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感谢你读到我,我是你们还没有想好名字的陪读小生,我们正在简读的是叔本华作品集里的第二册《人生的智慧》。欢迎微信搜索公众号“陪读小生”,同步查看我的节目。
叔本华认为,物质世界的真理,可能非常具有客观外在的意义,却丝毫没有主观的内在意义。
比如科学革命,全球化等对我们的客观世界,在百年来就日常生活而言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哪怕只是谈论种族,也可以推论出种族的目的是繁衍出优秀的后代,但一旦讨论到人性,讨论到个人生活的意义,我们坚守的道德正义是否有意义,百年来却始终没有定论。
尽管这世界上有许多宗教,可是,不管我们多么确定地感到生命和世界的道德意义,然而要解释和说明这道德意义,解决这意义与实相世界之间的矛盾,却仍然是个艰巨的工作。
我想建立下列法则:当你与人接触时,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都不要根据他的价值和尊严对他做客观评价。不要注意他的恶意或狭隘的理解力、荒谬的观念;
因为前者容易使你憎恨他,后者则容易使你轻视他。
只注意他的苦难、他的需求、他的焦虑、他的痛苦,那么你就会常常感到和他息息相关,你会同情他,你所体会到的,就不是憎恨或轻蔑,而是同情怜悯,唯有这种同情怜悯,才能让我们的安宁。
佛家,伊斯兰或者其他东南亚宗教在道德和文学问题方面,持有较深刻的见解,因为他们从根本罪恶出发,而不从根本德行出发。因为德行之出现,只是作为罪恶的相反事物或否定。
比如,欲望和贪欲相连,嗔怒则和骄傲相连。与此相反的四种根本德行则是贞洁与宽大,以及仁慈与谦逊。
当我们将东方国家所奉行的这些道德观念,与柏拉图一再述说的主要德行——正义、勇敢、自制和智慧——比较一下,我们就了解,后者并非基于任何明确观念,而是基于一些肤浅甚至显然错误的理由而选择的。
比如,“勇敢”根本不能算是德行,虽然有时候勇敢是实现德行的工具;可是它也会成为卑鄙的仆人,比如赌徒的勇,比如战场上的蛮。
事实上,决定一种品格是美德或恶德的,是我们对别人的基本倾向是妒羡还是同情。
每个人都具有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性质;因为,这些性质产生于人在自己命运和他人命运之间所做的不可避免的比较。
依这种比较结果对他个性的影响如何,决定他采取哪一种性质作为自己行动的原则。
妒羡在人与人之间,在你与我之间,建立起一道坚厚的墙;同情则使这道墙变松变薄,有时候,甚至彻底把它推倒。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完全的“利他”精神。
我们常常把勇敢列在德行中,而把怯懦列在恶行之中。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怯懦似乎与任何性格的高尚并不相违。
勇敢常被看作是一种信心,用以克服目前具有威胁性的不幸,以避免未来更大的不幸;而怯懦所表现的,正好与此相反。这种“准备”与坚忍属于同一性质,因为坚忍就是了解未来有比现在更大的灾祸,并且了解我们强烈地企图逃离或避免不幸的意图,可能带来其他的不幸。因此,勇敢将是一种坚忍;同时,由于它使我们忍耐和自制,所以,通过坚忍的媒介,勇敢至少接近德行。
除此以外,很难解释为什么怯懦是可鄙的而勇敢是高贵优美的。因为,更没有其他观点可以使我们了解,为什么把自己看得重于一切的有限的个人竟然不把保存自己置于其他目的之上。
“虽然对自然的恐惧,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个人却可以使自己看不到它而变成勇敢的。这就是形成‘勇敢’的东西。”
正如勇敢在美德中的地位还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一样,贪欲在恶德中的地位也是如此。
有人认为贪欲并非恶德,成为恶德的是与贪欲相反的奢侈浪费。奢侈浪费是由于只顾目前肉欲的享受,与这比起来,只存在于思想中的未来,即贪欲,根本不算一回事。奢侈浪费不但带来贫穷,而且会导致犯罪;在有钱阶级中,犯罪几乎总是奢侈浪费的结果。
而贪婪的人,容忍和自制就是他的座右铭。而且,由于他知道不幸的可能是如此无穷无尽,危险的途径是如此多,所以他增加避免危险和不幸的手段,以便在可能时为自己建立一道坚固的护墙。谁能说预防不幸的小心谨慎是过分的呢?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每一种完美,都与一种本身势将形成的缺点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时常发现,如果我们对某人发生误解,那是因为我们认识他时,把他的缺点和这些缺点联系在一起的完美混在一起。
比如,我们似乎觉得谨慎小心的人是懦夫,节俭的人是守财奴,浪费者是慷慨大方的,粗鲁者是直爽诚恳的,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
凡是活在人类世界中的人,都会一再地感觉到,道德的低落和心智的无能彼此密切相关,好像从一个地方产生出来似的。
同时,我们不要否认,两者彼此互利。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易于表示出自己的不义、卑鄙和恶毒,可是一个聪明的人则知道如何掩饰这些性质。相反,内心的邪恶是如何常常使人看不到真理,看不到自己智慧所能把握的真理!
