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朋友们应该忍不住查了它的评分吧,断崖式的下跌。
从第一部9.3分神作,第二季8.4分精品,到今天5.7这个分数还在下跌,我上次看时还是七点几分,跌破发行价了,这意味着这个中国最红的纪录片系列,不但走下神坛,恐怕会创造央视纪录片历年新低了。
搜集了一下差评,大致集中在:展现食物不专业,有广告嫌疑,篡改历史,拍摄手法不够高级。。。
最令观众愤怒的大概是第四集,找了个中医药大学的女生,在宿舍里熬药,先不说其可行性,但几个女生自制中药口红这段和食物完全无关的情节为什么没有拿掉,实在令人费解?我不太信三无口红淘宝店能给得起舌尖的植入费,茅台五粮液哪怕是鸿茅药酒不是更财大气粗吗?而且他们的植入不是更自然更不会激起民愤吗?
所以我猜还是团队的不专业和没走心造成的。然而谬误并不是舌尖三口碑崩坏的最大原因,最致命的点在于——不好看。
我看了四集,感受最强的是:缺乏逗引口水的食物,现有食物拍得也不诱人。前四集分别是器,小吃,宴,养(药膳)。第二集非常接地气了,选择的小吃都是最日常的,糊辣汤,煎饼果子,水盆羊肉,稀豆粉。。。第一集里也用最长的篇幅介绍了泡菜坛子,再也没有比这些家常易得的了。
什么东西最好吃?就是你最常吃的。如果只许带一个菜,在荒岛上吃一年,你会选择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选西红柿炒鸡蛋,炒土豆丝,鱼香肉丝。。。几乎不会有人选佛跳墙,螃蟹宴吧!经过劳动人民千百年实践证明,家是最思念的味道。
从这个角度讲,舌尖三并没有背离舌尖一的主题:抵抗工业化,提倡作坊式,主张应季,强调原味,舌尖三甚至更平民,那为什么还会失败呢?
拿糊辣汤这个河南早点来说,舌尖三选择的是漂泊在杭州的出租司机,可是从头到尾没有展示糊辣汤怎么个好吃法,只是镜头扫了一下司机的碗,快到我都没看清碗里有没有牛肉,而且那个汤是怎么搞的?看起来像一碗兑水的麻酱,食物是难拍,但既然用了最高级的机器拍得好看点是没问题的。
糊辣汤算是早点里比较复杂的了,原料有牛肉,木耳,黄花菜,海带,粉条,面筋皮,骨汤等等,但你要展示它有多么了不起,好象也不至于,太家常的食物自然没有仪式感,猎奇感,连后厨也脏兮兮的。
水盆羊肉也是,哪怕用最高级的机器360度特写,它和蕃茄炒蛋一样,好吃,但给外国人看看还成,对中国人来说,毫无惊诧。
纪录片完全像电视剧一样话题度高,辐射广是因为纪录片缺乏故事性,戏剧性,尽管舌尖二也曾为人诟病,但它的确找到了一些相当刺激人们神经的故事,比方说那个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人山人海的送考场面是任何一个有新闻敏感性的眼睛都无法错过的。
如果要背负骂名,就要知道失去的同时会获得什么,中药口红既不传奇又会招骂,何必呢?舌尖三里处处这样乏味无意义的闲笔,给武术老爷子收徒弟,美食博主在家煲汤,一播就是十几分钟,占了三分之一篇幅,却并不感人。
如果没有美食震撼眼球,就要用戏剧化挑拨人心,舌尖三的大部分故事,应该不够舌尖一和二的选材标准。
也不是不能理解舌尖的尴尬,换谁做,哪怕是舌尖一的团队,也不容易令观众满意,一的成功值得拔高,但真的有一些偶然性。我们先回溯一下舌尖一是怎么红的和红的原因。
在老男人还没被全民讨伐的时代,京城老男人文化局是令人羡慕的圈子,总导演陈晓卿早年在传媒大学任教,很多央视知名主持人、编导都是他的学生,同时他交游广阔,舌尖一的策划和顾问是那时很红的美食作家沈宏非、蔡澜,他们基本垄断了主流大报大刊的美食专栏。
舌尖一的海报是陈晓卿朋友张发财免费设计的,这个海报极为巧思,筷子夹起了一片腊肉,肉皮上浮着一叶扁舟,猛一看肉的线条是云雾间的崇山峻岭,当时我是看了海报就想看片了。
那是微博还较为精英化,姚晨还是微博女王,纸媒仍有影响力的时代。陈晓卿的圈中老友不遗余力地转发帮衬,各大媒体采访发稿,在造势上就赢了所有纪录片,包括绝大多数电视剧。
那是人们刚开始认领“吃货”的时代,新闻需要共情才能形成大面积传播,即使没看过舌尖的人也会顺手转发关于舌尖的文章。
那是人们对食品安全不信任的时代,然而大家也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于是转向原乡原味里寻求安慰,舌尖有个动人的武器是乡愁,虽然我们并不想回到家乡,但不阻碍时常思念它。
