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主旋律剧”可谓大翻身,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一改往日无聊枯燥、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收获了一片好口碑。
作为扶贫年代剧,《山海情》塑造了一个个经典形象:有为了一口水窖一头驴就卖掉女儿的父亲,有为了新生活徒步几百里地穿越荒漠的女人,有习惯了贫穷对未来毫无希望的农民,有流着汗水奔向光明的青年……一朵朵浪花,组成了时代大海,在漫天黄沙里盖起了高楼大厦,扶贫的平凡而伟大,细微而闪耀,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历史革命剧,《觉醒年代》让一个个书本上的名字,成为了有血有肉的人:热情奔放的陈独秀,沉稳睿智的蔡元培,外冷内热的鲁迅,平实醇厚的李大钊……激情澎湃的热血青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浪漫和现实在这里交织,牵扯着无数后人的心。
在主旋律电视剧被人们开始期待之时,国庆期间,又一部闪着红光的电视剧吸引了观众的视线,频频登上热搜,那就是《功勋》。
《功勋》这部电视剧以单元剧的形式,为观众展现了八位首批获得共和国勋章的功勋人物的故事:李延年、于敏、张富清、黄旭华、申纪兰、孙家栋、屠呦呦和袁隆平。
这八位功勋人物来自于不同的领域:有的是枪林弹雨奋不顾身的战斗英雄,有的是面朝黄土悉心耕耘的人大代表,有的是隐姓埋名默默运算的科学巨匠……忠诚、执着、朴实,是他们共同的品格。
他们中有的大名鼎鼎,被人交口称赞;有的历时多年,一直不为人知。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了全部。
1
《能文能武李延年》这个单元,讲述的是战斗英雄李延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带领连队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的事迹。
出生于1928年的李延年,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边境防卫战等大大小小20多场战斗,是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延年加入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先后任警卫员、排长、区队长等,作战十分勇猛。
在辽沈战役结束后,他又参加了平津战役,连连立功。
1950年,在湘西剿匪的他,被提拔为连队的指导员。在一次战斗中,仅以伤亡2人的代价,就消灭了土匪200余人,还抓获了几十名俘虏,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1951年3月,李延年所在的部队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途。
10月8日,在反秋季攻势作战中,李延年所在的3营奉命实施反击,要收复已经失守的346.6高地。李延年带领连队负责从左路攻击,率先夺下了一个山头。9号天亮时,营队已经攻占了高地主峰在内的五个山头。
接下来要面对的,是美军的反攻。面对敌人轮番的强攻和远程炮火、轰炸的支援,3营的官兵伤亡惨重。李延年所在的7连只能编成4个班了,其他三个连队情况更差。
于是,李延年开始整顿部队、追悼烈士,做官兵们的思想工作,自己带头,鼓舞部队勇猛向前。
最终,在他的指挥和带领下,部队打退敌人数次反扑,毙伤美军600余人。战后,他被记特等功,还授予了“一级英雄”的荣誉称号。
这场战斗,是李延年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
然而,这也是令他印象最为深刻而又不想提及的一场战斗。因为这赫赫战功,不光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还代表着很多同志的牺牲。
从资料的寥寥数语中,不难看出李延年同志在战斗过程中,可谓智勇双全,既能指挥作战、安稳军心,又能带兵冲锋,赢得胜利。
而这两点,在《能文能武李延年》的单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有许多细节,都能很生动展现他的这些优点。
故事,是从谈判桌上的双方开始。
1951年7月,中朝同美方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和谈。在战场上没捞到好处的美方,一心想要在谈判时找回场子,三番五次下来,谈判多次破裂。
于是,美方连续发动攻势,轰炸中朝驻地,企图通过大规模的攻势,夺取更多地盘。
我军则遵照指示,与敌人展开了寸土不让的阵地战。
李延年担任指导员的七连,受命进攻346.6高地。大战在即,各班都安排人去领弹药了。但是一个名叫“小安东”的战士却一脸恍惚,还要带着自己的衣服和干粮逃跑。
