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战场打不赢,是要上军事法庭、成历史罪人的。”在火箭军“杀手锏”部队,有一位“王牌”指挥员,曾在7个旅团工作过,成功指挥发射多枚导弹,入伍28年,他从普通学员成长为导弹旅长,常年在急难险重岗位一线,冲锋在备战打仗任务最前沿。
他,就是在“八一”前夕被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周勇坤大校。近日,南都记者探营打卡火箭军某导弹旅,走近这位执掌大国长剑的“硬核”旅长。
在练兵备战中,周勇坤始终把时间当成生命,在缩短部队反应时间上做创新探索。在实战训练中,他强调要紧盯强敌练兵,要对“敌人”的活动轨迹了如指掌。
在他看来,“没有敌情意识的行动,完成再好也是虚的。”
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周勇坤大校演训归来。李鸿林 摄
英雄情节幼年扎根
曾买水果罐头送上前线的解放军
周勇坤出生于滇东南革命老区,从小就在军人家庭环境中成长。父亲年轻时当过5年兵,周围邻居大多参过军、打过仗,这些叔叔伯伯从小就喜欢给周勇坤讲述战斗英雄故事,久而久之,仰慕军人、崇尚英雄便悄悄在周勇坤心中扎了根。
上世纪80年代,一些部队陆续途经云南师宗奔赴边防一线,还在上小学的周勇坤在学校的组织下上街欢送解放军,当看到解放军战士保家卫国、奔赴战场的身影,他情不自禁买了水果罐头亲手送给解放军战士,这是周勇坤第一次与中国军人的亲密接触。
后来,一些战斗英雄被请到周勇坤所在学校讲述前线战斗故事,每次他都坐前排聆听,英雄的故事便烙在周勇坤年幼心中。高三那年,军队院校到学校宣讲招生政策,周勇坤与身边好友暗下决心:立志参军。最终,周勇坤以超出重点线40多分的成绩,报考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如愿成为一名军人。
本科毕业后,周勇坤主动放弃考研机会,写下毕业申请:“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此,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又增添了一名热血军人。
周勇坤下达作战命令。
学专业甘当“小学生”
曾成功指挥发射多型导弹
入伍28年,周勇坤先后在7个旅团工作过,历任3团2旅主官,从省会城市奔赴偏僻深山,从保障后方走上对敌前沿,数易其岗。
几年前,全军首个某最新型号导弹旅组建,周勇坤赴任,在一张白纸上绘就蓝图,边组建扩编、边组训强能,不到两年就带出一支新锐劲旅;2019年,周勇坤被任命到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的某导弹旅担任旅长,他接令当天连夜交接,整装出发奔赴新岗位,甚至没来得及与妻儿道别。任职一年多来,周勇坤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练兵备战,从未缺席过任何一项军事活动,跑遍作战区所有的阵地,对每一台装备都如数家珍。
出任不同类型的导弹旅长,迥然不同的专业知识成了周勇坤的一道坎。在周勇坤看来,“专业学不好就会瞎指挥。”面对陌生的导弹型号、打击模式,周勇坤坚持从零开始,以“小学生”的心态对待专业学习。
那段时间,走进周勇坤办公室,常常见到他趴在地上研究电路图。为研透导弹武器不同发射指挥模式,他连续几天拉着旅里的导弹专家“开小灶”,对着流程图一点点学,带着导弹号手一遍遍练。凭着这股劲,周勇坤仅用短短3个月就填补知识空白,成为该型导弹的“明白人”。
旅里再次迎来导弹换型,周勇坤三请院校专家来旅授课,四赴航天厂家跟班见学,研制仿真训练装备,开发“军事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建成模拟训练、VR、基本功、专业原理深化等训练中心;创新组训施训方法,探索推开模拟苦练、实装精炼、技战融训的路子,建立起导弹专业技术训练规范,订单式培养导弹测发控号手和指挥员,大大缩短了战斗力生成周期。
“只有人人都成为导弹武器的“明白人”,上了战场才能打胜仗。”周勇坤说。
导弹腾飞。李鸿林 摄
紧盯未来战争
抢时间就是抢战机,抢战机才能保打赢
走进周勇坤的办公室,除了他身后的中国地图外,还有一副作战图十分显眼,上面标注着各种图标符号,代表着部署点位和火力覆盖范围等要素。
“指挥员要紧盯未来战争。”周勇坤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未来战场作战力量多元、作战空间多维,这更要求我们要知己知彼,培养一种超视距思维,开拓新视野、善用新工具、巧用新方法。
这个作战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训参谋黄宗荣说,有次他发现图上的标注和上次去看时不一样,旅长解释说,随着装备升级,上面的火力打击标注也要及时更新。
去年部队参加全军重大演习任务归来,他及时组织部队检讨反思,并将任务中关于火力突击变化部署点位变更等最新情况,悉数标绘在了作战图上,近一年来,周勇坤的作战图越来越旧,但内容却越来越多。
对此,他有自己的认识:心中有方向,练兵的行动就不会有偏差,眼里有敌情,备战质效就不会有落差。
一次对抗比拼,导弹转载任务进行复盘总结,发射六营导弹转载用时比正常用时多出3分钟,扣了分数。营长提出质疑:“此次导弹转载是在战标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未影响任务进程,为什么要扣分?”
