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
就拿今年推出的港剧来说——
《木棘证人》《反黑路人甲》《盲侠大律师2020》《使徒行者3》等。
每部都反响平平。
制作都算精致,演员也很扎实,但看来看去,基本上都是那老一套,缺乏新意。
反观新近崛起的Viu TV,佳剧频出。
口碑上完全压过了这个香港老牌电视台。
好在,年末终于迎来一部高口碑好剧,为TVB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目前追的这几集,鱼叔看得津津有味,焕然一新。
今天,就来向大家安利——
《香港爱情故事》
看这海报,看这剧名。
很难想到,这是一部出自TVB的作品。
小成本,轻卡司,小品式短剧。
一反TVB惯常的刑侦、律政、金融等精英题材,而是聚焦于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
前期关注度不高,但开播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一众剧迷纷纷感概,接了地气的TVB——
还是香的!
豆瓣开分高达9分,目前渐渐稳定在8.8。
本剧的主演,基本上都是新生代。
之前多在其他剧中饰演配角的罗天宇、龚嘉欣,分别出演本剧男女主角。
配角中还有不少老熟脸。
名字可能不熟,但一看那张脸,绝对认识。
比如,龚慈恩。
曾在台版《雪山飞狐》一人分饰程灵素和冰雪儿两个角色,而走红。
又在张卫健版的《西游记》里饰演观世音,被誉为「最美观世音」。
再比如,白彪。
号称「郭靖专业户」。
76版《射雕英雄传》,76版《神雕侠侣》,95版《神雕侠侣》里的郭靖都是他。
虽无一线巨星,但都是在演艺圈摸爬滚打了很长时间的实力派。
导演则是今年才开始负责TVB电视剧制作的林肯。
《香港爱情故事》也是他监制的第一部作品。
足够大胆,足够犀利,也足够充满新意。
「香港是全球房价最高的城市。」
故事一开篇,伴随着夸张的全景镜头,画外音的这第一句话便如同当头棒喝。
事实也的确如此。
根据2020年的最新数据,香港住房的平均价格已经来到了恐怖的「每平方英尺1987美元」。
将世界上的其他城市远远甩在了身后。
开宗明义。
人口饱和、土地有限、房价极高的香港,就像是理想爱情的坟墓。
第一集开头,就是一场重口味的爱情动作戏。
男主角陈子朗(罗天宇饰)和女主角邱凯琪(龚嘉欣饰)供职于同一家公司。
两人已经整整谈了七年之久的恋爱。
纪念日的这天,他们准备到酒店开房庆祝。
没成想,预定的酒店被无故取消。
两人遂跑了十几家店,但都已经没有剩余房间。
排队等待的话,则要足足等上3个小时。
最后还是通过「黄牛」才成功开到房。
500块港币,只有30分钟。
干柴烈火,一触即燃。
毕竟是纪念日,为了增添情趣,两人甚至玩起了Cosplay。
但又徒生意外,时间全都浪费在了解内衣上。
还没进入正题,30分钟的期限就到了。
事没办成,心情自然是受到影响。
失落的两人也懒得尝试其他活动,只好悻悻地坐公交回家。
子朗有点心不甘。
本来他想趁着这特殊的日子向凯琪求婚。
谋划好久的他,倒也不想再打退堂鼓。
竟在公交上求起了婚。
子朗句句诚恳,字字用心。
弄得一整车乘客都被这浪漫的气氛打动了。
在旁人的祝福之下,同样真心爱着男友的凯琪欣然接受。
两人终于修成正果。
有情人终成眷属,步入婚姻殿堂,往往就是一般爱情故事的终点。
但本剧中行驶起来时而平稳,时而摇晃的公交作为背景板,已经预示了一切。
子朗在求婚中承诺,要有一个「抱在一起一觉睡到大天亮的家」。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随后,想尽快成立自己小家的二人,开始了到处看房的日子。
在中介的带领下,他们实地考察了一间。
这间房楼层高,空间小,环境差,设施旧。
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但在中介的嘴里,这样的破屋却是「香饽饽」。
最大的卖点,竟然是破烂不堪的独立厨卫。
寸土寸金的香港,买个好一点的房子都是极大的奢望。
这也是为什么相恋了七年的两人想恩爱却还要到酒店开房。
两个家庭也都是处于「蜗居」的状态。
子朗家一家五口。
除了二妹不在家住,其他人都挤在区区「弹丸之地」。
小妹的「房间」不过橱柜大小。
而当一家人铺张桌子吃个饭,整个客厅就基本上没了能再下脚的地方。
而另一边的凯琪家更糟。
已年近30岁,至今还得和20岁的弟弟共享一个房间。
名为《香港爱情故事》,实际上应该叫做「香港蜗居故事」。
在极度被压缩的生存空间面前,爱情只能沦为配角。
不光是子朗和凯琪,本剧中其他人物的故事也都是围绕房子而展开。
现代高压生活之下,若是没有足够的个人空间,各式各样的摩擦与冲突在所难免。
子朗求婚成功后,正好是陈母(龚慈恩饰)的生日。
双喜临门之际,陈母却在生日会上宣布要送给自己一个重要的生日礼物:
离婚。
下定决心的陈母,绝不是因为一时的心情不佳才说出这样的话——
「你们觉不觉得这里很挤,挤得喘不过气来。」
对于做了三十多年家庭主妇的她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莫大的勇气。
因为这意味着,她要搬出去住。
对此,陈父(白彪饰)表示不能理解。
自己不烟不酒,没有不良嗜好,没有出轨鬼混,小毛病是有,但原则性错误从没犯过。
陈父一面振振有词,一面不愿签离婚协议:
大家都是将就着过下去,为什么你偏偏就是不可以?