当然,没跑多远,他就被抓了回来,并且被其他战士看不起。但他不为所动,只是痛哭流涕表示自己不想送死,想要回家找“二妞”。
气得够呛的连长听到自己的士兵,为了一个女人想要做逃兵,当场就拔出了自己的枪,想要击毙这个叛徒。李延年急忙拦住了连长,说这个事情非常严重,会影响其他士兵,是非常严重的政治工作事件,让连长把这件事交给自己处理。
李延年并没有骂小安东,而是问战士们,知不知道二妞是谁,然后给大家讲起了小安东的身世:
父母双亡的小安东,一直靠乞讨为生。七岁那年乞讨时晕倒在了路边,被二妞看到,二妞自己用嘴吸出来羊奶,然后喂到了小安东嘴里,救活了他。之后,小安东就靠着二妞节省的口粮活了下来,两个人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
后来,小安东被国民党抓壮丁,被迫从了军。直到和解放军打仗时,看到解放军官兵平等,这才加入了解放军。
听完故事后,原本气愤叫骂着小安东的战士们,突然安静了下来。大家既是为小安东和二妞之间的感情所动容,也是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亲人们。
接下来,李延年问大家,还记不记得有次行军休息时,小溪上游倒着几具刚被飞机炸死的洗衣服的女人的尸体,鲜血把水染成了红色。
“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的家乡,你们会咋样?”
战士们想到了自己的亲人,又想起了战争的惨状,一起高声喊着为朝鲜人民报仇。
而李延年则转身对小安东说,等你逃回家时,飞机也就飞到二妞家了,根本救不了二妞。
想明白了的小安东,哭得比刚刚更加凄惨,喊着自己知道错了,不把美国鬼子打出去,自己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李延年的语气,从温和突然变得铿锵有力,对着战士们说,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打败敌人,才能换来太平。
“同志们,道理很简单也很残酷,简单的大家都明白,要想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只有打胜仗,要把美国鬼子打得不得不罢手为止!”
纵使在努力的过程中,许多人已经牺牲了,再也不能团聚,但亲人依旧会铭记这一切。
“但是,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是我们让他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是我们让敌人知道我们的祖国无比强大,不容欺辱!”
在这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言语后,李延年给战士们进行了最后一番动员:
“为了祖国和我们的亲人,我们怕死吗?”
“不怕!”
“怕敌人的飞机和大炮吗?”
“不怕!”
“我们能不能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把美国鬼子打回到谈判桌前?”
“能!能!一定能!”
战士们士气振奋激昂,也原谅了小安东。李延年告诉大家,战士们活着不是为了一个二妞,而是为了千千万万个二妞。
让战士们义无反顾冲上前线的,正是他们身后的亲人们。
只用了短短10分钟,志愿军们舍生忘死、踏上战场的原因,就已经交代很清楚了。
李延年所代表的政工干部,从诉苦到动员再到批评团结,循序渐进,践行了整风运动的精髓。
一个合格的人民军队指战员,就应该了解每个战士的的基本情况,能够深入浅出进行工作,抓住时机,在关键时刻激励士气鼓舞斗志,并且能根据每个战士的情况进行调整:
比如一心想带兵打仗的文书王毓文,想要凭借一本《孙子兵法》走天下,被李延年劝说不要拿战友的生命开玩笑,并且给他安排了更适合他的工作;
个人战绩突出的陈衍宗,兴冲冲拿着缴获的武器想要得到表扬,但是因为没有尽到班长的指责,被严厉批评其个人英雄主义……
除此之外,李延年个人的军事素养也不容小觑:
每到战斗间隙,李延年站起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抓紧修筑工事”;在战斗惨烈时,他临时提拔,组成新的战斗编制,保证队伍不松散;防御作战中,李延年会安排一部分战士留在反斜面待命,避免被“一窝端”;在通过炮火覆盖的封锁区,李延年只身跑去炮坑试验规律……
可以说,《能文能武李延年》中塑造的政工人员形象,是这部分最大的亮点之一。
它打破了以往电视剧中,政委、指导员等“没什么用”的固有刻板印象,是真正的“能文能武”。
同时,这部分还有不少细节,令观众们赞叹不已:
比如通讯员牺牲后,李延年让司号员去送信,司号员带走了号,所以之后的指挥战斗过程中,再没出现过号声,而是用吹哨子代替;
比如连队上阵地时,营属炮兵在炮火支援时,只有六零迫击炮声,并且只有八门,这就是一个炮排的火力;
再比如爆炸效果上,手榴弹爆炸、迫击炮爆炸等效果大小明显不同,没有为了制造大场面而刻意放大;