“你们此次转载任务虽然是在战标时间内完成的,但在这多出的3分钟内我们就可能暴露在敌人的侦查中,增加被敌精确打击的可能性,这种后果是我们无法承担的。”周勇坤说,在战场上,抢时间就是抢战机,抢战机才能保打赢,只有平时训练严一分,战时胜算才能多一分。
听了旅长的话,营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组织官兵围绕战斗力标准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教育大家工作标准有时并不等于战时标准,要将每一项行动都无缝对接实际作战流程,任何细微的误差、粗放的动作都会导致作战行动的失败。
演训场上,周勇坤带领官兵重温入党誓词。李鸿林 摄
严抠作战细节
司机夜训开车灯被批评,暴露行踪意味行动失败
在一次演练中,扮演“蓝军”敌特的作战保障营上士秦跃举无所获,尽管先后几次掌握“红军”位置,仍让“红军”逃之夭夭,他坦言:“现在的“红军”不好逮。”
天然植被全覆盖、车辆变形伪装、机动行军除痕…官兵练就的“隐身术”屡次在演练中派上用场,真正做到来无影、去无踪。然而就在半年前,他们却因为一道轮胎印被旅长周勇坤当场“点名”。
“旅长顺着轮胎印就端掉了一个营!”在去年一个雨夜发射三营完成火力突击后迅速进行转换,发射车在泥泞的道路上飞驰,留下一道道显眼的“泥印”,现场督训的周勇坤顺着印记找到了他们。
“一个偶然因素、一个不起眼的疏漏,都可能成为敌人的突破口,处理不好细节就会输掉一场战争。”复盘总结会上,周勇坤的一席话引发官兵的思考:演练不是演戏,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严抠每个细节。
三营营长高明明也检讨说,“以前大家伪装时忽略了细节,现在看来战场上任何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都将决定战争成败。”
一道轮胎印的教训迅速在该旅掀起了一场“思想风暴”,官兵纷纷围绕实战细节进行剖析:“车辆伪装网支撑杆颜色与环境不一致,达不到伪装效果”“阵地伪装与周边植被不协调”“清除了车辆的轮胎印痕,也要对使用后的发射阵地进行还原”……
数条与实战要求不符的细节隐患被列入整改清单,20余项改进措施除旧布新,接受战场检验。时隔半年,发射三营再次参加实兵实装演练,这一次他们严抠作战细节,占领阵地后迅速进行天然植被伪装、设备展开全程微光、机动行军洗消车伴随“除痕”,完成多波次火力突击任务,行动全程“悄无声息”。
在一次实兵实装演练中,正值夜半子时,发射车途经一段狭窄的山路时,司机心中不托底,打开了车辆大灯。这一举动被前来督训的周勇坤看在眼里,当即要求关闭车灯,并对他提出严肃批评。
“陌生地域,狭窄路段,为了避免发射车出事才开了大灯。”复盘会上,司机解释道。对此做法,周勇坤提到,夜间训练本就是锤炼官兵微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若是担心出事故保安全就开大灯行驶,不仅失去夜间训练意义,更暴露出官兵敌情观念的淡薄。
“夜训不是白天的‘克隆’,它有自己的训练重点和训练价值,我们必须从实战出发抓好夜间训练,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周勇坤在强化敌情观念上提到,暴露行踪就意味着行动失败,安全更是无从谈起,在训练中大家要努力克服“掩耳盗铃”的情况,求真求实提升打仗能力。
周勇坤检查装备伪装情况。 刘明松 摄
金句:
·只有平时训练严一分,战时胜算才能多一分。
·抢时间就是抢战机,抢战机才能保打赢。
·不与战位“零距离”,就没有备战高状态。
采写:南都记者 潘珊菊 通讯员 李永飞 李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