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经历了九十年代的“商业狂欢”。
零零年代的十年,几乎跌落到了香港电影的最低谷。
1996年,成龙以《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将票房纪录推高至5751万。
其后票房开始一路下跌。
至1999年,年冠电影《喜剧之王》的票房已不足三千万。
随后一年的年冠电影为《孤男寡女》,阵容为杜琪峰、刘德华和郑秀文,票房也仅3500万。
故而新世纪伊始,香港影坛就开始喊出“救市”口号。
一部《无间道》,应时而生。
但回溯这个十年,会发现所谓“救市”,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噱头,和某种意义上的一厢情愿。
因为在《无间道》上映的前一年,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已经创下了6073万的全新票房纪录,而在《无间道》之后,除了周星驰的《功夫》、《长江七号》以及李安的《色·戒》,居然没有任何一部香港电影超过四千万关口。
所以这个十年,从商业角度来看,或可以称作香港电影最为衰微的年代,就好像不管是动作、黑帮,还是喜剧、文艺类型,都失去了原本的魅力。
好莱坞和韩国电影却开始大行其道。
而又是谁在救市?
是《无间道》还是《少林足球》,又或者是《功夫》?
虽然成龙、周润发和李连杰先后去往了好莱坞。
但真正消失在香港票房榜上的人,只有周润发一个,成龙和李连杰仍然偶有踪迹,只是成龙距离香港电影越来越远,也变成了年冠绝缘体,而李连杰则以《霍元甲》拿到了职业生涯的唯一一个年冠。
所以周星驰或可称作香港影坛的唯一巨头。
而刘德华与梁朝伟开始在影坛正式崛起,在这个十年间,他们各自拿到三个年冠,其中有两次都是双雄合作,也即《无间道》及《无间道3》。
这个十年的好电影当然不少。
无论是《少林足球》、《龙城岁月》和《以和为贵》,还是《投名状》和《十月围城》,都品质极高。
但论及最优之争,《无间道》必然占据一席,剩下一席,则非《功夫》莫属。
可谓之,唯一巨头与双雄的对撞。
电影《无间道》,是典型的双雄结构。
麦兆辉做了底稿,中途加入庄文强,最后找到刘伟强,一起完成了整个故事。
黑帮与警察,互相渗透与卧底的剧情设计,麦兆辉与庄文强的编剧,玩了一把“绝对对称”,同时又引入“无间”概念,偕同以“轮回”寓意,将人物内心的忐忑、惶恐、迷茫和煎熬,精准入微地展示给观众,令人感同身受。
集结四大影帝阵容,砍下5505万票房,夺得2002年的年冠,并于次年横扫了金马奖和金像奖。
一时间,台前幕后的主创们都极为振奋。
《无间道》当然并未脱离旧派香港警匪电影的窠臼。
黑帮横行、猫鼠游戏与正邪的对立、对抗,卧底角色也非新鲜事,自1981年章国明的《边缘人》以来,警察卧底的故事已经有过多次演绎,包括有1987年的《龙虎风云》、1992年的《辣手神探》及1994年的《新边缘人》这么几部。
但它或可被视作香港警匪电影传统的集大成者,无论是编剧、表演还是技术等各项指标,都抵达了一个极高的层面。
就如影史上的一座奇峰。
2004年,《功夫》上映。
进入新世纪以来,周星驰放慢了脚步。
这部电影,是周氏风格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其创造力的巅峰。
电影几乎完全剔除了早、中期无厘头的烂俗桥段,仅保留了极少数适应喜剧外壳的手段,比如“耕田大婶”和“小矮子”的反差笑果,这令得电影让人耳目一新。
所以虽然故事仍然是“小人物的奇遇与成长”,但其气质与过往的周星驰电影其实已经截然不同。
而无论是对黑帮、警界还是底层的解构,都极富技巧、创意而又鲜明生动。
一直认为,好电影只会来自思考。
如果主创没有足够深入的思考与认知,那么无论是故事的立意、深度还是角色的创作和表达,都只会流于表层,从而不会具有撼动人心和撬动观众情绪的能力。
自编、自导和自演,就恰好暗合了一个关于功夫的概念,“腰马合一”,而这几个字也先后在李小龙的《猛龙过江》和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中出现过。
功夫的极致、专注的态度与不朽的精神。
这就是《功夫》,在这一刻,周星驰遥望了李小龙。
并站在虚空里,躬身致敬。
无论以如何严苛的标准而论。
这两部电影,都完全可谓“双峰并峙”。
一部保持香港华语票房纪录长达七年,更同时夺得当年内地和香港票房冠军。
另一部被好莱坞买去版权翻拍。
但鉴于《功夫》是周星驰几乎不可复现的巅峰巨制。
而论及电影语言的表述与创造性,《功夫》也或许能胜过《无间道》一筹。
所以这个十年最佳。
选择《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