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0
Humanitas/文
“ 军队、民夫、粮草、军械都从永济渠运往涿郡,三征高句丽的场面看似蔚为壮观,实则损兵折将、天怒人怨,加速了隋朝的崩溃,徒为天津留下了永济渠。
津城观海
校/一条人文主义狗 画/捕风者 图/地缘谷
天津是近代对外开埠较早的沿海城市,坐拥北方第一大港,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然沿海城市与滨海城市终是有别,其市区并不沿海,而且和港口有着不短的距离。如果我们把历史的时间线往前放,就会发现古代与近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
俯瞰天津
渤海海侵
天津的沿海地区是片相当年轻的土地,其境内有三道贝壳堤遗迹,这证明它是因海岸线后退而形成的陆地。而河流造陆又是造成海岸线东移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黄河贡献的泥沙最多。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十分频繁,多次以渤海湾为入海口,所携带的大量泥沙不断制造着新的冲积平原。
贝壳堤
天津海岸线变化
但新成陆的天津平原过于低洼,使得历史上渤海湾西岸发生过大规模海侵的现象。《汉书·沟洫志》记载过王莽时期的一例:“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如今的桑田,在古代却是沧海。近海地区被完全吞没,稍远的地方也会因为海水无处疏导而形成沼泽地。海平面的上升,不仅会造成当地居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还会造成土地盐碱化,对耕种非常不利。在以农业为本且生产技术落后的古代,海岸并不适合城市的发展。
天津沿海盐碱地
三会海口
王莽时期的大海侵对深刻地改变了天津的发展方向,即使海水退却,后世的人们也会更倾向于偏靠内陆建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比海岸安全多了。更重要的是,天津乃是众多河流入海之处,有着“九河下梢”的美誉,非常适合漕运的发展。
天津卫的童谣——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天津在古代属幽燕之地,长年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对抗的前线,战乱使得这里发展迟缓,漕运更多是为军事服务。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志在统一北方的曹操北征袁氏残余与乌桓,就曾下令开凿平虏渠与泉州渠等水道。它们成功将海河水系各支流连在了一起,尤其是南北走向的泉州渠与渤海湾相连,这就为后来天津河海兼备的交通能力奠定了基础。
机遇发生在隋唐。隋朝与位于朝鲜的割据国家高句丽速来不睦,高句丽长期骚扰东北边疆,特别是在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婴阳王暗中勾结突厥人被启民可汗告发,炀帝遂有征伐之心。而集结与投放大军并且保证补给的运送,是十分困难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朝廷诏发河北男女开凿大运河中的永济渠段,向南沟通黄河,向北则通向大军的集结地——涿郡。永济渠还利用了过去曾开凿的人工水道,成功沟通了海河、黄河两大水系。
永济渠的修建,利用了过去的水道,沟通了黄河海河
永济渠竣工后很快就投入了使用,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乘龙船御驾亲征,“发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余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军队、民夫、粮草、军械都从永济渠运往涿郡,三征高句丽的场面看似蔚为壮观,实则损兵折将、天怒人怨,加速了隋朝的崩溃,徒为天津留下了永济渠。
似乎颇为壮观的远征高句丽,最终毁灭了隋朝
后来,唐朝继承了隋朝大运河的遗产,将永济渠、滹沱河和潞河的交汇处称为三会海口,它便是天津城的发祥地。出于防御奚、契丹等游牧民族的需要,唐玄宗在涿郡设置范阳节度使,驻以重兵。
为了保障边军的补给供应,朝廷一面在扬州设置仓库,另一面则开辟海上航线进行运送,三会海口就成为了重要的中转站。为了储存庞大的粮草物资,朝廷又建起了军粮城。此时天津的海岸线尚未完全东移,军粮城作为多条河流入海之处,成为了河海职能兼备的交通枢纽。
庞大的边军需要可靠的军粮供给,否则再强的战斗力也难以发挥
范阳节度使也兼任着河北海运使的职务,这导致南方输送的粮食实际为后来的安禄山掌控,成为他发起叛乱的重要资本。安史之乱后,北方的河朔三镇失控,南方粮食供应逐渐减少,军粮城也由此衰落。而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发生大改道,第三次由海河入渤海,天津的海岸线逐渐东移至现在的状态,这一地理演变使得军粮城的港口地位一去不复返,也使得后来的天津城与海岸无缘。
直沽与海津镇
古代天津的腾飞是从元朝开始的。在蒙古人的征服下,金国、南宋相继灭亡,元朝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南北交通的重新畅通对天津的复兴起了奠基性的作用,加上后来的明与清都是国祚长久的统一王朝,天津便在这相对长久的安宁环境繁荣发展。
蒙古草原已无法再作为庞大帝国的中心,忽必烈决定迁都,曾经的金中都被改为大都。新都城需要的粮食远远不是唐朝边军可比,此时经济重心也完成了南移,用江南的粮食和税收来供养都城在元明清三代成为定制,有“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之说。
庞大的槽船,也确实说明了所需粮食之巨
