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的好看,不只在于细密生动的故事,更在于一些看似普通的细节里。
比如,即便只是描写盛家的一顿年夜饭,也能让读者在风趣的情节里,学到几分生活的智慧、处事的技巧。
这一餐,与其说是实现了口腹的满足,倒不如说是为头脑加了餐。
01 盛老爹:越是风头正劲的时候,越要夹着尾巴做人
这一年盛家的年夜饭,说普通也普通,但如果说不普通,也确实与往年大不相同:
因为,这是明兰出嫁之前、在娘家吃的最后一顿年夜饭;而且,也是多年以来,盛家最“冷清”的一顿年夜饭:
盛家老爷盛紘一再严令全府上下:低调低调再低调!
于是,盛家的这个春节,既没有大摆宴席,也没有大放爆竹,连新衣服都没有多做几身。三少爷盛长枫想趁着过节出门逛逛玩玩,也被盛老爹严格禁止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盛家遭遇什么“坎儿”了吗?
并非如此。而且事实恰恰相反,盛家不仅没遇到坎儿,反而喜事当头:
盛家的六姑娘明兰,已经与当朝炙手可热的新贵宠臣顾廷烨定亲,开春就将迎娶。
换言之,原本是普通清流文官的盛家,不仅一跃与侯爵府成了亲家,而且女婿还是实打实的“位高权重”,这种好事简直打着灯笼都难找。
那么,盛纮为何不肯喜气洋洋地过年,反而要求一家人都保持低调呢?
这正是盛纮的聪明之处:
因为,当时的朝堂上,新皇刚刚登基不久,前头的“逆王”案子还没有彻底清查干净,在复杂的牵连攀扯之下,时不时就会有官吏被“附逆”的大棒子扫倒;
所以,即便是新春佳节,众多官宦人家却依然没有从担惊受怕的情绪中彻底解脱出来。
而盛家,作为少数既没有受到牵连、又喜事盈门的人家,如果明明知道周围大多数人都活得惴惴不安、盛家却依然喜气洋洋、欢天地喜过大年,那么,这种强烈的对比会给别人家带来什么样的心理刺激?会给盛家招来多少人的眼红嫉恨?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以来,人性就是如此:
自己过得不好的时候,如果发现旁人也都揭不开锅,心理就平衡了,说不定还能有点同病相怜的亲近感;一旦发现有人居然还能吃香喝辣,往往顿时心态就崩了。
盛纮作为在官场混迹多年的老油条,人情世故的事儿摸得门儿清,自然不会让家里的喜气往院外流露半分;
明明心里高兴,却“也要面露忧愁,偶尔长吁短叹一番,表示自家区区喜事不值一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也许有人会觉得“好虚伪呀”,然而换个角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间清醒”?
越是风头正劲的时候,越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不因一时的顺遂而得意忘形,才能守得住更长久的福气。
02 长柏哥哥:纷扰人情擦肩过,心中原则总不移
盛家的年夜饭有个“传统”:少爷们往往要表演一些诗词歌赋之类有文化内涵的节目。
大少爷长柏哥哥大声朗诵苏轼的《守岁》: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朗诵完毕,全家人却照旧在做着各自手头的事,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什么都没有发生;
并不是大家不尊重长柏,而是大家实在拿不出什么热烈的表现去回应——因为,每一年的除夕年夜饭,长柏哥哥都会朗诵这首诗,而且音调也一样,语速也一样,表情甚至都一模一样。
这段描写看得人忍俊不禁。
不过,长柏这种“一成不变”的节目风格,倒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他“有原则,有主见”的作风。
长柏的心里,有他自己的一杆秤,他不会为了迎合谁而轻易改变自己,也不会为了顾忌谁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这种性格,在后文“说服王老太太、送康姨妈进慎戒司”的情节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无论是王老太太以“她是你的嫡亲姨母”的亲情关系去感化,还是以“难道你非要我为你家老太太抵命”为由胡搅蛮缠,长柏一概不为所动,坚决要给祖母盛老太太讨还公道。
明兰曾评价长柏:长兄这一辈子,从没受过情感要挟。
这世上,能分得清是非对错的人其实很多,但是,能挣脱纷纷扰扰的人情关系网、依旧秉持公正是非观的人,却并不很多;
因为,毕竟是烟火人间,凡夫俗子,做到那一步确实很不易。
而长柏却偏偏做得到。
后来,长柏成了两朝元老,四次入阁,三次拜相。
也许这也再次证明:能经受其他人受不住的考验,才能达到其他人达不到的高度吧。
03 儿媳海氏:高情商的人,既不让自己委屈,也不让场面难看
低调的年夜饭吃到一半,盛老太太先回房休息了。
没了婆婆在面前,王大娘子终于不用忙着伺候了,于是她转身看向了自己的儿媳妇海氏。
王大娘子想得很美好:终于轮到我也摆一摆当婆婆的谱,让儿媳妇伺候伺候我!
没想到,海氏忽然一阵孕吐来袭;王大娘子还来不及张口说话,海氏已经冲到门外吐得昏天黑地。
看到孕期的海氏害喜太厉害,盛纮直接挥手让她回房休息去了。
王大娘子的如意算盘只能落了空。
这段故事里,海氏的孕吐真的太“及时”了。
因为,如果没有孕吐的插曲,那么接下来,海氏不仅需要伺候王大娘子,而且十有八九还有承受王大娘子的一些小欺负;
如果不受着,那海氏就成了“不孝不贤”;如果受着,又着实不舒服,更何况海氏怀着身孕,自然是更希望得到充分的休息。
于是,说“巧合”也罢,说“故意为之”也罢,总之,海氏的孕吐很适时地出现了,进退两难的困局也随之迎刃而解。
何谓高情商?
海氏的表现也许可以成为一种答案:既不委屈自己,也不让场面难看,将家庭矛盾不着痕迹地化解于无形之中。
不久后,王大娘子出远门回娘家,安排如兰帮衬海氏理家。
每当有仆妇不服管束之时,海氏又会及时“孕吐”一阵,顺势让气势如虹的嫡姑娘如兰出面,狠狠发落一番;
如兰既得到了锻炼,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海氏也没落下什么恶评,真是一举三得。
人生在世,所谓的“生存智慧”未必一定存在于大场面、大事件之中,也未必只有在遇到大场面、大事件之时才能用得到;
其实,如何处理生活中那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才是普通人更需要关注、也更考验能力的时候。
像海氏这样的人,遇事既没有气势汹汹,也没有哭天抢地,而是凭着机敏与智慧,在不动声色之间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许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厉害的女人吧。
04 结语
人们经常说明兰聪明,说明兰有见识、有手段;而之所以明兰能够如此,除了原著设定的“现代思维”因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在盛家每日的所见所闻。
就像俗话说的: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从盛家的一顿年夜饭就能看出,这家里大部分成员的身上都有着值得学习的东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要肯留心、肯琢磨,想要有所领悟,确实不是难事。
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饮一啄,一谈一笑,对于有心之人来说,都有可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这大概就是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