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之所以称为天才,是因为他们一方面将自己无限地拉长了,拉得细长细长,游丝一般,呈透明之状,经不起磕碰。” ——《解密》
麦家的小说机关重重,都有一个特点,故事里有“天才”的陨落。第一次读《解密》是很多年前,看完后说不出的悲愤:一个天才破译另一个天才的密码的过程。
“解密”似乎是个动词,在特殊历史时期天才容金珍破译“紫密”、“黑密”的过程与悲剧。
天才的世界,我们普通人无从得知。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学家最早关注到超常儿童的研究和培养,1921年“美国智商之父”路易斯·特曼利用IQ测试,选拔1500名IQ超过135的天才儿童,启动了一项长达35年的天才跟踪研究计划,得到全世界的重视。
美国研究超常儿童的权威专家维纳教授,研究认为无论在哪个领域,学术、艺术、或者体育,超常儿童都表现出三个共同特征:
第一,早熟。超常儿童都比普通儿童更早到达一定的发展阶段,他们学的更容易、更快,能到达普通儿童永远无法到达的水平。
第二,自学。他们的学习很少需要成年人的辅助,经常自学。
第三,强烈的动机。对于他的才华所在的领域,他们有着近乎偏执的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动力。
容金珍无疑就是万里挑一、甚至世界难寻的超常儿童,但生长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战乱时期,个人命运裹挟在国家命运之中。
在中国,超常儿童也处于低关注状态,一些误导信息让很多人,尤其家长和教师,痴迷于如何把普通孩子培养成天才的伪命题中。
很多读者认为麦家写的是一个伟大的红色主题,天才挽救了国家危机,成了受人敬仰的民族英雄。至于容金珍结局疯了,也是每个人心里的不忍却也默认的事实。
偏执成就天才,天才速度过快脱离轨道,就成了疯子,也算是天才的归宿,可歌可泣的“壮举”。
然而再读了第三遍《解密》后,我才发现了不一样的隐情内幕。麦家的核心重点似乎不是写一个破译军事密码的故事,而是一个天才冲破层层困境破译了以陨落为结局“精神牢笼”的密码故事。
“解密”包含的两层含义,与书中多次提到“两条线”理论相得益彰。
容金珍的人生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笔者收集上来的资料撰写而成,一部分是访谈实录。
前半部分的访谈实录来自“容先生”,是与容金珍一起生活了五年的师姐,第二部分是郑局长,是701的容金珍的上司。
虽都是采访,容先生和郑局长的语气和评断显然不同。容先生作为姐姐、家人讲起珍弟,有母性的温柔与亲近,更多的是容金珍的个性与成长,是故事叙事中极为珍贵的补充视角。
而郑局长代表的是国家层面的视角,大局为重。为读者揭示了破译工作者是为国家工作却鲜为人知的功臣英雄。
但在郑局长对容金珍个人的描述中,却暴露出人世间对于天才的重重设限,一些是保密工作者无法摆脱的人身自由,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破译天才无意识的“残害”。
01
破译“紫密”时发现了人类的密码
“紫密”是一级难度密码,难度程度与天才被承认,人心、态度的转换有密切相关。当然,这是容金珍破译“紫密”以后才发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希伊斯一直认为容金珍是“集中西人智慧结晶的精灵,百年不遇”的天才。“中”是指容金珍遗传祖母的天才基因,天赋异禀,而对于没有出过国的容金珍,“西”是代表着从小与他相依为命的洋先生教给他的“解梦”,从深处解释应该是弗洛伊德以《梦的解析》而开创的精神分析学。
容金珍与希伊斯的博弈早在入701以前就开始了。容金珍因为一场大病与普林斯顿大学失之交臂,国内外战事连连,他自学了希伊斯留下的两箱书,其中包括数学家伟纳科的数学双向理论。并根据这个理论基础发表了一篇论文,容金珍认为人脑就如圆周率,是一个无穷的小数,人脑拥有模糊意识,模糊就是不清晰,是无法再造的。
而这个模糊意识,就是梦境。
希伊斯就是数学家伟纳科,希伊斯早就料到容金珍可以融汇数学以外学科的知识研制人脑科学,促进人类科学的发展。
1897年,弗洛伊德开始了用梦境进行自我分析。在进行了两年的自我分析后的结论写成了《梦的解析》一书并于1899年出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
容金珍从小在洋先生的“解梦”引导下,加上此后对这个领域的深度理解,他的能力应该可以自学到弗洛伊德的这一层面,也就是“自我分析”。
然而两位科学巨才谁都无法料想,自己的天才智慧会卷入政治背景中的“制密者和破译者”,远离科学猜想,而终身斡旋与两个天才之间的博弈之下。
在破译“紫密”时,正如郑局长所说,破译专家都不敢去碰密码史,“史林立任何一颗心灵,任何一个思想,都会如磁石一般将你吸住,并化掉。”对于天才来讲,也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然而,没有人懂得会“解梦”的容金珍,并非迷信之说,而是自学的“精神分析学”。他没有如郑局长所说,被迷惑住心智,成功破译了“紫密”。这对701来说,对中国来说都是壮举,是天才英雄。