但当时运河淤堵情况严重,朝廷采纳了宰相伯颜的建议,于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正式使用海运的办法,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入海,经山东半岛运送至直沽,再转内河入大都。
直沽位于三岔河口一带(即三会海口),得名于金国建立的直沽寨。这里是河流分岔的地方,吃水深的海船到此无法继续航行,必须要换上吃水浅、载货量大的驳船,故而成为了海运的终点站和运往大都的中转码头。后来,朝廷在这里设置了负责漕运的机构——接运厅、临清万户府。随着大都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为转运粮食工作的民夫、官吏与驻军也越来越多,舟车攸会、聚落始繁,直沽逐渐兴盛起来。
金代在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
元朝虽以海运为主,但也没忘记京杭大运河,为了加强都城与南方的联系,朝廷对大运河进行了裁弯取直式的疏浚。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朝廷采纳了寿张县尹韩仲晖、太史院令史边源的建议,开凿一条沟通直沽与济州河的新河段,这就是会通河。
历时半年,从运河而来的漕船无须再转海运、也无需再转陆路,可由会通河直达直沽,继而运往大都。鉴于大直沽已经为繁忙的海运工作服务,朝廷需要另启港口发展河运,小直沽应运而生。
会通河,承担起了沟通直沽与济州河的新河段的任务
直沽有大、小之分,二者相距不远,隔海河相望。小直沽正位于三岔河口,而大直沽在其东南。大直沽地势平坦,水深与泊船的能力均优于小直沽,因此接运厅、临清万户府皆在大直沽。小直沽的区位优势就在于能沟通南北运河、来自大运河的漕船可无须换船直达大都。因此小直沽同样兴盛,且由于明清时漕运以内河为主,它才是天津真正的中心。
大、小直沽虽然是重要的枢纽,但一直是沿用金国时直沽寨这个名称,并没有正式的行政单位。为了完善对当地的治理,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朝廷下令改直沽为海津镇,顺帝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又设镇抚司,海津镇意味着天津卫的前身出现。经过元朝的建设,以大小直沽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已然形成:“漕运粮储及南来诸物商贾舟楫,皆由直沽达通惠河(通往大都的河段)。”
天津卫
到了明朝,天津卫这个名号正式走进历史。靖难之役时,起兵造反的朱棣曾由此渡水南下沧州,后来朱棣成功夺取皇位,是为成祖。明成祖将这块地方赐名“天津”,即“天子经由之渡口”的意思。明朝以卫所制为军事定制,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成祖在小直沽设立天津卫,左卫、右卫也相继设置。明成祖正是看中了天津的要冲地位,专门设置卫所负责漕运。
明朝的漕运与元朝大不相同。明朝初年由于大运河再次淤堵失修,朝廷暂时沿袭元朝的海运办法。海运与河运相比纵然成本低廉,但要严重受到天气条件的制约。而明朝的海岸与元朝相比又增加了人为的风险,猖獗的倭寇成为了心腹大患。由于倭寇主要活动在江浙地区,通过海路向京师运粮实际上也不可行了。
明朝时常有倭寇入侵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始,会通河得到了疏浚,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内河航运便成为了明清两朝漕运的主要方式,江南的漕粮不再海运。但这也不影响天津河海兼备的职能,遮洋总仍然能奉命将漕粮通过海上运往辽东前线。
随着明朝漕运的进一步兴盛,天津卫也在悄然转型,逐渐摘下“军事要塞”这顶历史帽子,演变成了北方的商业中心城市。朝廷漕运带动了民间商业规模的扩大。天津卫的贸易以粮食为主,并且通过私人途径贩运的粮食越来越多:“城西北沿河一带旧有杂粮店,商贾贩粮百万,资运京、通,商民俱便。”粮食带来的巨大收益为商人们积累了扩大经营的资本,各种商品的贸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朝廷当然也没有错过商税这个重要财源,永乐二十一年始(公元1423年),明成祖采纳山东监察御史陈济的上书,开始在天津卫设卡征税。到万历年间,“天津店租”高居全国商业税收的首位,天津卫俨然成为了朝廷的命脉。
重税之下还出现了官军经商的社会现象:商人们为了避税委托护漕官军运送货物,而官军为了养家糊口也乐于借漕船进行有偿护送,甚至是自己也携带南方的土特产去贩卖,而天津卫自然成为了官军牟利的不二场所,这样的行为竟也得到了明仁宗的认可:“今后除运正粮外,附载自己物件,官司毋得阻当。”在皇帝的默许下,官军经商屡禁不止,也成为了天津卫商业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直到清朝初期,天津的商业活动依然火爆
至此,古代天津城的建设完全定型。尽管清朝将其升卫为府,扩大其行政职能,但其发展并未脱离明朝的框架,也因为发达于明朝,天津卫这个名号至今也是深入人心。
结语
渤海海侵与黄河改道成为了天津城无法沿海的自然原因,河海漕运则是其经济原因。《畿辅通志》称天津:“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江淮税赋由此达,燕赵渔盐由此给。当河海之冲,为畿辅之门户。”这就意味着在城市选址的时候,河流与海洋这两个区位因素缺一不可。
而漕运开启后,沿岸纤夫、船户、军士要以此谋生,各级官僚要借着朝廷维护运河的拨款、对过往商户的盘剥来肥私,牵扯到如此巨大的利益,单靠海岸也是无法满足的。直到《北京条约》规定开放天津为商埠,海港的地位才逐渐压倒了河港,但天津作为一座已经发达数百年的城市,迁城是不可能的了。
参考资料
汉书 · 沟洫志 . 班固
元史 · 食货志 河渠志一 . 宋濂
读史方舆纪要 · 北直四 . 顾祖禹
畿辅通志 · 舆地 . 李卫
津门考古 . 天津文物管理处
古代天津区域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 程悦然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