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与李克农见面的场景,剧中的余则成竟然比李克农矮半头
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去天津站之前,先借着回河北老家的机会,去见了中央情报部部长李克农(以下遵称“克公”),接受了我们党秘密战线的培训,由此获得了“峨眉峰”的代号、展开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潜伏卧底工作。在此之前,电视剧还安排了余则成收听日本向盟国乞降新闻的剧情。照这个情节推测,余则成面见克公,应该是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前后。
然而,从真实的历史来看,余则成是见不到克公的——这一段应该是合理虚构。
▲《潜伏》剧中的克公,与历史上的克公本人相差很大
▲年轻时候的克公,我党情报战线“龙潭三杰”之一
合理之处在于,余则成作为潜伏工作者,必须接受必要的训练。至于虚构之处,就太多了:①克公是个中年男人,戴着眼镜笑眯眯的,身材不高且微胖,不可能有电视剧里那么高、那么帅;②日本人投降后,正是重庆谈判开始前,确保毛泽东同志的安危是情报部门的头等大事,克公正忙着和军统特务斗法,根本无暇接见余则成;③克公当时人还在延安,去河北只能坐飞机,那时候飞在中国北方上空只有美军飞机,没有什么国航、南航、东航、春秋航空
在真实的历史上,克公这时正在“下一盘大棋”,他利用国民党安插在边区政府交际处的2个联络参谋周励武、罗伯伦(真实身份是军统特务),频频向戴笠传递毛泽东不敢去重庆谈判的假信号,毛泽东也两次接见这2个特务、流露出自己绝不会去重庆的信息。几次三番下来,我党释放的烟雾弹不仅把军统头子戴笠忽悠晕了,连蒋委员长也被忽悠瘸了——你毛泽东不敢来、我越是要发电报邀请你来,只要你不来谈判、内战的黑锅就扣在你头上。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克公(左一)等人在延安机场送行
在克公的精准操作之下,国共情报战历史上出现了传奇的一幕:8月28日上午,周励武、罗伯伦刚给戴笠发完密电:毛泽东不会去重庆。当天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就在赫尔利、张治中陪同下,登上了赴重庆的专机。无论是延安的特务,还是后方的戴笠,都来不及做出反应。更讽刺的是,当天下午3时36分,当毛泽东乘坐的飞机在重庆九龙坡机场降落时,国民党方面完全没有做好准备——蒋介石的办公桌案头,还放着军统刚刚呈报的“毛泽东肯定不会来”的密电,气的蒋委员长对戴笠破口大骂,“娘希匹”三字经估计又是不绝于口。这场情报战,也为我党在重庆谈判中创造了极大的主动权。
▲《潜伏》电视剧中,余则成给翠萍上课:“把茶叶交给克公同志”
《潜伏》电视剧中,克公还成了余则成给翠萍的卧底教学警示案例——“把茶叶送给克公同志”,以此提醒翠萍说梦话也要注意。这个关于“地下工作者说梦话走露风声”的故事,很大程度上也是合理虚构的。
▲1948年时的韩练成,他放着蒋介石侍从室参谋、国民党中将的高官厚禄不要,甘心为革命潜伏数十年,不要起义将领待遇,1950年重新加入共产党
说其合理,是因为在国共秘密战的历史上,我们党地下工作者展现出了极高的组织纪律性,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对纪律的重视程度,真的是到了“连说梦话也要小心”的地步。比如,我党著名的“隐形将军”、在蒋介石身边“隐藏时间最长”的韩练成,就特别怕自己说梦话,除非在自己家里,外面睡觉都是尽量一个人睡。他既是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又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名列黄埔三期的大师兄,一直都有这个资格。一旦在外遇到摆脱不开的情况,韩练成索性就不睡觉,拉上几个人,搓一晚上麻将之类,硬生生熬过去。
▲1955年授勋时的韩练成,获一级解放勋章、开国中将,他在国民党军中也是中将,周总理评价他: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也正是凭着这种百密无一疏的精神,韩练成安全潜伏到了1948年成功脱身的那一天。也许是他潜伏的功夫实在太好了,即使在明知韩已经投奔解放区后,蒋介石还是不肯相信,反而对着何应钦等人破口大骂:“都是你们逼的!如果不是你们贬他一个中将当旅长,他怎么会走?”从这个角度来说,“把茶叶送给克公同志”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由此折射出来的共产党人的组织纪律性,绝对是真实的。