只是,无人知道,容金珍在这个过程中国年还破译出所有天才的悲惨结局,并猜出这是与“希伊斯”的博弈,后果不堪设想。
02
“黑密”的出逃之谜
在希伊斯妻子后来的笔录中我们得知,”紫密“是希伊斯制造。他很早就知道世界上只有容金珍会破译掉,而到那时,就会启动“黑密”,同样是希伊斯的研制的另一套备用密码。
果然容金珍破译“紫密”,希伊斯立即改变“黑密”的方案,一改技术升级叠加难度,采用难易混合乱阵迷惑容金珍的心智,企图以“奇”致胜。
而就在破译“黑密”过程中,容金珍遭遇了一次火车丢失黑皮夹意外事件。据说黑皮夹里有容金珍破译“黑密”的思想过程的笔记本。
这次被盗窃的影响巨大,最后发展成了荒唐的行径。容金珍疯了,跑了。“黑密”被另一个破译员成功解密了。
故事走向听起来和开头容金珍的祖母身世一样荒诞不经,“一个把吨重的铁家伙送上天的女人,却是奈何不自己身上的一团肉”难产致死,那是天命。事实上郑局长就是这样解释的,天才常常变成傻子。
一个靠脑袋破译密码的天才,命脉怎么会系在一个身外之物上?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郑局长描述容金珍生性怪癖,害怕出门,唯恐安保不严,生活上谨慎和笨拙得像个傻瓜。其实除了随身持枪保镖还有暗处便衣保护他的安全。
而实际上容金珍火车上的懦弱心理,表面上趋于郑局长的逻辑设定,实际上是容金珍害怕自己的出逃计划被保镖发现而惴惴不安。“其实,有这种不详之感正是因为他太在乎自身,太明白此行的特别。”
整个去途,他都在担心计划落败,到达了总部:
“他才勇敢地想,以后(最现实的归途),无论如何用不着这样自己吓唬自己。”
但他没有想到突如其来小偷会偷走“笔记本”,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这本笔记本应该记录的是梦境和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这是他的“灵魂”所在,倘若失去灵魂,他害怕日后会陷入天才的困局,悲惨收场。
当他出火车站看见701最大领导逼近质问,才意识到整件事情的严重程度,几个城市的兴师动众。
在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中,他突然解开了“黑密”,意识到了紫密与黑密处于正反两极,同时,他没有想到,解开“黑密”那一刹那如此痛苦不堪,甚至感到永劫不复的绝望,更坚定了逃离的想法。
然而破译“黑密”知而不报是对国家的背叛,他承担不起,于是,重新把写了破译过程的笔记本放进邮筒里,假意复原。又怕人人皆知是他所为,于是写了一个能让同事破译的点到为止方案。
这是容金珍摆脱破译秘密工作的一个金蝉脱壳的方法。
他是国家秘密执行人员,身上藏着机密,无处可逃,一旦被发现逃走就是叛国罪,而世上是只有一种方法能够不被千夫所指,等待身上解密时限的到来,就是装疯。
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国家不受损,领导不受牵连,他永远逃离解密的痛苦。
以郑局长的口述为证,普通智商的我们认定:天才与疯子在一念之间,701有棋疯子,历史上有太多的天才变成疯子。天才追求理想之所,破译的过程保持冷漠与孤独是自保,“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不正常”。
这是普通人理解的天才,这些刻板印象,自以为是的合理化,逼着容金珍走向“疯癫”。
“人们仰慕他,但不亲近他 ”,但从历史上的天才都面临同样的窘境。对于“天才”,人们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个人的智力与发展前景上,可是超常的天才,首先是个“人”,也曾是个孩子。
他从出生就奔赴着父亲的罪恶、母亲的死难,当时的旧中国愚忠愚孝观念根深蒂固,他从出生就是一个收留在容家是一个人人弃之的“魔鬼”。
只有同样孤独而被嫌弃的洋先生与之相互慰藉,从未享受过母爱、父爱的容金珍,得到师傅师母家中第一次感受到温暖,默默写下血书,感激师母的恩情暖意。
师傅小黎黎虽然严苛,却很关注容金珍的人格发展,一直担心他性格怪僻,不善言辞会走上孤独之路。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被701保密机构看上去为国家破译密码,做起了世界上最孤独的工作。
破解“紫密”后的容金珍被唯一能接触的同事们奉为“神”一样的存在,英雄的化身。他没有变,还是那个沉默寡言,不冷不热的孤独“鬼魂”,但周围的人看他的眼神改变了,荣誉让所有的“负”,得了“正”,唯独没人想到去爱他,温暖他。
麦家对“天才易折”是现象级的书写,但同时又给了天才一条自救生路,精神分析的治疗师最终阻止自己走向了毁灭,而真正带来向死而生的仍然是内心情感的归宿,一生所求。
03
笔记本是“灵魂的容器”与“秘密契约”
容金珍结婚了,结婚对象是内部同事保密员小翟。是他一次胃出血住院后,新派来的保密员。
破译“紫密”后的容金珍本不该再次参与破译的工作的:一个人只能制作或破译一本密码。但破译黑密的重任还是落到了容金珍的身上,一个天才的光辉逐渐被黑洞所吞噬。
在火车上的皮夹丢了破解“黑密”的笔记本,那是容金珍的思想容器,是他的命根子,笔记本找不到了,他疯了,一个天才成了疯子。
值得好奇的是,一个天才的命脉,怎么会系在一个身外之物上?
