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宇言文字,分享温暖,让消遣少些罪恶感,多些成就感。
《无敌破坏王》是迪士尼影业出品的动画长片,上映后第二年就包揽了第40届动画安妮奖,第18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及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第70届金球奖等各大奖项的提名。在国内的豆瓣评分中,约有20万人给出了五星的评分,综合评分8.7。
电影主角拉尔夫是一个游戏中的反派,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其所属的游戏《快手阿修》里大搞破坏,后由玩家控制的英雄人物快手阿修来修复,得到奖牌,得到居民的爱戴和荣耀。可他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想做好人,想得到别人的关心。
以为只要拿到奖牌就能成为好人的他,确实通过“不懈努力”,不择手段拿到了金牌,可因为人们植入内心的偏见,他没有被认可,还因为乱闯游戏世界让所有人面临灭顶之灾。
最后,在与云妮洛普的相处中,拉尔夫感受到了守护他人的重要性,接受了自己无法改变的反派身份,担起责任对抗黑暗,做了游戏世界的英雄。
这部作品虽然是一部面对孩子们的影片,但是电影反常规而行,没有以传统文本中的正派英雄为主角,而是向我们展示了反派的英雄主义气息,惟妙惟肖的呈现出反派人物的具体形象和成长价值。
有了英雄主义气息的依托,电影中并没有刻画大众印象中反派人物的复杂性。相反,它通过简单干净的线性叙事,脑洞大开的世界观塑造及直观的心路成长,让作为反派的主角,也有了正派英雄成长的味道。
接下来,我将从电影的叙事手法,色彩画面设计两个方面分析电影的情节,并谈谈电影给我们成长带来的启示。
线性的叙事里,埋着跌宕起伏的转变
和大多数动画电影相同,影片以无敌破坏王拉尔夫的一次经历为依托,运用直率的线性叙事讲述,直接把观众代入情节。成长线中明显的阶段区分,让角色的变化分层,简单易懂,也令人感同身受。
(1)尘埃里的仰望——有机会,我要做个好人
“任何事总有善恶之分,但没有人认为自己是恶的一方。”
叙事线的引子,是拉尔夫的自白:睡在远离人群的砖头堆里,只能和其他游戏里的坏人说说话,同一游戏里的人,从未把他当成他们的一份子。他唯一能做的,是遥遥奢望。明明也是游戏中的重要人物,却因为做坏事,在他人心中如同尘埃。
但他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人。在游戏大厅中看见无家可归的人物,直接送出自己还没碰过的樱桃,看见自己的朋友被欺负,出手相助。他也自卑、迷茫、孤独,不停想着自己为什么只能做坏人。他也想被他人接纳和在乎,却苦于没有接近的理由。
影片放映开始短短几分钟,直接带给观众一个观念反转——那些坏人,当你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世界时,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糟糕,反而是这个世界有些残酷。随着剧情推进,影片更是将拉尔夫的弱小展示到了极致。
外表剽悍,却十分胆小,面对机械飞蛾入侵时惶然无措,阵脚全乱;看似强大,却害怕孤独,需要帮忙时除了嘴硬毫无威慑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闷头去做一件事,全然没有考虑方法和需要付出的代价。
拉尔夫的缺点一一暴露,却让人讨厌不起来。因为他有意无意向观众示弱,让人心生同情,不知不觉成了他的支持方。
生活中亦是如此,那些积极示弱,在人际交往中放低姿态和位置,适当暴露缺点的人,往往能化解矛盾,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喜爱。这便是心理学上的示弱效应。
(2)绚烂里的孤独——跃过龙门,我还是鱼
人人反对偏见,可人人都有偏见。——赫·哈宾塞
线性叙事的毁灭性转折,在于拉尔夫明明达到了“做好人”的条件,却硬生生又做了一次坏人。电影的“现实感”,来自对“坏人变成好人,并不只是放下屠刀”这一句忠告的批驳。
来自他人内心的偏见,才是真正将坏人永远钉在耻辱柱上的长钉。
得到了奖牌的拉尔夫,回到那栋豪华的公寓时,已经人走茶凉。最后一个居民很不情愿的将钥匙交给他,眼神一扬,离开。
一路推进的剧情,在此处断崖式下跌。付出的真心被轻易否定,不禁令人升起一阵心疼。那些曾经答应会有所改观的居民,内心深处还是只能看到他的“破坏”,而非他的心。
我们总以为,偏见可以在外界的影响下消除。但看到电影才明白,更多时候,我们只是选择性的隐藏偏见。我们一旦定性任何一件事或人,就很难改变,只是我们都不愿承认,甚至在一些经历中将这份既定印象不断加深,不断扭曲。
这便是心理学中的“音叉效应”:看坏人,无论他做了什么,你都觉得他就是为了做坏事。
(3)誓言里的执著——做个坏人,其实不错
I'm bad,and that's good. I will never be good,and that's not bad. There's no one I'd rather be than me.
