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嬅对青樱的嫌恶,自潜邸时便开始了。
虽然原著中并没有弘历送如意选福晋的情节,更没有因为青樱的出现,琅嬅差一点失去福晋之位,但青樱出身高贵,性子骄傲,最得弘历偏爱,两位姑母又都是先帝皇后,以至于琅嬅虽为正室福晋,又出身富察大族,对青樱这个侧福晋,也不得不和颜悦色,礼敬三分,凡事同她有商有量。
一个正室福晋,在妾室面前纡尊降贵,心里自然是憋屈的,这个憋屈,在入主中宫之后,忍不住就要释放出来了。
先帝皇后的侄女儿,这身份曾是青樱的倚仗,如今却成了尴尬,明明是潜邸第一侧福晋,入宫后的位分却低于格格出身的高晞月。入主中宫的最初一段日子,琅嬅旁观着太后挫磨青樱,又挑着贵妃斗娴妃,心里是颇痛快的。
只是琅嬅没想到,太后那么快就“放过”了青樱,还为她赐名如懿,而皇帝对她也从初入宫时的冷淡,到了明宠。
更让琅嬅恼火的是,如懿向皇帝提议追封侍候过先帝却未得名分的宫女,并迁葬入先帝妃陵,以全对先帝的孝心。
一个小小娴妃,僭越如此,不就是为了讨皇帝欢心,抬举他那个上不得台面的亲妈李金桂吗?
琅嬅心中愈发憎恶。
琅嬅虽然讨厌如懿,但在永琏薨逝之前,她并没有要致如懿于死地的想法。
无论是白蕊姬脸伤被下药事件,畸胎流言事件,但凡有疑点指向如懿,琅嬅就巴不得坐实罪名,好教如懿失宠。
但琅嬅只盼如懿失宠,真没想要如懿的命,只要皇帝厌弃她,琅嬅就有安全感了。当时宫中几个宠妃,慧贵妃是一心依附皇后的,嘉贵人位分低且来自李朝,玫贵人更是个出身南府的乐伎,只要娴妃边缘化,琅嬅就能松下一口气。
再后来就出现了娴妃以朱砂谋害两胎皇嗣事件,人证延禧宫侍女阿箬、御膳房小禄子、内务府小安子,物证是从延禧宫搜出来的一包沾染了沉水香气味的朱砂。
整个后宫,只有如懿一人用沉水香,可谓铁证如山。
当时琅嬅叹了口气道——后宫出了这样的事,原是臣妾不察之过。人证物证俱在,娴妃是无从抵赖,但娴妃毕竟伺候皇上多年,皇上要如何查办,臣妾听命便是。
对于琅嬅而言,这件事是不是如懿所为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个顶了自己那么多年的妾室,终于要垮台了。
如懿被废入冷宫后,琅嬅有没有折磨她?有的,但也不过是送一些馊腐饮食进去,只为挫磨,不危及性命,可见到这时候,琅嬅对如懿依旧是厌恶,并不欲之死。
后来如懿和惢心打了络子,由凌云彻拿去宫外变卖,如懿主仆得了银钱,便能花钱改善饮食,这一改善,却叫金玉妍得了机会,借机送进去螺肉、苦瓜等寒凉食物。
除了饮食寒凉、住处霉潮这些零碎苦楚,如懿主仆在冷宫三年,遭遇过四次性命攸关的危机:
一、蛇祸
冷宫蛇祸事件是金玉妍建议,琅嬅主使,从这对后妃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玉妍哪里沉得住气,气咻咻道:“……要不是因为娴妃在冷宫里还不安分,诅咒二阿哥,咱们也没必要让慧贵妃支使双喜去摆弄那些蛇儿。”
皇后居上座:“双喜是慧贵妃的奴才,慧贵妃居然不知他这点本事,还不如你眼明心细,好好用了他这点长处……”
琅嬅想以放蛇要如懿的命,是因为永琏死后,和敬公主在冷宫附近捡到片烧了一半的纸人,慧贵妃和富察皇后商议后,认定是冷宫里的如懿咒死了永琏,琅嬅这才发狠要了如懿的命。
而事实上,永琏虽然不是如懿咒死的,却实实在在是如懿和海兰谋划,哄骗纯妃下手害死的。站在一位母亲的立场,这个放蛇攻敌的决策,琅嬅做得正确。
二、纸钱