▲1937年春,李克农在西安红军联络处办公室,该单位就是后来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电视剧《潜伏》中的克公坚持原则、相对冷峻,这一点也和克公本人相差较大。在真实的历史上,克公的和蔼和严肃是相对的,生活中和蔼,工作上严肃,有时甚至是脾气大、大发雷霆。1936年在陕北保安的时候,《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亲眼见识过克公对孩子们父亲般的感情,堂堂一位大领导,不仅开会给红小鬼们讲卫生,还帮助没有卫生习惯的孩子们剪指甲擦鼻涕。在西安建立八路军办事处后,克公又手把手地给新来的红小鬼们培训接人待物,等等。
▲任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处长时的李克农
克公不是很爱喝茶,但是很爱喝酒。年轻的时候,朋友都称他“酒豪”,据说超过了周总理。根据和邓颖超结婚时几乎喝醉的酒量推断,周总理的酒量大概是4斤以上。克公的酒量大概是多少呢?只能用一个指头来形容——不是一斤的量,而是可以一、直、喝!!!当然,有一次克公也喝醉过,1927年父亲得知他死里逃生后,冒险赶路两百多里来看他,送走父亲后,克公一人饮酒直到醉倒。从那以后,克公再也没有喝醉过。
▲周总理向钱三强、周培源敬酒,总理的酒量真不是盖的
克公酒量之大,历史上可以给周总理挡酒。1938年初,在武汉,也就是电视剧《潜伏》里“把茶叶交给克公同志”发生的地方,一批国民党黄埔军校的学生们请总理吃饭,而且还是一群干特务的学生,如康泽、曾扩情、刘健群等人。总理本来不想去,但是请柬名单上偏偏有和平将军张治中,不去又不合适,于是带着克公去赴宴,见机行事。当时总理身体并不太适合喝酒,毕竟长征路上得了肝脓肿,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黄埔军校那个意气风发的周主任了。
▲康泽是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官至中将,后来在襄阳被我军俘虏,去了功德林吃牢饭
▲《特赦1959》中,康泽在功德林改造期间,缝纫技术比女工还好
康泽等人果然不怀好意,纷纷过来敬酒,总理喝了几杯后,克公就接过来挡酒了,一个人把康泽的脸喝白了,把曾扩情的脸喝紫了,把刘健群的脸喝红了。喝到没人敢上来敬酒了,克公仍然笑眯眯的放着嘲讽,终于再也没人敢来碰杯。
喝完酒了,康泽等人要合影,拗不过张治中的面子,大家照了一张照片。周总理担心这照片被人拿去做文章,就要克公去处理一下。第二天一早,克公跑去照相馆,想要要看看照片冲好没有,当时是玻璃底版,照相馆老板一看是合影里的人,就拿来底版请他看,结果克公一个失手,照片底版摔地上碎了。至于康泽等人呢,这时候还醉着呢。
▲北平军事调处期同,克公(左)与叶剑英、马海德(中)在一起
克公好酒,不管是有朋自远方来,还是赶上高兴事,都会喝几杯。最搞笑的一次是,戴笠飞机撞山的事情确认后,克公非要买酒,拉着北平军调部的人去他的房间庆贺。不仅如此,他明知军调部的服务员是国民党保密局特务客串的,还非要这些特务做几个菜、一起陪着喝到半夜,把国民党特务整的哭笑不得。
▲1937年10月,叶剑英(左)与秦邦宪、李克农(右)在南京八路军办事处
但是,遇到严重错误的时候,“克公”的脾气大也是出名的。抗战之初,我党派驻机构从南京撤退时,办事人员在兵荒马乱之中,一不小心把大印丢了。克公对此勃然大怒、咆哮惊雷,倒霉的办事人员只能回去找。结果,居然把大印找回来了,然后,克公又变得和风细雨。事后大家分析,估计是小偷们看到这个箱子办事人员很看重,以为是什么值钱的物件,结果偷走后发现就是一颗大印,担心闯下大祸、人头不保,又偷偷扔在了铁路上,铁路方面发现后、也不敢接,马上送给了国民党县长。县长正抱着这烫手山芋呢,我党找大印的人来了,赶紧送回去。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
克公发脾气的事情不止一次。从南京撤退到武汉之后,某次躲避日军空袭时,一个值班的机要员慌忙之下,带着密码箱逃到了外国租界,这是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事后他硬是被克公给骂哭了,可见克公当时确实是怒不可遏。这种怒火,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克公在延安窑洞前
《潜伏》电视剧安排了克公和余则成在河北见面,就无法反映克公在重庆谈判前的工作。当时,为了保卫毛主席的安全,克公放出了“第一枪”的狠话。他对主席的随行警卫们指出,“如果国民党特务先拔出枪来,那不是你们的罪过;但是要让他们的枪响了,我要你们的脑袋”。
这几句狠话,话糙理不糙:在国共内战爆发前夕,毛泽东亲赴重庆简直是深入虎穴,这时的警卫工作,一旦有情况,第一枪只能由我方打响,不可能留给别人。如果这时候,还抱着“不放第一枪”的教条主义,那可真成了天下第一号大傻蛋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