申请公屋时的公务员问起陈母的申请理由时也充满讶异。
「酗酒、家暴、赌博、嫖娼都没有,那为什么离婚?」
就连咨询律师都是说:
「不开心就离,开心就又再一起,要不要再想想。」
劝和不劝分,是大部分旁观者的心态。
但其中的酸楚只有自己清楚。
陈父觉得自己养家糊口这么多年,现在退休了,就应该享清福:
「做女人当然应该千依百顺。」
完全一副大男子主义的作风。
稍有不合他意的举动,就是一顿冷嘲热讽。
陈母所面对的,是长久以来的语言暴力。
所处于的,是长期的被压抑、被忽视、被贬低状态。
而「蜗居」给人所带来的强烈压迫感、桎梏感,又在无形之中加剧了这种身份的缺失。
打扫卫生时稍不注意挡住了电视,就被陈父大声呵斥。
烦恼于陈父的呼噜声,却也没别的房间可以去睡。
在极为有限的空间之下,对方的口臭、狐臭、屁臭都被无限放大。
陈母要求离婚,就是要获得一份自由的空间。
而在这种环境下,子朗的两个妹妹也受到了不同的影响,继而产生不同的爱情观。
二妹选择「出走」。
因为不满于家里压抑的氛围,早早便离家追求独立。
男伴如浮云,走了一个又一个,不去考虑建立任何的亲密关系。
在她看来,工作比感情重要,自我实现比爱人重要。
不靠任何人,自己养自己。
小妹则沉溺于「伪装」。
遇到烦心事,便戴上耳机进入自己的世界。
醉心于在社交媒体上维护表面的美好。
有些虚荣,有些拜金。
甚至还被更会伪装的男友反将一军。
误以为男友家庭条件优越,最后却发现对方并非住在高档小区。
内心的崩溃,无以言表。
「眼看她楼塌了」
另一边,凯琪家也发生了变故。
她母亲刚过世没多久,凯琪父便给她找了一个差不多年龄的「后妈」。
还带来了一个年纪很小的弟弟。
使得本就需要共享的房间「雪上加霜」。
为此,凯琪几乎和父亲决裂。
离家出走的她没有别的去处,只好来到子朗家暂住。
孩子忙着结婚,父母则忙着离婚。
在香港,离婚需要有一年的分居期。
而公屋的申请需要一定时间,所以陈母也暂时还未搬出去。
就这样,感情纠葛的两代人不得不在方寸之地一起生活。
究竟,仍没房子的子朗和凯琪能否顺利完婚?
陈母能否得偿所愿,完成离婚独立生活?
二妹小妹又能否找到真正的情感寄托之人?
这部剧绝对值得继续追下去。
众所周知,叫「XX爱情故事」剧的有好几部。
最经典的《东京爱情故事》,是真正专注于「爱情」二字。
讲的是爱情的细腻与敏感,曲折与复杂。
《北京爱情故事》以爱情为名,其实聚焦的是年轻人的奋斗与时代的变迁。
而《香港爱情故事》,道出的则是现代都市小人物的辛酸和无奈。
不管是哪一部,有一点是不变的:
我们总渴望获得纯粹的爱情,但现实中的爱情从来都不是。
在《香港爱情故事》里,以子朗和凯琪为代表的年轻人不得不为物质生活发愁。
所谓「衣食住行」,「住」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开销最大的地方。
这对情侣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看房,只为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一间。
连房产中介都被两人弄得不耐烦。
预算不多却还挑三拣四。
以至于,对着子朗脱口而出一句极为恶毒过分的话:
「你等到她收经你都买不到房。」
小情侣也真是没辙,因为房价实在太太太太高了。
本剧的故事虽然发生在香港,所反映的问题却适用于全国。
2020年,我国的住房租赁人数已经突破2亿人。
事实便是如此:
大部分人,就是买不起房的。
另一方面,是以陈父陈母为代表的老一代香港人。
年轻的时候,或许还能拼尽力气,博得一个属于自己的歇脚之处。
但生活的琐碎与鸡毛,终将在无形中消耗所有关于爱的热情与想象。
可怖的是,房子仅仅是开始。
为了维系整个家庭。
要么像陈父,早出晚归,奋力工作。
要么如陈母,事无巨细,辛苦拉扯。
他俩,或许曾经也是令人羡慕的一对。
和子朗和凯琪一样,有憧憬,有向往,甚至有了房。
但在老年的时候,还是败给了现实。
房子够大吗?
退休金有多少?
子女都安排妥当了吗?
以房子为代表的物质生活,依然是我们逃离不掉的深渊。
最终,还是走上了离婚之路。
试问,早已被生活折磨的精疲力尽的我们,还有什么留给爱呢?
这不仅仅是香港爱情故事,更是对重压之下的现代人处境的精准描摹。
即使是夸张化的戏剧表现,但它离我们绝不遥远。
央视曾经有一个街头采访。
穿着整齐的记者带着得体的笑容询问每一个过路人:
「你幸福吗?」
鱼叔认为现在这句话或许该改为:「你有房吗?」
或者,「你房子够大吗?」
因为在当下这个社会,房子很大程度上已然成为幸福的前提条件。
别说是香港。
北上广深哪一个大城市,房子不都已经成了最核心的竞争力?
有了房,似乎就有了「爱情」。
有了房,似乎就有了「幸福」。
按照这个理,那些没有房的年轻人,到底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幸福呢?
或许这个所谓的幸福,需要我们重新定义。
每个人都会得到自己的诠释。
但鱼叔深知,这个寻觅的过程,一定会布满了辛酸与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