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豫剧《戈壁母亲》“二改”专家修改会在新疆五家渠市召开。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建伟与会并讲话。会上,围绕“一改一演”的经验成果,以及“二改”工作的重点、难点,与会专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大家就剧本文本、演员表演、舞美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深入讨论。
修改打磨,演绎别样边疆故事
豫剧《戈壁母亲》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家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改编。作品讲述了上世纪50-70年代,母亲柳月季带着儿子钟槐、捡来的女儿钟柳前往新疆寻找丈夫,从此在新疆扎根并成为第一代军垦人的故事。该剧着力描绘了以柳月季为代表的兵团女性的坚韧品格、美好心灵以及甘为兵团后盾的博大情怀,以此来讴歌兵团人“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崇高精神。10月16日晚,豫剧《戈壁母亲》在新疆五家渠市文化中心进行“一改”后的首演。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指出,专家修改会的基调是“聚焦于改”,并对剧目的打磨提升,再攀“高峰”提出了殷切期待。会上,他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各位专家要畅所欲言,共同帮助这部剧呈现更好的艺术面貌;二是剧目主创要认真吸收专家意见,精耕细作、不断完善,使这部剧真正成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作品;三是优秀剧目要在改中演、演中改,“不要成为库房中的精品”,而要在演出中不断打磨提高。
如何将传统戏曲程式完美融入现代戏中,演绎别样的边疆故事?7月27日,豫剧《戈壁母亲》“一改”专家修改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作品的艺术特色、形象塑造、戏剧冲突、舞美设计、音乐编创等方面展开讨论,指出该剧存在人物形象塑造扁平化、人文精神欠缺、舞美设计美感不足等问题。会后,主创团队对会议内容进行了细致梳理,悉心钻研专家意见,制定了可行的修改方案,开始投入剧目的打磨工作。
豫剧《戈壁母亲》项目负责人、总策划徐爱华介绍,经过两个多月的再创作,主创团队对作品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共进行了24处修改。人物塑造上,加大了柳月季这一角色年龄上的跨度,删减了多余的对白和唱腔;调整原来钟匡民“无人情味”的人物形象,对语言、动作严格把控尺度;钟槐和父亲增加了许多内心戏,使父子间复杂的情感更加深刻。音乐方面,角色道白时加入背景音乐,使人物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场次间的转换也增加了背景音乐来衬托。舞美设计上,将整个天幕与舞台中间的台阶进行了修改,设计了贯穿舞台的沙丘,使得表演区与后区融为一体,将观众带入荒漠戈壁的场景之中等等。
以小见大,展现兵团精神
与会专家首先对豫剧《戈壁母亲》的修改成效,进行了充分肯定。中国戏曲导演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黄在敏谈到,这部戏讲述的是“戈壁母亲”如何在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间交融,并向时代价值升华。他指出:“主角柳月季身上展现出的传统美德,与母爱情怀、革命情怀之间产生了共鸣,是这部戏‘一改’后最大的特点。”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李春喜表示:“这部戏的时代精神带给人十足的惊喜感。”在他看来,此次修改在保持前一版创作状态的基础上,又表现了兵团战士在屯垦戍边过程中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作品在强调母爱情怀、塑造女性群体的同时,很好地表现了兵团战士们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以及这背后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善良、坚韧、隐忍的民族性格。
“这部戏很好地体现和秉承了兵团精神。”上海京剧院原院长、一级编剧单跃进认为,豫剧《戈壁母亲》弘扬的兵团精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屯垦戍边战士对国家的奉献精神,二是人民军队一代代的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表示,这部戏别具一格地刻画了一位大情大爱的女性形象,通过她的经历和成长,折射了兵团成立初期那段激情燃烧的不平凡岁月。“这部戏表面描写的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实则是母亲身后的一个群体、一个时代。这样的价值开掘与人性升华,在戏剧创作中具有独到之处。个体记叙中体现家国大义,以小见大,别有洞天。”
捋顺戏剧情节,塑造鲜活人物
任何优秀的艺术创作,一定是创作主体经过反复的艺术构思、斟酌后的叙事方案或策略。豫剧《戈壁母亲》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如何准确抓住目前的问题,进一步修改提高,使之由“高原”迈向“高峰”?修改会上,各位专家纷纷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一级导演李利宏认为,这部戏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依托原著小说,下一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进行戏曲文本对文学文本的转换。如第三场中,从“接生”“杀驴”到“抗洪”,一个个事件推动着故事情节与人物命运的发展,但这里的推动力都是外力,忽略了人物成长的内在因素,人物内心情感显得不足。又如,在主观叙述和客观描述上,存在一些混淆。戏中柳月季有句独白“柔腰板压不弯”,作为角色而言,这是内心精神的传递,不涉及别人对她的评价,也不涉及自我评价。接下来,人物语言还需要进一步精炼,以便更精准地塑造人物形象。
剧情方面,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一级演出监督宋官林认为,剧情发展的逻辑仍待捋顺,如钟匡民的离婚原因,是反抗包办婚姻,还是因为脑部中了弹片命不久矣,不愿连累妻子?他表示:“《戈壁母亲》最后一定要回到‘母亲’。现在的结尾集中在了儿子钟槐及儿媳小兰身上,建议做些调整,收在‘戈壁母亲’在这里培养了一代代爱祖国、守边疆的中华儿女上。”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原主任、教授李建平同样提到了剧情合理性的问题。首先,钟匡民脑部中了弹片,剧中是在师部医院做手术,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师部医院并不具备脑部手术的医疗水平;其次,在陈工程师与柳月季养女钟柳的认亲戏份中,为了戏剧情境而故意绕圈子,显得过于刻意,也弱化了故事的感动成分。
戏曲的表现力,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一级演员汪荃珍谈到了演员的表演问题。“演员们应用心体验人物的内心,准确把握人物关系和对所处环境的真实感受,遵循戏曲艺术的美学神韵,充分调动戏曲艺术唱、念、做、打的表演技术手段。”她指出,对于人物跨度大的角色,演员要特别注意“人物感”,不同年龄段要有所区分。另外,台词是演员的基本功,找到字词发音的最佳状态,才能在表演时与观众共情。
舞美设计方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舞美设计苗培如认为,“一改”后的舞美基本上满足了剧情发展的需要,但仍有可完善之处。首先,舞美应增加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元素,如红柳、胡杨树等,希望通过灯光的处理带给观众更鲜明、直观的感受。其次,目前整部戏着重表现艰苦年代被风沙侵蚀的戈壁滩,建议结尾处适当展示建设后的美丽新疆的风貌,展示兵团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果。如此,戏剧情感会更加饱满,观众的满足感也会更强烈。音乐方面,安徽省艺术研究院创作部原主任、一级作曲徐志远表示,主题曲的感染力不强,歌词没有很好地起到概括、烘托的作用,旋律略显随意。
屯垦戍边,不辱使命。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打造出传递民族精神、时代价值的精品力作。听完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徐爱华表示:“《戈壁母亲》主创团队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排头兵。接下来,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作品进行细致打磨,争取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