在进攻过程中,没有采用什么“人海战术”,而是分为不同功能性小组,分头行动,指挥口号也不再只有“冲”,而是要尽可能避免伤亡。
我们的战士战胜敌人不仅是光靠勇敢和不怕牺牲,也是靠智慧和战斗经验赢得了胜利。
这是以往影视作品中很少准确表达的内核思想,也是《能文能武李延年》另一大亮点。
战争需要牺牲,但是不需要无谓的牺牲。
2
《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播出后,收获了极高的口碑,大家都称这是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战争剧,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战争细节上,都力求完美,除了一两处武器方面的瑕疵外,几乎没有任何毛病。
无数人纷纷感慨战争的残酷,为先辈们的牺牲而动容,高呼“只要你看过李延年,我们就是好同志”。
如果说,《能文能武李延年》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是顽强拼搏、奋勇向前的冲劲,那紧随其后播出的《无名英雄于敏》,则是这种精神的底气来源。
于敏这个名字和他的事迹,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尽管许多细节,尤其是研究资料还未解密,但从一些对于他事迹的报道中,还是可以对他的生平有大致的了解。
1926年,于敏出生在战乱之中。在四下的战火中,于敏寄心于读书,成绩优异。内向不喜交际,善于动脑的他很快就确定了自己的路——做科研。
1945年,于敏考入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但他发现,这是一个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并不适合喜欢刨根问底、追本溯源的他。
于是,倾心于理科的他在选修理论物理后,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且常年位居成绩排行榜第一名。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的于敏因为成绩优异,被核物理学家彭桓武与钱三强看中,调到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究竟是什么,于敏的研究可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但很快,他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并且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结构理论》《关于原子核独立粒子结构的力学基础》等颇具分量的论文。
朝永振一郎和A·玻尔这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在访华时,都曾称赞过于敏的专业水平水平,对他的研究成果大为惊叹,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A·玻尔曾盛情邀请于敏去丹麦进修,但被于敏婉言谢绝。
与同期从事核武器研究的同胞们不同,于敏未曾出国留学或进修,而是一直留在国内专心研究。
对此,他有些许的遗憾,“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
但他也坚持,留学应是为了“回国再给国家做点儿事”。
【邓稼先(左)和于敏(右)】
1960年12月,我国作出部署,集中攻关核武器,突破原子弹,并且同时对氢弹理论进行探索。
1961年1月12日,于敏被叫到了钱三强的办公室,告知命其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进行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于敏觉得很突然,尤其是他并不喜欢应用研究,只想做基础理论工作,氢弹这种大系统的科学工程不是他擅长的领域,尤其是他正研究的原子核理论正处在将要取得重要成果的时刻。
但他忘不了充满硝烟的惨痛童年,他也明白核武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就曾建议用核武器袭击中国,它是真的在进行核讹诈、核威慑,不是报纸上说说玩儿的。”
自此,于敏开始了对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在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不见。
彼时,国内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了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然而,研制氢弹的过程计算十分繁琐,于是大家只能靠计算尺,探索那个神秘的领域。