最后小瞿复印的笔记本中藏着天才真正的苦闷与绝望,压倒容金珍的绝非是最后一根稻草。
❶不忍治愈的胃病是初始的依恋情结
容金珍自12岁与洋先生生死离别后,再未显示这份重要的童年情感去向何去何从?当胃出血住院的在日记里:
“你应该厌恶你的胃,但你不能,因为它上面有你老爹爹的印记。”
“胃疼的时候,就会想到一朵朵梨花,想到他老人家。”
容金珍的心里一直思念着洋先生,他享受那份回忆,年幼时洋先生喂他吃的一朵朵梨花,这一生唯一给予他童年爱意的老头儿,不仅活在他心里,也活在胃里。
天才的情感,一个从出生就被抛弃、而后被救助的人,情感的隐匿与宣泄也会用极端的方式展现出来。梨花和胃痛是年幼的容金珍唯一能抓住曾被爱过的痕迹,他不愿意放开,留不下任何温存的痕迹。
❷不纯粹的情感是丧失爱之能力的祸根
单位为了让容金珍踏实地参与黑密的破译工作,暗自为他安排一个又一个的女性保密员,希望能够和他结为连理。
组织以为布置得巧妙,在容金珍眼里早就清楚这刻意的安排,他琢磨着一个又一个保密员,分不清哪一个表情是出自真情实感还是组织任务,女人、人心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破译的密码。
容金珍陷入每天的猜疑中痛不欲生,心生的情愫被终日的猜忌渐渐磨灭,当他关闭掉最后一丝爱的希望,随意挑了木讷的小翟做了妻子。人们欢天喜地,而却不知此刻,是天才决定关闭情感世界的痛苦决绝。
然而这是最初,在笔记本上暴露了这段婚姻新的走向。
❸此笔记本非彼笔记本
所有人都知道容金珍因“笔记本”丢失开始疯掉的,因为笔记本是容金珍“灵魂的容器”,灵魂是不能丢的。
“灵魂的容器”对于外人理解是天才破译黑密的执念,而对于容金珍而言,是记载着他的觉醒与决定的一份思想进化。也是他自己与梦境的交谈。
小翟拿出的笔记本复印件就是这一本容金珍认为丢失的笔记本,“苹果树在树林”暗示着他与小翟萌动的情愫,真情实感的蜜意。
“前者痊愈在即,后者烧热还在上升”暗示着极端思念洋先生的症结在慢慢消散,另一种爱情在取代缺失的爱的空洞。
“一只笼子在等待一只鸟”,暗示已经做好了准备装疯卖傻,逃离701的破译工作。
这本笔记本一直在妻子处保存,她是保密员随时换取,而且文字内容不涉及任何机密,所以不会封存。只在妻子手里,等待机密消除退休那一天,妻子会去找丈夫再续夫妻情。一个人在大院里等着,一个在疗养院中等着。
容金珍扔进邮箱的笔记本,正是妻子小翟给他的空本子,容金珍曾与妻子在医院有一面之缘,他身上一直揣着钢笔,在外面写下来“黑密”的破解方法。
“雨水有可能把笔记本冲走,也可能将他冲回来。”
在国家安全面前,两个人是特殊的牺牲者,妻子的最后的一句话“我想爱我的祖国一样爱他”,看似紧扣主旋律且生硬唐突,但如果读懂小说的隐藏走向,才会理解这句话包含着夫妻两人在国家大义面前牺牲小我,且隐藏的两个人的惊天秘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荣荣家庭关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