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风筝》
有朋友在我的评论区留言,说:在谍战剧领域,能与《悬崖》媲美的,唯《风筝》莫属!
谍战剧:《悬崖》
说实话,对这种观点,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在我有限的阅历中,谍战剧似乎还没有能和《悬崖》相提并论的作品。
《风筝》:郑耀先
出于好奇,我特意找来《风筝》,一边看一边提醒自己,一定要认真仔细地看,弄清二者究竟有哪些区别。
然而,恕我意志不坚,捏着鼻子勉强看完第五集,就实在看不下去了。
《悬崖》周乙
必须申明,这里绝非在说《风筝》拍得不好,而是看它和谁比较。与大多数低劣粗糙的谍战剧相比,《风筝》无论是故事情节,演员演技,服化道音乐场景,方方面面都可以名列前茅。
《风筝》:郑耀先
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之所以看不下去,是因为和经典的《悬崖》相比,它确实不在一个档次,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悬崖》:周乙
一、反差强烈、泾渭分明
眼睛看着《风筝》,脑海却闪现着《悬崖》——看到郑耀先,就仿佛看到了周乙。
论公开身份,郑耀先是军统特务,周乙是伪满特务。
论真实身份,二人都是我方打入敌人内部的特工。
但是,两人的表演风格却截然相反:
郑张扬,周沉稳。
郑炫耀,周低调。
郑耍酷,周内敛。
郑锋芒毕露,周不动声色。
如果仅凭演技来衡量,双方可谓难分伯仲。
但若从潜入敌人内部的特工来讲,郑分明是个虚张声势的假人,周却是个实实在在的真人。
《风筝》:郑耀先
尤其是《风筝》里的那些配角,那种虚假做作装腔作势的表现,甚至把军统特务头子戴笠都演成了张牙舞爪的小丑。
《风筝》:戴笠
相形之下,即便从《悬崖》里随便拽出一个小角色,都会形成碾压式的超越,二者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线上。
《悬崖》:春三
看过《悬崖》老老实实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表演,再看《风筝》乍乍呼呼和支离破碎的情节,不难看出这样一个事实:
前者是在努力走进观众心里,拨动人的心弦。
后者是在虚假做作地演戏,甚至是在搞笑。
《风筝》:郑耀先
从前五集就完全可以看出,柳云龙作为导演兼主演,似乎把电视剧这种贴近生活的艺术,当成了话剧舞台的表演模式,举手投足都刻意拿着一种范儿,扮酷,炫耀,张扬,夸张,做作。表现的都是外在的华丽,不是靠真情实感的细节打动人心,更没有一点生活气息。使观众无法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反倒像看一个人在玩票儿。
既然不是来看热闹,而是从比较鉴别的角度来品味推敲,面对这无厘头的闹剧,谁还有耐心,有毅力,无端遭受这个折磨呢?
二、情节生硬,不讲逻辑
郑耀先作为军统八大金刚的老六,去接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夜间召见。
上级召见下级,下级去见上级,这本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又不是要穿越封锁线,能有什么秘密可言呢?
然而,郑耀先却要顶风冒雪,先是神秘莫测地步行,中途换乘黄包车,然后又步行前往,搞得像地下工作者去和联络人秘密接头。
这到底是为何呢?难道在国民党一手遮天的陪都重庆,下级去见上级还要遮人耳目偷偷摸摸?
由于是单线联系,我党游击队并不知道郑耀先是我方特工,准备在半路上除掉他。
而做为一心要除掉郑耀先的政敌,国民党中统特务在得知他要去见戴笠,也得知游击队要除掉他的情报后,唯恐游击队失手,为了双重保险,又特意派出杀手来确保行动成功。
可是,当我方游击队开枪打伤了郑耀先,正要近前确认他是否已死的时候,中统的杀手却莫名其妙地打死了三个游击队员,然后逃之夭夭。
结果,当得知郑耀先没死的消息后,中统的决策者又惶惶不可终日,开始焚烧文件,为防止郑耀先报复而准备逃跑。
明明是去劫杀郑耀先,却不管郑耀先的死活,反倒把游击队员打死,这不是明摆着要暴露自己吗。这种莫名其妙的神操作,究竟是什么逻辑关系?真的看不懂。
据说《风筝》有好几个编剧,在署名问题上发生纠纷还打起了官司。可见这个剧本已经多人插手,木匠多盖歪歪房子,再加上导演柳云龙的刻意表现自己。这些因素搅和在一起,陷入胡编滥造的境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虚假做戏,啼笑皆非
刑场上,七个刽子手处决我地下女党员一个人。七个人近距离一齐开枪。
被击中的人,竟然还能高高扬起手中沉重的铁镣,那可是一堆粗重的铁镣啊!
