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百年来,无数革命者和爱国仁人志士通过这里,穿行于广东、香港,甚至是海外,为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事业书写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穿越百年风雨,广东站在2021年的新起点上,正在续写下一个百年的“春天的故事”。
吸引有志者投身革命
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上,还留存着不少颇具岭南风格的骑楼。在这个老城区的闹市街巷上,几栋相连的小楼略显静谧——这里是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曾是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的办公场所。
有着“千年商都”之称的广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实际上可以说,大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就在广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说。
广东区委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地方区委之一。当时除领导广东、广西之外,还领导福建南部及香港、东南亚等地的党组织,是大革命时期全国辖区最广、党员人数最多的地方党组织。
“这时的广州,吸引着国内甚至亚洲一些国家的革命者来到这里进行革命活动。”杨琪说,越南、朝鲜等国的革命志士都曾汇聚广州,甚至投身中国的革命洪流中。
1924年,胡志明从莫斯科来到广州。在中共广东区委的帮助下,他在广州文明路的一栋小楼创建了越南共产党的前身——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随后又在这里举办了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培养越南革命青年。
1924年6月,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不仅招收中国的学生,还招收了一部分来自朝鲜半岛、越南等地的学生。他们参加了中国的革命,在东征、北伐等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省港工人运动是一家
在中共广东区委的组织和推动下,南粤大地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便是在中共广东区委和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发动的。
1925年6月,五卅惨案后,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和中共广东区委指派邓中夏、黄平、杨殷、杨匏安、苏兆征5人组成党团,到香港组织罢工。6月中旬,中共广东区委又指派冯菊坡、陈延年等6人组成党团,负责发动广州洋务工人罢工和组织接待香港罢工工人。
6月19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印务等工会首先宣布罢工,其他工会随即响应。罢工工人不顾英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威胁,回到广东各地。广州沙基惨案的发生,更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更多的工人加入罢工行列。
“省港工人运动是一家,两地工人互动联系一直非常密切。”省港大罢工纪念馆副研究员冯惠说。据党史专家曾庆榴介绍,广州、香港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诞生之地,到20世纪20年代初,两地工人总数约有五六十万人。随着工人队伍的壮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省港工人阶级以新的姿态,站在反帝爱国斗争的前列,在中国工运史和革命史上,写下了一页壮丽的篇章。
为有效地领导罢工,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共广东区委成立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罢工委员会,作为罢工的最高议事机关和最高执行机关。这场大罢工持续了16个月,参与人数达到25万。
1927年4月,由于国民党清党,中共广东区委转入秘密斗争,8月中央任命张太雷为广东省委书记,成立中共广东省委。为了挽救党、挽救革命,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发动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广州起义中建立的广州苏维埃政府,在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树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公社”。
“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共在广州这一城市的活动进入一个真正的低潮状态。但从广东来讲,由彭湃领导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等农村苏维埃政权,依然在坚持革命斗争。”杨琪说。
新时期发挥独特作用
此后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等时期,广东与香港之间的通道并未消失,而是通过秘密交通线继续着革命往来。
1930年秋冬,为沟通中央苏区与上海党中央的联系,中央交通局开辟了一条串联上海-香港-汕头-大埔-永定-长汀-瑞金的交通线,即“中央红色交通线”。
汕头市海平路97号就是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交通中站旧址。在当时,汕头交通中站作为重要枢纽,先后护送周恩来、邓小平等200多名中共党员和重要物资、文件情报安全进入中央苏区。
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大批知名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被困,处境危险。紧急关头,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南方局领导下,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广东党组织及其领导的东江抗日游击队等通力合作,组织营救。
这场空前的秘密大营救历时6个多月,通过海路和陆路两条秘密交通线,何香凝、柳亚子、梁漱溟、茅盾、邹韬奋等许多著名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得以安全撤离。最终从港九地区营救出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共300多人,连同其他方面人士共800多人,还接应了2000多名到内地参加抗战的爱国青年。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通道再次以新的形式,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对外通道。
一条短短的人行天桥,从头至尾通过,不到一分钟。这是位于深圳的罗湖桥,它的一头是联结香港和内地的“第一口岸”——罗湖口岸。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罗湖桥都是新中国最重要的对外通道之一。它见证了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邓稼先、郭永怀等一批又一批的海外赤子艰辛归国,为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曾见证国家民族百年沉浮的通道,在党的领导下,又再次见证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1980年,在党中央统筹部署下,深圳、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与港澳联系愈发密切。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开启了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粤港澳交往合作形式更加多元,三地正在抓住新的时代机遇,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广州起义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供图)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