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再次游走到街津山下,温润着勤劳、善良的赫哲族百姓。在这个人勤春来早的时节,全国人大代表刘蕾带着家乡父老的殷切嘱托再次来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去奔赴这场一年一度的春天之约……
履职尽责,传赫乡百姓心声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3月5日上午,刘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聆听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一名赫哲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的发展一直是刘蕾关心的议题。刘蕾先后提出《关于加强同江市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建议》《关于改善和提高赫哲族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把同江打造成为对俄合作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的建议》等 30 余条建议,不少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过去的一年,刘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精心设计了履职计划。她深入挖掘赫哲族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把“从船上捕鱼到岸上致富”“勤劳勇敢、团结一心”“用心呵护自然之美”“生长在红旗下的赫哲族人”等民族元素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让少数民族聚居村以独具民族特色的方式学习党史。刘蕾还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建议清单,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履职尽责。
今年两会期间,刘蕾有了新思考,带去了新建议。刘蕾在调研中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醇厚的民族风情,但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等束缚,其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瓶颈问题。
因此,在小组审议时,刘蕾建议在鼓励产业发展、资金引导、项目用地、奖励办法、培育壮大文旅产业市场主体等方面出台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参与文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此举,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肩奋斗,促家乡振兴发展
2004年,刘蕾从齐齐哈尔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了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当时乡里很穷,由于过度捕捞,他们赫哲族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渔业资源日渐匮乏,渔民们单单靠捕鱼已难以维持生计了。
就在刘蕾一筹莫展的时候,她遇到了丈夫刘昌凡。刘昌凡当时是街津口边防派出所的民警,他在街津口赫哲族乡里可是位“名人”。因为经常帮困解难、调解纠纷,辖区百姓都很信任他。
可以说刘昌凡是刘蕾创业的“引路人”。创业初期,他为刘蕾介绍上级的各种惠民政策,帮刘蕾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刘蕾也牢牢抓住了国家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帮扶的好时机,
她和丈夫刘昌凡为促进街津口赫哲族乡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两江一湖”水稻基地临江灌区工程、华能风力发电项目的立项开工以及赫哲族“依玛堪”艺术团的组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就是要带领更多的村民投身到特色产业发展的行动中来,让村民小富变大富、小业变大业。”刘蕾自豪地说道。
在过去的几年里,刘蕾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党的政策扶持,有政府的积极作为,同样离不开刘昌凡所在的边境派出所的共建帮扶。几年来,这里的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可他们与赫哲族人民的鱼水之情却代代传承。他们积极引导群众转产致富,推动渔业捕捞向养殖旅游转型,是大家的“知心人”和“守望者”。
相濡以沫,情暖边疆美名传
回想起刘蕾跟刘昌凡的感情历程,幸福中也有波折。
他们曾定过三次婚期,可都因工作而推延。2008 年初,刘昌凡和刘蕾本来就打算结婚了,可是那年刘蕾当选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地履职,刘蕾提出了延迟婚期。同年6月,刘昌凡要执行任务,他们的婚期再度被推迟。2010 年初,刘蕾原本打算两会前先完婚,可刘昌凡却主动提出延迟婚期,还陪刘蕾一起到老百姓家走访征集意见建议。终于在 2011年的夏天,他们在亲朋好友、父老乡亲的共同见证下,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刘昌凡平时工作忙,他俩聚少离多,刘昌凡内心满是愧疚。2014年9月刘蕾的预产期临近,可当时正值“禁渔期”,刘昌凡每天都要在江边执勤。临产那天,是邻居大婶紧急把刘蕾送到了医院。当大婶准备通知刘昌凡时,被刘蕾拒绝了,因为刘蕾知道那段时间他们派出所太忙了。直到产后刘蕾给丈夫打电话报平安时,刘昌凡才知道自己做了父亲。
刘蕾深知丈夫工作的不容易,他的职业意味着“舍小家,顾大家”,因为身上肩负的使命,刘昌凡很难为家庭做出更多。前些年,刘蕾经常一个人回他的山东老家,去看望刘蕾的公公婆婆,尽量为他多分担一些,也是希望他能够“轻装上阵”。当然,刘昌凡也没有辜负刘蕾的期望,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们家也先后被全国妇联评为“最美家庭”,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评为“十佳民警家庭”。
时光荏苒,37岁的刘蕾已经连续 15 年参加两会了,除了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外,“警嫂”这一称谓也让刘蕾倍感自豪。多年来,刘昌凡和刘蕾一同为赫哲族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百姓民生建言献策。
望着抽枝的绿柳,刘蕾感到了盎然的春意。15年的履职担当,让那个曾经20多岁的女孩褪去了青春的欢腾,她脚下的泥土沉淀着为民真情。今年的全国两会,刘蕾将继续为少数民族“发声”,针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农副产品加工、特色村寨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建议,把赫哲族同胞的“关切事”和“心里话”带到大会上,在实现赫乡发展和振兴的路上跑出“加速度”。相信不久的将来,赫乡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刘蕾与刘昌凡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美满。(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