电视剧中,把如懿父亲那布尔之死,隐隐指向被害,但原著里就是病亡——从去年秋天就不大好,断断续续地痰里带血,到了今日早起一口痰涌上来堵住了喉咙,还来不及请太医,就过去了。
自然也有如懿被废入冷宫后,乌拉那拉氏彻底败落,有病得不到好好医治的缘故,但确实是病亡,而非被害。临终时,床前有夫人和二女儿、小儿子送终。
那布尔死后头七,有人以海兰的名义,将一大包纸钱冥器塞在送饭的门洞里。宫中严禁焚香上供烧纸钱这三大样,有违者赏“步步红莲”。“步步红莲”听着风雅,实则和华妃赏夏冬春的“一丈红”一般,乃是慎刑司七十二酷刑之一。
富察皇后设下这个局,自然是要借太后的手收拾掉如懿,目的还是为儿子报仇。只是被如懿将计就计,不仅没有掉入陷阱,反而挖出了琅嬅在太后宫里的眼线成翰公公。
成翰在太后身边服侍,居然不把太后当主子,而去为旁人尽忠,说不得,这步步红莲便赏了他了。
三、大火
重阳日冷宫一场大火,表面上看是那日风势太猛,吹落了烟花所致,实际上自然是人为纵火,意在烧死如懿。
那么幕后指使者是谁?好多人(太后、皇帝、海兰、如懿、读者、观众)都认定是富察皇后。原著中对指使人没有明写,但在后来定下和敬公主远嫁蒙古后,富察皇后和侍女素心有一段对话:
琅嬅死死抓着素心的手,凄厉道,“……可本宫做了这么多,只是防着该防的人,求本宫想求的事,并未曾杀人放火伤天害理,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皇后如掏心挖肺一般,一双眼突出如核,直直地瞪着素心。
素心听得“杀人放火”四字,脸色煞白如死,忙好声安慰道:“娘娘确不曾做过,您就别多思伤神了,赶紧歇一歇吧。”像是要压抑住此时难掩的心慌一般,素心的指尖一阵阵发凉……
这段描写很明确,琅嬅“未曾杀人放火”,所以不是她指使慧贵妃借放烟花去火烧冷宫,那么是谁指使的?素心的“脸色煞白如死”就是答案,是她,又是她,借着皇后的名义去吩咐慧贵妃放火,而素心的背后当然是金玉妍!
四、砒霜
如懿主仆最终能够利落离开冷宫,是因为她们狠下心服用了砒霜。自然,砒霜由江与彬提供,分量都是掐算好的。一场大火没有烧死她们主仆,紧接着又上砒霜,这下子满宫的疑心都指向了富察皇后、慧贵妃及慎贵人。
唯一的例外是太后,这位浸淫深宫几十年的贵妇很笃定——如果不是自己给自己下毒,哪里还能保得住命等人来救?
如懿被释出冷宫,太后也颇欣慰。因为富察皇后出身满族显贵,有老臣张廷玉支持,慧贵妃的父亲高斌在朝中得皇上倚重,是汉臣中的翘楚,慧贵妃依附皇后,两人互为援引,未免势力过大。对于太后婆婆而言,儿媳妇们百花盛放争奇斗艳,才是真正的三春胜景,太后需要如懿来牵制皇后贵妃天团。
如懿历经四次冷宫危机而保全性命,两次是运气好,得了凌云彻救命,两次却是凭智商过关。
这个阶段的如懿,称得上聪慧坚韧,但她聪慧的时间太短,还没到糊涂的年龄就开始很自我地糊涂行事。
刚刚爬上凤位,就对金玉妍展开报复的“穿耳”,实际伤害性不大,却让满宫人看到她苛厉的一面;
鹿血酒事件,本该私底下软语劝谏,却浩浩荡荡冲向永寿宫,当着妃妾和宫人的面自取其辱;
对于落到绝境的魏嬿婉,本该撤换她的宫人,全部换成自己的眼线,却毫无作为,任凭魏嬿婉行动自由,生生制造出“救护世子”的功劳,逐渐复宠。
桩桩件件,数之不尽。
如懿这样的,大约就是“聪明一时,糊涂一世”的代言人,她自己越混越惨,她身边的人也跟着惨,不幸投胎为她儿女的,更是惨至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