几年中,小组成员们对氢弹原理和结构作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产生了69篇论文,均作为秘密文件保存。
1965年,于敏等人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利用这里的计算机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优化设计,并作了“氢弹原理设想”的学术报告,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近百个日夜后,终于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方案。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仅仅用了2年8个月,为世界之最。
之后,于敏等人继续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和核武器生存能力等做优化,并将之与用到装备部队。
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
人们称赞于敏为“氢弹之父”,但他却并不接受,认为核武器的研制是集合多种学科的系统工程,自己只是起到了其中一部分的作用。
其实,研制出氢弹只是于敏这一生中的成就之一,只不过“两弹一星”广为人知,再加上研制氢弹本身对于于敏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转行”,因此更能突出于敏在面对个人和国家时做出选择的坚定。
这个名为《无名英雄于敏》的单元,“无名”其实有两个含义,一是绝大多数人得知于敏这个名字时,要么是在国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要么是在于敏逝世时。
二是于敏这个名字在当时也是秘密,直到1988年才能公开。在此之前,他的家人、邻居无人知晓他的具体工作,用他妻子孙玉芹的话来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无名英雄于敏》的故事,也是从他研制氢弹开始的。生活与工作交织在剧中反复出现,一面是繁重的工作,一面是无暇照顾的家庭,观众在心酸之中,更有深刻的感动。
于敏的故事,贯穿全篇的就是一个字,“难”。
编剧通过一个鸡蛋,向观众展示了于敏的生活难,工作难,研究也难。
因为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于敏单位的伙食非常简单,别说吃肉了,就连鸡蛋也很久没见过了。
科研人员们没日没夜熬着,大家都面黄肌瘦,精神状态很差,有的人眼看着就要熬不下去了。
有人就建议领导,给大家弄点儿鸡蛋补一补,可是领导也满面愁容,因为赶上困难时期,根本就搞不来。
科研单位的日子都过得清汤寡水,普通人家更不用说了。
于敏的妻子孙玉芹独自一人在家带着两个孩子,家里的母鸡一下蛋,她就把蛋收了起来。两个孩子嘴馋,孙玉芹总是告诉孩子们,等爸爸回来再一起吃。
然而第二天一早,女儿却发现,蛋不见了。原来是回来的于敏把家里的蛋都拿走了,去单位给科研的同志们一起吃。
他还留下了张字条,说借了家里的鸡蛋,以后会加倍奉还。于是孙玉芹只能去邻居家,借来鸡蛋给孩子吃。
没日没夜搞研究的于敏,很少回家。
一次,女儿半夜做梦,孙玉芹问女儿是不是想爸爸了。倔强的女儿说不想,“因为爸爸不在,我们就能吃到鸡蛋了”。
后来,于敏终于抽空回了一趟家,结果连搬了新家也不知道,好久没见的儿子也不认识他了。
他拿出以前欠下的鸡蛋,给孩子们一起煮着吃了,气氛才渐渐热络了起来。
科研人员的苦,在一枚小小的鸡蛋上,得到了体现:身体的消耗,精力的投入,还有在家庭上的空缺。
其实,拍摄这个单元并不简单,首先,很多资料都涉密,为了丰富剧情,编剧们需要把许许多多“于敏”的故事,汇集到一个人的身上,来丰富剧情;
其次,氢弹研究的科研过程,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而这个宏伟壮丽的工程,分散到日常里,就难免显得繁复琐碎。
如何平衡枯燥与趣味,怎样展现人物真实的魅力,把慢节奏的戏码拍得吸引人又不狗血,剧组用了很多细节来诠释。
比如于敏在回忆童年时,有几个镜头用来展现他从小就聪慧过人:
他好奇钢笔是怎么吸墨的,好奇灯丝为什么发光,摩擦后的小棒为什么能吸附纸片,这都是他对基础物理的探索。
而后,身为科学家的于敏不会抓鱼、不会买药,也不知道家里的户口本放在哪儿,与其严谨的科学家身份,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他一心钻研科学的形象。
因为家里条件比较困难,夫妻二人躺在床上,于敏给孙玉芹讲烤鸭的制作过程,用嘴给孙玉芹“烤”了只鸭子,饿得孙玉芹连忙喊停。
这一段颇有几分《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在生日当天为一家用嘴炒菜的感觉,令人在笑过之后,又忍不住为之感叹。
