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事件」、「犯罪」两种元素通常能吸引很多目光,非虚构再经由巧妙的作者幻想编造,确确实实发生过吸引力大过毫无破绽的完美剧本。
《十二宫》改编自美国史上最罪大恶极的犯罪事件,电影里你看不到警察直指凶手把人带走、激烈的法庭辩论、被害人哭诉等泣血的画面反而是一段延绵漫长的办案记录从报社漫画家手中飘出。
电影开头全聚焦在凶手犯案,主角报社漫画家罗伯特(杰克·吉伦哈尔 饰演)、报社记者保罗(小罗伯特·唐尼 饰演)和旧金山警察局督察大卫(马克·鲁法洛 饰演)都安排在凶手犯案后才出场。
导演大卫·芬奇无疑先让杀手的形象植入观众脑中,再通过主角们的交错影响和办案经过,让观众径自拼凑杀手是谁。
答案呼之欲出。
答案应该呼之欲出了吧。督察大卫跟着搭档到油渍工厂找到阿瑟·利·艾伦,特地带到的沉重脚步、白人、头发稀少、壮硕身材跟目击者指认的相差无多。
对谈时的眼神游移还自己说出刀子上的血迹来源,加上戴着印有「Zodiac」的品牌手表、在家中搜到的手套与靴子,各种迹象都再次指向他却还是无法逮捕。
一种答案快要呼之欲出,冲破终点线前的肾上腺素激增,就在漫画家到放映师家中听到他说:「那些海报不是他写的,不是他写的,是我写的。」
之后开始扭转,到底先前的那些片段是个铺陈,还是障眼法?漫画家拉着督察半夜在餐厅一一比对时间点,说是巧合太勉强的安排,又把焦点拉回阿瑟·利·艾伦身上。
到底我们该相信一个个间接证据,还是自动送上门的关键?「加州的家里很少有地下室」、「笔迹认定」、「关系人描述」、「手表」、「军靴」、「手套」、「写信时间」……
答案就要呼之欲出了还差一口气,而那口气就这样哽在喉咙的最上层,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你觉得凶手是谁,凶手就是谁。
从最初毫无头绪完全跟着杀手寄的信走,督察大卫找到最大嫌疑人,接着漫画家罗伯特通过秘密电话提供的线索找到电影放映师,每一个都有嫌疑,若用案件证据套在这些嫌疑人身上,符合一两件也不是不可能,但真正的凶手是谁?
督察大卫曾经说:「我不知道他就是凶手,还是我真的希望他就是凶手」点出心中的疑虑和盲点,当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人又没有直接证据时,你会客观的认定还是主观的判定?真的是因为他就是凶手,还是因为你希望他是凶手?
电影里多年后被害人指认艾伦,当目光跟着手移到艾伦心里那份期待不免喊出「中了!就是你!」。
黑幕升起,白字说明一切,十年后DNA检测与艾伦不符合,原本正在欢呼庆祝的期待重重落空,等不到真正的答案,直到案件拍成电影也没有答案。我们等的到底是真正的凶手,还是只是符合心理期待的答案。
眼看答案就要出来了,如同一般的电影我们最终会得到胜利——符合心理期待的答案。
《十二宫》最终没有让我们得逞,剧情反转、若有似无的隐喻、引导让人心痒痒,其中的吊诡与不安也随之旋转,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你有你的;我有我的,只是就在答案的出口被贴了封条,名为「吊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