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京剧新编现代戏,总是争议颇多,褒贬不一。近年来,舞台上的这类新作品很多,但大部分戏迷对传统剧目情有独钟,并非是他们“食古不化”,说到底还是新编剧里成功的作品太少。当然,这也不能说明这类题材绝难出彩,关键还是得看“新编”的水准是否在线。日前,由北京京剧院创排的京剧《大宅门》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亮相。这部凝结着郭宝昌导演70年京剧情缘、集结京剧界老中青三代优秀创作者的剧作,实现了京剧与影视大IP极富创意的联合,完成了对传统戏剧的传袭和叛逆,也赢得了台下观众一致认可和叫好。业内将其视为京剧市场化探索和实践的一个优秀样本的同时,也许其更大价值,在于让人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和现代潮流在剧场交汇、绽放更大魅力的可能。
“《大宅门》是做给年轻人看的京剧。我们的表现形式不能脸谱化,要以青年人的视角和姿态,将老幼皆宜的戏曲演绎给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该剧编剧、导演李卓群演出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翻新“神剧”,京剧化演绎有优势
电视剧《大宅门》无疑是部“神剧”。该剧讲述了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的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怨情仇。该剧历史眼光、家国情怀兼备,白文氏、白景琦、杨九红等人物的塑造分外生动,故事精彩纷呈,2001年在央视热播后,连年在全国各大卫视复播不断,火遍大江南北。要把这么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作品“京剧化”,不仅意味着要将70多集电视剧浓缩在两个小时和一方舞台上,还得把这个经典故事讲得既贴合原作,又充满新意,方能令剧迷和戏迷都满意。完成这番创作,难度可想而知。李卓群最终把京剧版本的故事主线,锁定在白家七少爷白景琦和杨九红的爱情纠葛上,截取了电视剧版里1906年前后的篇章,讲述了济南府花魁杨九红因缘结识白景琦,一见钟情而自赎跟随,虽直面不公,终难进大宅门的人生惨遇。
“第一稿的故事架构非常宏大,后受郭宝昌老师启发,决定以从未进过大宅门的杨九红的视角切入,从宅门外看待大宅门又是另一番风景”,李卓群说,“我一开始不敢把杨九红写成女一号,总觉得怎么也得是二奶奶这般的人物。因此,第一版改编剧本仍旧是部大男主戏,郭宝昌老师看后说这个太平庸了,如果只是想立这么一个角色,贪大求全的话,就不找你了,也不找年轻的团队了,希望能够另辟蹊径,找一个独特的视角。他说当时电视剧播完之后有过一个问卷调查,女孩子们大都喜欢白景琦,长辈们则更喜欢二奶奶,而全中国人民都喜欢杨九红,对她心有怜爱。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也有很多经典的出身青楼的女性形象,比如李香君、玉堂春、梁红玉、杜十娘等,但她们有志气、有风骨,依旧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尊敬。在《大宅门》这个戏里面,郭宝昌老师分析认为,出身不论低贱或高贵,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杨九红非常适合搬上舞台,这也点醒了我们。因此,这部戏的切入点就是白景琦与杨九红这对年轻人对封建家长制度的反抗。”
这出戏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改编,而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的京剧化翻新。血肉丰满的人物设置和复杂挣扎的心理变化,成了京剧《大宅门》着重表现的亮点。而京剧舞台本就追求在极简的叙事空间里展示风云起落,李卓群又擅长以细腻的艺术语言充盈舞台、展现激烈矛盾冲突,这些特点交融碰撞,令演出个性突出、鲜明——戏曲舞台上较为少见的开放式结尾,不刻意雕琢从而达成“俗中见雅,雅俗共赏”的剧本唱词,结合了电视剧原声旋律和京剧传统唱腔板式的音乐……这让传统戏曲有了浓郁的现代风格。
“观众可以面对面地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这是京剧版的最大优势。”李卓群说,戏曲在舞台上是一个造梦的过程,很多镜头语言里体现不到的细微表演,也因为京剧演员是跟观众面对面去演而体现得更为深刻,演员们通过京剧传统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使得《大宅门》在戏曲舞台上比在电视剧镜头里更契合中国最传统的古典美感。计白当黑,三五个人就是一朝人马,七八步便是走遍天下,所以这部戏虽然以爱情为切入点,但它的辐射面还是比较广的。
“神操作”让人惊掉下巴
为什么要制作这么一出新编戏?这其中,有郭宝昌的京剧情结。《大宅门》讲的是郭宝昌熟悉的成长经历和京味儿生活。在创排、巡演过程中,他多次表示,京剧版的创作才是他“内心一直放不下的惦念”,甚至当初写《大宅门》也不是想拍成电视剧,在他心里,京剧是《大宅门》的归宿。
为什么找“80后”的李卓群改编?还是源于郭宝昌。他看到了李卓群的成名作——小剧场京剧《惜·姣》。那是李卓群团队2013年推出的“现象级”小剧场作品,以一桌二椅、唱念做打等传统京剧手法,突显流派、延展行当、创新程式,将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奇情段落演绎给现代都市观众。剧中阎惜姣全程踩跷,三寸金莲妖娆轻盈,将尘封数十年的旦角表演技巧近距离地重现在京剧舞台上。这出戏令郭宝昌眼前一亮,再接连看了李卓群的《碾玉观音》《春日宴》等作品后,发现这位“80后”女导演的一贯风格便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反叛传统”,决定把《大宅门》交给李卓群团队来做。
那时,李卓群出道不久,能有这样的机会是压力,也是动力。“如果有声音说,这么好的戏剧,怎么现在的观众都不看,我觉得,首先要检讨的是我们,是我们没有让他们看到,我们做得还不够好。”李卓群说。