我是坏蛋,这很好。我永远也做不了好人,这也不赖。我只愿做我自己。
电影的最后,通过这段与开头呼应的誓词,让拉尔夫完成了自己的“英雄之旅”,也让整个故事形成圆环,完整传达了全电影的中心思想,让整个人物形象也更加饱满。
开头念词的时候,满脸不情愿,没说清几个词;当自己要舍弃生命,拯救游戏世界时,失重下坠的拉尔夫,安安静静咀嚼这段话对他的意义——既然无法改变做坏人的命运,那就接受自己。
线性讲述形成的故事闭环,适应了广大受众的心理,孩子能在其中看到世界的真、善、美,成人看到的,则是拉尔夫心态的升华成长。他带着坏人的躯壳,却拥有干净的灵魂。那一刻,他终于能说出自己是谁,就像《无间道》里梁朝伟将枪支架起,满脸坦然说出“我是警察”一样。
2.跳脱的色彩里,搭着令人身临其境的场景
虽然是一部商业大片,但《无敌破坏王》依旧凭借其画面的设计,精准吸引观众的目光,勾起所有人的回忆。
(1)电玩世界——小孩大人共同的秘密天堂
和《玩具总动员》系列类似,《无敌破坏王》探寻的,是游戏背后的世界。这类世界观的构建给观众带来的优质视听感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就是现实感。开场的游戏背景声一传来,不知不觉就让所有人都安静了。我们彼此对视,莞尔一笑:小时候,悄悄拿父母的钱溜进去;现在,提防着孩子让他们少看到那些地方。激昂的电音,红头白杆的操纵杆,一个个小而斑斓的显示屏……基于现实的想象,给了观众一个良好的过渡,也让动画的天马行空多了几分“烟火气”。
第二则是童趣感。相对于构建完整的体系,电影更多是为了制造矛盾而埋下伏笔。排插是中央大厅,角色们可以自由穿梭不同的游戏放松消遣……给予观众充足笑料的同时,让电影脱离死板,充满童趣。
(2)碰撞色调——粉色甜蜜和浓黑钢铁的混搭
电影的故事,通过两个几乎对立的场景链接:一个是处处樱粉,遍地糖果的“甜蜜冲刺”,另一个是只剩黑白和荧光绿的“英雄使命”。
极致的对撞,让剧情的表现力和人物的丰满性更深入人心。
当粉红染上浓黑,让悲情的效果更深一层。甜蜜冲刺即将被英雄使命中的机械飞蛾彻底吞噬时,整个画面被完全压暗,似魔王即将降临。英雄使命中刚硬、热血的色彩,在甜蜜的游戏中只剩绝望。看着彩色糖果们踏着彩虹逃命,不禁感到一阵脆弱和渺小。
迪士尼的情怀,让正义的光芒最终驱散黑暗。
影片最后,拉尔夫凭借一人之力,撕开黑夜中的光亮,让破碎的糖果国度恢复生机。从浓黑又到粉色的世界,强烈的视觉冲击下,震撼着观众的情感,也让拉尔夫“硬汉柔情”的形象深入人心。
(3)反差设计——大小孩和小人精的反差萌
电影中的两个主角:拉尔夫和云妮洛普,在形象、态度、思想上的天差地别,凸显着这对“王子公主”不可阻挡的“反差萌”。
拉尔夫有一双大手,身材魁梧,却有些呆滞。深夜里顾影自怜,为了拿到“好人牌”不顾一切的他,懦弱、满是孩子气,所作所为无一不给人一种“一看这就不是成熟的坏人”形象。
但正因为如此,他在背叛和弥补的经历中,真正接受认识了自我。
云妮洛普,看着就是身边的那些熊孩子。身着运动装,在树上悠闲晃着腿出场,不论是语调、姿态,都有一种“本姑娘天下第一”的味道。明明在所有人眼中都是“程序漏洞”的她,依旧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赛车手。即使被对手欺凌,在无人知晓的山洞里凑合生活,依旧安贫乐道,找机会为自己正名。
凭着这份从不言败的信念和傲气,她成为了一国之主。
干净的情节里,藏着对成长真挚的箴言
只有向内认识自己,才能和扮演的角色共处
纵观电影,最后谁也没有成为谁:拉尔夫依旧是破坏王,云妮洛普也依旧选择做熊孩子,游戏厅的生活一如往常。每个人的改变,其实都来自内心:他们都向内认识了自己,并能很好的和自己所属的角色共处。
反观现实生活,很多人依旧为自己“想成为某些人而不得”而恐慌。他们努力向上,却每天都看着自己成绩的进度条发愁。好像明天没有成为自己梦想的样子,自己今天和曾经的所为全无意义。
而这部情节干净的动画,将这一份焦虑揉碎,并给予了一些温暖的启示。
①只有为自己而活的人,才能让别人看到
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问自答,在大惊小怪的人群眼中,被当成一个人毛病的征兆。然而所有努力要越活越明智的人,每个都是一路自问自答而成长的。——《蔡康永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