我们文明世界除了一大伪装以外,还有什么东西呢?在文明世界里,你可以遇律师、传教士、哲学家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人物!但是,他们并非真正像他们所伪装的那样,他们每个人都戴着不一样的面具,而通常在这些假面具之后,都是些赚钱的人。
人们往往戴上哲学或慈善事业及其他种种名义的假面具来追求各种目的。事实上,只有商人才是最为坦诚的阶级。他们是唯一把自己本来面目表露出来的人,来来去去根本没有任何面具,因而社会地位也低。
一个人在一生中应该及早知道,自己所处的世界原是一个伪装的世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不会了解和忍受许多事情,甚至对这些事情完全感到迷惑。
除此之外,还有更严重的问题需要加以考虑,也有更坏的事情需要记载下来。那就是——人根本是野蛮的,是可怕的野兽。
奴隶买卖,大屠杀,还有那夹缝里看到的“吃人”二字,只要我们看看我们所谓的文明是如何驯服和约束我们自己的,就可以知道这一点。
我们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本性会爆发出来。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地方,只要法律的链锁和秩序松弛下来而代之以无政府状态,他就会露出本来面目。可是,我们不必等待无政府状态来临以了解这个问题。无数新旧资料使我们相信,人的无情残酷方面,毫不下于老鼠和土狼。
除了在我们本性中的无限自私以外,每个人心中多少都有一些憎恨、愤怒、忌妒、怨恨和恶毒累积在一起,就像毒蛇牙齿上的毒液一样,并且只等待发泄自己的机会,然后像不受束缚的魔鬼一样咆哮狂怒。
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逃避,最后就会利用最小机会的帮助,借想象力把一件小事放大以发泄。因此,不管它多么小,都足以引起他的愤怒。
然后他会尽其所能地把它扩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这种情形,这种突然的爆发,在“对某件事上发泄自己的烦恼”的名义下,搞得众所周知的。
如果这种突然的爆发没有遇到阻碍,那么爆发的主体一定会感到好些。所谓发怒并非没有快乐,这是一个真理,有时,一个人可以借恣意憎恨与发怒而获得最大的快乐,因为那是被压抑的本性的释放。
当然,尽管它对我们自己也许是蜂蜜,但对周围的人可就不一定了,甚至你会懊悔自己的失理。
高宾诺在其《人种论》一书中,称人为“伤害他人的卓越动物”。因为人是唯一使别人遭受痛苦而不带其他目的的动物,人使别人痛苦没有旁的目的,只是为了使别人痛苦。
因此,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藏有一头野兽,只等待机会去咆哮狂怒,想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或者说,如果别人对他有所妨碍的话,还要杀害别人。一切战争和战斗欲望都是由此而来。如果要减轻这种趋势并在某种程度以内对它加以控制的话,就要充分地运用智慧。如果高兴的话,可以称此为人性的根本邪恶。
但是人性中最坏的特点是幸灾乐祸,是对别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幸灾乐祸。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感情,也是从残忍中产生出来的。说真的,只是从实际中产生的理论。一般看来,关于这点我们可以说,它占据了本为怜悯应占的地位——怜悯是这种感情的反面,也是所有真正正义和慈悲的根源。
另外,嫉妒与怜悯也是相反的,只是另一种意义下的相反而已;怜悯和嫉妒的对立以及怜悯和幸灾乐祸心理的对立,主要是基于产生它们的时机。
在嫉妒情形下,嫉妒只是我们感觉到的原因的直接结果。这就是嫉妒虽是一种不好的情感却可加以解释的理由。一般来说,嫉妒是非常合乎人情的,而幸灾乐祸心理则是残酷可怕的,幸灾乐祸所带来的笑骂,简直是来自地狱的声音。
当我们看到人生的不幸也为这不幸的情景而感到恐惧时,就要回头再看看人类的邪恶。
我们会发现人生的不幸和人类的邪恶彼此相互影响,我们将感到事物的永久正义公理,我们明白了了什么是恶德,才会了解什么是美德。
还记得前面说的吗?
叔本华全集15 - 人性的美德和恶德,取决于我们对别人的基本倾向是妒羡还是同情。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了,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感谢订阅与关注,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