方人眼中的“福尔摩斯”。
有些戏剧的是,狄仁杰在西方大受欢迎,但是他在自己的故乡中国,却处在了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
直到1979年,一个名叫赵毅衡的研究生,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了英文版的《大唐狄公案》,他发现这本全是英文的小说,封面和插画却都是中国人,这让他不禁好奇的翻开小说读了起来。
1981年,赵毅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狄仁杰的书评,这本被埋没了多年的书才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后来,赵毅衡又联系了陈来元和胡明两位翻译家,请他们将《大唐狄公案》翻译成中文。
这两位翻译家没有采用小说的口语化方式,而是借鉴《三国》、《水浒》等话本小说,采用半文言、半口语的方式去翻译,让这本小说有了历史的气息。
《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推出后,终于在国内得到了关注和认可,并且很快开始传播开来,而张文玲参阅的资料当中就有这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尽管后来重新编写了剧本,但高罗佩创作的《大唐狄公案》还是为剧本的创作提供了依据。而这位“东方福尔摩斯”和他的故事才得以被搬上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