所以,在创排《大宅门》时,她和她的团队便从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出发,用新的表现形式打破传统戏曲和年轻观众之间的“次元壁”。不仅在剧本、唱腔上有所突破,在演绎呈现上也下了大功夫。比如,该剧邀请了国宝级舞美设计大师蓝玲与其女、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张颖共同操刀本剧的服装造型,参考了大量“清汉女”形象的史实材料,然后又经过戏曲化的处理,结合传统京剧服饰形制、清末服饰元素和当代审美潮流,呈现出观众今天看到的精致模样。“所有的服装都很珍贵,像二奶奶有一套黑色服装,那是重工手绣,找了苏杭最好的绣娘来制作,演员当天穿上的时候,明明太阳快落山了,但是我感觉那衣服好像在闪光一样,手绣和机绣在舞台灯光之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非遗的魅力。而戏里白景琦发量很多,辫子很长,在舞台上还有很多关于辫子的表演,所以我们用了很多优质的真发,为了这部戏真是不计成本。”李卓群介绍。
京剧《大宅门》还融入了歌舞元素,在京剧音乐基础上加入昆曲曲牌和电视剧原声旋律,舞蹈能看到现代芭蕾与探戈的影子,好妹妹乐队还为京剧《大宅门》创作、推广戏歌《人间难得有情人》……“京剧的艺术方式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有几分相似,大多故事简单,但情节和人物十分饱满,以歌舞作为填充,只要合理、恰当,并无不可。”李卓群认为。
这一系列令人有些“惊掉下巴”的“神操作”,使京剧变“潮”了,甚至火出了圈,首演即赢得赞誉,观众好评如潮,刷新近年来新编戏曲首演票房纪录,观众中年轻人所占的比重高达75%。团队还曾做过统计调查,竟然还有三分之一是“非粉丝群体”,其中甚至包含了从好妹妹乐队歌曲中了解进而买票看戏的观众。“90后、00后的审美视角值得被重视,他们可以成为传统艺术的主力消费人群。而且,戏曲有‘三度创作’之说。一度创作是剧本,二度创作是表演和舞台创作,三度创作便由观众完成。我希望年轻观众可以更多参与三度创作,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和体验,促进《大宅门》常演常新。”李卓群说。
“先找到,再买票,坐得住,回得来”
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就不需要市场运作了吗?当然不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文化消费日益多元的今天,京剧放下孤芳自赏的“身段”,去作推介营销,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工作。京剧《大宅门》票房喜人,便是得益于其市场先导和运营先导的创作模式。该剧的制作是在进行了大量市场调研以及前期铺垫后的一次“量体裁衣”,拥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演出运营目标。他们就是要做一出“演给年轻人看的戏”。
这类探索,在李卓群近年来打造小剧场戏曲时,正不断深入开展。“现代年轻人的市场,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乐观,很多人听到京剧两个字,就是拒绝,难道真的是京剧不好看?京剧没有价值吗?为戏曲赢得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是我们发展小剧场戏曲的初心。‘广’是小剧场戏曲的‘因’,也是我们期望的‘果’。怎样拥有更‘广’的观众群体?就像我常说的那12个字——先找到,再买票,坐得住,回得来。如果想要实现这个良性循环,就要正视推广的必要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多卖票上,推广应该是从创作初期阶段就开始考量:哪里有观众鼓掌的点,哪里有与众不同的卖点,哪位演员能够胜任,哪一段可以做成音频,哪一帧可以做成海报等等。这些所有的点构成了推广的各个因素,只有这些闪光点全部集合在一起,像许多只萤火虫装在一个大袋子里,才能发出明灯一样的光芒。”
但创新也不是闷着头一直向前冲,如何在传承守正和创新发展中,寻找合适的平衡,考验着从业者的智慧。“如果偏传统,把创新的步子放慢,在观众看来,是不进则退;但如果创新过多,往前走得太快,忽视传统戏剧传承的话,大家就会觉得太激进了,忘掉了老祖宗,忘掉了根。所以‘度’很重要,得拿捏!包括像我这样年轻的创作者,需要寻找一个中间点。以小剧场京剧为例,做传统艺术要求创作者美学根基比传统更深刻,又要求视野、包装、宣传和切入点比时尚更时尚,在这个层面上,满足现代观众的观演需求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李卓群告诉记者,团队还通过看美剧、韩剧,从情感浓度、叙事节奏等方面寻找符合年轻人和现代社会的节奏。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抖音、B站等视频平台为京剧等戏曲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成为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一把钥匙,不少京剧人、戏剧人化身为网红,向人们展示京剧等戏剧艺术,其中上戏416女团凭借着京剧戏腔翻唱古风歌曲的短视频使京剧成功破圈,并连续登上抖音热榜和微博热搜。对这种“短评快”的宣传,李卓群大力点赞:“戏曲沉淀了这么多传统的、美学的、文化的精华,诗歌乐舞融为一体,走到今天。既然国人能够接受音乐剧舶来品,能够接受电影、电视、英剧、韩剧、美剧、泰剧,我相信他们一定也会接受、认同、热爱骨子里老祖先的文化,只是有些人还没有看到,还没有静下来。有些人在新媒体上站出来,用京剧人、戏曲人的身份被大家看到,可以向人们展示更多戏曲之美,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正向的流量,让大家去关注更多的戏曲文化,了解真正的戏曲,这样的一种推广模式是非常具有时代感的。”(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吴小俐 魏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