当氢弹爆炸成功后,大街上的人欢呼雀跃,于敏用刚发了工资为由,和妻子商量买一只烤鸭,而后又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还是没舍得。
当他回到家中,在收音机前听到氢弹爆炸的广播,终于没忍住流下了泪水,但并没有向妻子说明原因,而是要了一杯酒。
除了塑造于敏外,他的妻子孙玉芹的形象,也十分鲜明:
自己一个人在夜里走到医院生孩子;从不逼问丈夫的工作内容;在外人面前替丈夫打马虎眼,独自一人操持家中的一切……
每一个于敏的背后,都有一个孙玉芹。
无名英雄不光是科研人员,也是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每一个人。
3
如果说《无名英雄于敏》已经足够“无名”,那么接下来《默默无闻张富清》的故事,就更加平淡琐碎。
30岁的张富清带着家人来到来凤县,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
在这里工作的岁月中,观众们既感叹于张富清的伟大,又为他的家人惋惜:
在他领着乡亲们修水渠时,接到了老家的急电,他的母亲病危了,要他赶快回家;
离家十几年,他只回过家两次,但因为乡亲们还需要他找水渠,所以他只能让妻子把所有的积蓄都寄回老家,但还没来得及行动,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让人揪心的剧情还有很多:本来不在精简范围内的妻子,最终同意主动下岗;因为工作繁忙,耽误了长女脑膜炎治疗;儿子想去国营厂,但因为避嫌而放弃;在家人全都面黄肌瘦时,他转身把一袋米送给了烈士的家人……
尽管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终于吃上了饱饭,修起了公路,建好了大坝,很敬佩他的伟大,但也有不少观众为他的家人叫屈,难以理解他这种执拗,认为他这种“圣人”行为没必要。
直到最后,他在回忆从前时,所有人才知道,原来他曾经是一名战斗英雄,一切的一切也就有了解释:
正是因为战争,因为见过牺牲,所以分外想要建设好一切,想要让每个人都活好、过好,只有活着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后面的单元中,《黄旭华的深潜》讲述的是1958年到1988年,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研发核潜艇的故事,展现了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核潜艇的历程;
《申纪兰的提案》截取了申纪兰从到达西沟,带领这里的妇女参与劳动、争取男女同工同酬,并当选第一届人大代表的事迹,见证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思想进步与解放;
《孙家栋的天路》聚焦于试验的无数次失败,而后终于开拓了航天事业,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了太空;
耳熟能详的《屠呦呦》《袁隆平》则是从我们熟悉的青蒿素和杂交水稻展开,展现英雄人物平凡而又非凡的生活。
在《功勋》播出后的时间里,屡上热搜:
有人被申纪兰的热泪所感染;有人为张富清的家人而揪心;有人为李延年的热血所振奋;有人为于敏的执着所打动……
当然,这部剧并非没有瑕疵:
《孙家栋的天路》因为和于敏单元剧情有所重合,所以观众有些审美疲劳;《默默无闻张富清》因为内容过于琐碎,不少观众失去了耐心;
最为人诟病的《黄旭华的深潜》,因为主角演技争议,爱情色彩过重,主角衣着打扮让人难以理解,各种哭戏慢镜头更是难以代入,被不少人跳过……
但这些都不掩《功勋》的好口碑,这一部分来源于剧情细节的真实描绘,一部分来源于故事原型中人物的精神:
比如故事里张富清拿着的搪瓷缸,是他在战争中用命换来的荣誉,经常补了又补;
比如孙家栋非常爱吃糖,小时候想方设法偷吃,长大了则是靠糖给自己提劲……
大人物,也有小情怀。每一个英雄,都是有着崇高精神的普通人。
《功勋》这部电视剧,很好地解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他们八个?
有人保家卫国,有人驻扎基层;有人帮助人民摆脱疾病,有人帮助百姓实现温饱;有人研制武器让大家拾起尊严,有人发展科技幸福众人的生活。
他们不仅仅代表了自己,更是代表了他们背后一样默默付出的人。
不管奋斗在什么领域,他们都诠释着自己的家国情怀,为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亲人不会忘记,同胞们不会忘记,祖国也永远不会忘记。
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融进了祖国的江河。
参考资料:
电视剧《功勋》及网友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