舌尖一的成功还在于它的外国腔(非贬义),它在中国纪录片里最接近BBC的叙事语言。央视不乏走基层逛逛吃吃的节目,我常看的一个《远方的家》,主持人就是天南海北的吃,但那还是中国式的拍法,没有主题没有情怀,纯纪录式。
舌尖是有明确主题的:人与食物的关系。食物只是配角,做食物的人和他们的人生才是主角。它每一集中有数个人物,这些人互不认识,只是为同一个主题服务,拍摄时也不是按地点取材,而是围绕着故事全国找材料,制作成本上远远高于一般饮食类纪录片。
主题对于纪录片有多重要?应该是灵魂吧,论精致论细节,我们肯定拍不过能在苦寒之地蹲守多年的自然类摄影师们,但饮食对于中国人来说,主题先行是很容易的,我们对饮食赋予了太多情感。
凡是经典美食电影,一定会有个触及灵魂的主题。《饮食男女》:旧式家庭关系的瓦解;《食神》:天才的堕落与涅槃;《满汉全集》弱点儿,也讲了事业与家庭的矛盾。
舌尖的难度在于它不能只讲一个主题,人与食物的关系只是大框架,这个框架极为宏观,每一集要有各自的题目,既不能偏离大主题,又要分出独立思考,而这数集之间还要有某种勾连。
除了主题明确之外,舌尖那种巧妙而奇特的翻译腔,通过洋气的拍摄手法和李立宏磁性的声音,让你以为在看BBC纪录片。不要小看这种翻译腔的功劳,它简直像上译厂的配音演员一样,赋予片子灵气。我看国外纪录片最忍不了的一种情况就是在原音没有消掉的同时覆盖上冷冰冰的国语解说,舌尖既规避了没有人味儿的直译,又不是央视播音腔。不仅仅是选个配音演员那么简单,从气质上,舌尖就像外国人看中国饮食的视角,既充满好奇又比真的外国人要深入。
舌尖三保留了李立宏,也保留了原有的结构与逻辑,可还是失败了。这个失败,几乎在舌尖二时就可以预料到了。第一部有十万人参与评分,第二部就降到了三万八千人,第三部目前有一万多人打分。第一部评分人数是奇迹,第二部是现象,第三部回归正常。
几乎可以预见的失败能怎么破解?不破不立,既然原主创都已离开,不如另起炉灶,舌尖原团队就有两位拍的《寻味顺德》看的人口水长流。
第一季时总导演陈晓卿和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有个争论:陈主张片中采一些名人增加看点,任坚决不同意,要拍普通人的故事,收视似乎证明了任的正确,但并不能说陈的意见就是错的。
在舌尖已经到了拐点之际,完全可以有一集是名人的家宴来挽救收视,这一季有一个小故事是文化人叶放的家宴,本来可以发散,但完全没有拍透,叶放做《红楼梦》中的茄鲞就匆匆交待了一句不能按书上那样夸张的做,其实名著中的名菜完全可以单独辟出一集,别的纪录片或许不行,但以舌尖的投入并非不能实现。
我不反感纪录片有剧本,只要主要情节是真实发生过的,因为时空的局限可以摆拍一部分。《我们诞生在中国》中最催人泪下的雪豹为了养育幼崽而死的故事,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但那样的故事的确在自然界发生过,人类看后能够触动、反省,这种“造假”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说这样做会背离纪录片宗旨,其实舌尖三很多镜头已经是摆拍的,参与者还不职业,表演僵硬。中医那期的学生念台词尴尬程度堪比最糟糕的群演。
观众的高期待并不是做不好的理由,舌尖一拍摄时想找到配合的饭店都很难,现在再怎么找理由,至少在选择素材这块要丰裕得多,随便动员一下,有多少人愿意提供动人故事?舌尖三的总导演刘鸿彦在采访中说:
高标准严要求出来这样的结果,说得过去吗?想要最自然最还原的呈现,就不能像舌尖三团队那样只有十个月的制作周期,薛宝钗制个冷香丸还要凑足四季,何况各种强调时令的食物呢?况且舌尖一和舌尖二隔了不到两年,舌尖三和舌尖二隔了四年之久,这四年的空白,人民的饮食观念已经变了,可舌尖三却没有跟上变化的脚步。
总导演还说了一句话,倒真点题了。
是的,无知者无畏,这种大无畏精神还是不要用在一个需要沉淀的工作里。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在一个领域里至少经过一万小时的学习,才有可能成为专家。一万小时,就算24小时都在学习,也需要417天,十个月的突击怎能不辜负众望呢?小看食物,食物会回以轻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