电影中的云妮洛普,是迪士尼中标准的灰姑娘形象:在遇见机遇和外人的帮助前,处于社会鄙视链的底端,被人瞧不起、诋毁,住在残破隐秘的无人之地。而被排挤的原因,在于她天生的“劣根性”:她的身体不稳定,会出现“故障”现象,像无意间被造出的残次品。
但她从未放弃,并相信自己一定是最好的赛车手,哪怕她根本不会开车。住在垃圾搭起来的小窝里,仍旧安贫乐道,自我激励。她会难过,但对梦想的渴望,完全超出外界的压制。
蔡康永在书中写道:“就算你很努力,也没办法跳过悲伤,如同树木没办法跳过年轮。它们会沉淀在你的身体里”。面对悲伤,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借此机会找寻自己内心的声音。所有人都说要把悲伤化为动力,但真正能和悲伤共处的人,是那些看起来“不可理喻”的 ,为自己而活的人。
也只有那些在乎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并为之不断奋斗,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人,才能被别人看到,被机会眷顾。
②与其彻底撕掉标签,不如和它良性共处
标签的存在,于他人,是便捷定义的工具,与自己,是束缚或引领。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将标签解释为“靠近方向”:当人被贴上标签时,就会不自觉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于是,对于一些负面的标签,人们总是想不顾一切的撕去,让别人看到改变后的自己。
但每次撕去标签的过程,并不愉快。有些标签,在他人心里已经化为不可变的偏见,想撕去时,反而会使其加固,让自己陷入负循环。只有真正认识自己,和外界给的标签共处,才能让标签弱化,甚至成为加分项。
拉尔夫在他人眼里,是标准的,不可能改过自新的坏人:永远都在破坏。即使他们互相约定“拿到奖牌就能成为好人”,却仍然在拉尔夫凯旋时,冷眼相待——因为他带来了更大的破坏。拉尔夫撕掉了自己心中的标签,却加固了他人心中的偏见。
后来的拉尔夫,放弃了“坏人”标签的挣脱。他知道,有些东西,例如游戏环境,是设定好的,没法改变,唯一能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最后,他只身一人闯入龙潭虎穴,用自己“坏人”的身份,做了拯救游戏世界的英雄。
③那些真正在乎你的人,才是镜子
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拉尔夫想做好人,更多是想融入游戏中“好人”们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庆祝每一个游戏成长的周年,住在豪华的房子里,而不是被冷落忽略。
可居民们对他的态度,让他自己也开始怀疑、恐惧,甚至把那块好人金牌作为翻身的唯一依据,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直到他遇见云妮洛普。这个表面上总在调侃、嫌弃他的小女孩,由衷地感激着他为他做的一切。
他的奖牌被自己为了参赛拿走,她为了补偿,用糖果另做了一块,上面刻着“You are my hero(你是我的英雄)”。她才是真正的鉴别之镜,照出了拉尔夫坏人角色下温暖、善良的一面。这块糖果挂饰,才是真正的“好人金牌”。
唐太宗所言的以人为镜,应该是看那些在乎你的人。其他毫无干系的评论、看法,并不重要。只为那些负面评论忧伤,其实是在伤害那些爱你的人。
结语
电影中的反派,正凭借着其丰富的内在,迅速占领人们心中的一席之地。
相对于完全正义的一方,他们往往更复杂。投身黑暗的原因,有的,是对爱人的痴情;有的,是因为迷失了自我;有的,甚至只是单纯为了破坏世界而破坏世界。
虽然仍旧有对反派“一坏到底”“无可救药”的既定印象,但凭着演员精湛的演技和剧情的推进,让他们带着丰富的血肉及立体的形象,重新出现。充满人味的矛盾感,甚至比正义更能打动人心。
动画电影由于题材限制,很难体现人物的复杂。但这也正是《无敌破坏王》成功所在——面向更多的受众,讲更纯粹的道理。
剥去人性的缺点,那些从内认识了自己的坏人,其实都可能成为英雄。当他们从内心想要成为好人,为了自己珍视的人付出时,即使曾经受尽冷落,也会在那一刻,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