被七颗子弹击中的人,能把这么沉重的铁镣高高扬起,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而且是慢镜头,前后左右换着角度地慢慢展现......
莫非她是神仙转世?......
退一万步讲,枪毙一个披枷戴锁的女犯人,用得着七个人近距离一齐开枪吗?
七颗子弹打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还有能量做出那些优美炫丽的动作吗?
这种虚假夸张的表演究竟要表现什么呢?
相形之下,《悬崖》也有多次处决犯人的情节。
处决一个人时,枪响过后,被枪击的人一头栽倒在地。
集体处决犯人时,犯人站成一排,枪手站成一排。
枪响过后,犯人都是就地栽倒,什么动作也没有。
然后,逐人检查射击效果,对没有当即死去的人,还要当即补枪。
包括周乙英勇就义时,枪响过后,周乙只能一声不吭地顺墙倒下,别无任何动作。
因为在这个时刻,他们都是人,不是神。被枪击后不可能又跳起来做什么优美的动作。
既然如此,《风筝》为什么还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呢?
这就足以说明,在《风筝》导演的心里,一切一切,并没想给观众展现真实生活,而是在单纯地做戏,戏的效果越花哨越好,只要能吸人眼球,别的都不考虑了。
试问,这是在刀尖上舔血的谍战吗?这不就是在瞎胡闹么!
四,大量重复,严重注水
已经演过的镜头,再重复演示一遍,这种手段,是影视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偶尔用它来回忆某个场景,给观众加深认识,本来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都要适可而止。超出适度的范围,则会把好事变成坏事,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风筝》仅在前五集,就大量地,反复地,频繁地,无休止地重复已经演过的镜头。明明是正常进行的情节,偏要无厘头地出现一段回放。这种把观众当猴耍的作法,看得人心烦意乱忍无可忍。
按此作法,别说《风筝》已拖成了四十六集,即便拖成八十六集也不算难事。
这种明目张胆注水拖沓的低级手段,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说明在某个阶段,我们对电视剧的审查已名存实亡。
于是,观众是衣食父母就成了地地道道的空话假话套话。观众是上帝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唬弄人的笑话。只要能赚钱,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完全把观众的感受抛在一边。
面对这种严重侮辱观众智商的行为,还有必要再继继看下去吗?
反观《悬崖》,四十集没有一个回放镜头。不仅丝毫没影响剧情发展,反而衔接紧密丝丝入扣,把观众的心揪得紧紧的,生怕错过一个镜头,一道场景,一句台词,一个环节。
什么叫艺术魅力,只有感染观众才叫艺术,否则只能是空洞无物的自作多情。
总结语:
大家都知道,一部文艺作品的成功,不外是由三要素组成,即: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这三种元素缺一不可。
从《风筝》的剧情简介中可以看到,这部作品跨度长达几十年,充分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前辈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计个人名利,忍辱负重,隐姓埋名,把终身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
因此,从思想性这个角度上讲,《风筝》完全是一部正能量作品,是无可挑剔的。
但是,影视作品不是政治报告,不是枯燥地说教,而是一件艺术品。它是以形象的力量来感染人。这就要求它必须在突出思想性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强烈鲜明的艺术性和趣味性。《风筝》恰恰抛弃了艺术和趣味,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瘸脚猫。
还是那句话,柳云龙的演技并不差。关键是指导思想出了偏差:心里没装着观众,只考虑展示自己的才华,只顾着玩弄技巧,不知不觉进入了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用句大白话说,是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罪魁祸首,是浮躁虚华一味追求名利的不良风气。
要改变这种局面并不难,只要抛弃一切杂念,时刻把观众放在第一位,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奋勇前行,就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