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话剧、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定制剧目《隔离》在国庆期间登陆广州。该剧是由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的是两个离婚多年的男女,被突如其来的疫情“隔离”在了一起,他们开始审视对方,甚至这一段关系。
话剧《隔离》海报
近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话剧《隔离》女主角宁远,与这位多才多艺的女主角进行了深度对话。在她看来,主持人可能是她最合适的职业,但是话剧给了她自由和新生。遇到《隔离》这部话剧,让她深刻感受到,可能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带来伤痛,也足以让我们看见心中的力量。
话剧《隔离》剧照
更享受做话剧演员的时光
南方日报、南方+:你为何会选择演话剧?你还有其他身份,比如主持人、服装设计师,可以谈谈你的故事吗?
宁远:这些年,我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尝试,一开始也没有想过往话剧这条路走,在大学里就是比较感兴趣。大概6年前,我出演了一部话剧《情书》,在成都上映了七八场。碰巧有一场,话剧《隔离》的导演去看了,记住了我,并萌发了一个想法,希望找机会和我合作,让我来演。所以当导演拿到《隔离》这个剧本的时候,他看完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出演。我十分欣喜,甚至有些意外。
我个人一直对舞台表演比较期待,但是和之前做主持人,站在台上,又截然不同。做主持人,感觉是在演一个更好的自己。但是话剧表演会更自由,是完全成为另外的人,甚至放下了自我,或者说,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我。如果要我在主持人和话剧演员二者中挑选,我会更享受做演员的时光。
就好比我从事服装设计,原因也很纯粹,就是喜欢。大学我选择了主播专业,后来当了主持人,其实也挺适合我的,但是我没有特别热爱。当了多年主持人后,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该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话剧《隔离》剧照
抱着学习的心态进入剧组
南方日报、南方+:是什么吸引你出演话剧《隔离》的?
宁远:《隔离》讲述的是两个离婚多年的男女被突如其来的疫情“隔离”在了一起,于是两人有了一个半月的共同生活,在这一个半月里他们从抱怨到交涉,从交涉到交流,从交流到沟通,在这个过程里,他们重新审视这一段关系。
整部剧比较吸引我的是,它其实不是在单纯讲“疫情”,而是在讲疫情这个大背景下,一对平凡男女的关系。编剧根据当时真实发生的事情,作为素材进行改编的。
该剧的重点是在探讨“关系”。我一直对这种探讨婚姻的各种关系的话剧,比较感兴趣。像之前的电视剧《婚姻故事》《革命之路》,我都挺喜欢。
这次《隔离》的话剧剧组,在行业内非常专业。编剧李健鸣长期从事德语教育和翻译工作,曾是林兆华导演的戏剧顾问。导演李亭是国家一级编剧、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发起人,曾任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曾多次获得文华编剧奖、中国话剧金狮奖。
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进入剧组的,想看看真正运作一部话剧,是怎么样的。
从剧中角色看到人性的力量
南方日报、南方+:剧中的女主是一位离婚的女士,你如何去诠释这种,与离异丈夫触不可及又别样的熟悉?
宁远:如果不是亲自参与,很难理解排一部话剧的不容易。我不是那种一来就可以上手的演员。拿到剧本来回读几遍,分析要扮演的人物和与她有关的一切,把一万多字的台词背下来,这才能勉强和男主搭起来。
作为演员,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首先完成编剧和导演规定的动作。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我完成什么,我就完成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创作和发挥。
根据编剧导演的设定,话剧《隔离》的女主角,是一个大众化的女性。她很普通,并在婚姻生活中被磨掉了身上的锐气,由于生活的不顺,带着很多的怨气。她对前夫的怨念在于,他们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她觉得自己是婚姻的失败者,受了伤。所以当前夫和自己,由于疫情同在屋檐下隔离的时候,她或多或少还带着那种怨恨。
他们都已经离婚十年了,因缘巧合之下,又开始天天朝夕相处,女主角慢慢地,就放下了过去的一些心结,在心理上完成了一次成长。她既原谅了丈夫,也原谅了自己。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成长和内心的松动。
南方日报、南方+: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他们最后的和解?这种感情的微妙变化,是否也给你以触动?
宁远:话剧的最终,并没有交代这对隔离当中的男女结局。观众并不知他们是否完全和解,是否复合,是否放下。其实,更像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他们肯定是放下了当年放不下的一些纠缠。这种和解,来自内心。就是我刚刚说的那个内心的松动。
时间,可以说是良药,十分奇妙。他们已经离婚十年了,十年后再见面。就算有再多的气,其实也随着时间烟消云散了。时间真的会改变很多东西。
另外一个原因,就不得不说,这次遇到疫情后一起隔离的这个极端的环境。就一般夫妻离婚了,过了十年,谁还会在屋檐下一起生活呢?但是疫情改变了一切,他们甚至一起生活了两个月。
就是这种被动的被关在一个房子里,就算再不济,总得吃饭,也要说说话吧,每天也得见个面吧。
过了十年,两人已经可以比过去更心平气和地去重新审视对方。
话剧里其实还是存在冲突。因为人和人的性格差异,都会导致矛盾的产生。但是处理矛盾的方式,可能和以前不一样了。这部话剧其实并没有给观众一个很明确的方向。就好比,我觉得人的生活,都是由无数个“此时此刻”构成的。就此时此刻,其实也是“永远”。
话剧的结局反而显得不是很重要,两个人的结局不是说非得在一起,也不是说就一定分开。话剧展示更多的是当事人的“成长”给观众。
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我们做了什么事不重要,通过这件事情后,我们自己,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话剧《隔离》剧照片
话剧之外享受阅读
南方日报、南方+:你在疫情期间是如何度过的呢。疫情对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
宁远:疫情期间还好,我个人没有经历这种极端的案例。我本身比较宅,喜欢待在家里,疫情给了我一个特别好的借口,宅家里,完成书稿。我可以安心写书。去年我还出了两本书。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也很难抽出那么长的一段空闲,来专心做文字工作,所以我还挺怀念那段时光的。
南方日报、南方+:你现在做着很多事情,无论是演员,还是其他的身份,势必要占据一大部分的时间,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你是怎样来分配这个时间的?或者是如何来平衡的?
宁远:这次到广州,话剧《隔离》连着两场演出,对身体是个考验,恐怕演完也没精力写作业了,这会儿坐在咖啡馆提神,顺便也把作业写了。
感觉不管做什么,到最后拼的都是体力。每次和读者聊天都会有人问我如何管理时间,怎么有精力做那么多事。其实这个问题特别不好回答,我总不能只说,因为我身体好。似乎有点敷衍。
一个事实是,我喜欢显摆,做了什么都忍不住拿出来说,而且做的又都是面子工作,也适合拿出来说,所以给大家造成一个假象“她做了好多的事情啊”。
其实很多人比我还忙,只不过他们忙在暗处。有一天在酒店,我路过东伯的房间,也就我们话剧的男主演。我看见他画的一幅画,真的是把我震住了,他演完戏就把自己关在房间画画!我说怎么没看见你发朋友圈展示你的作品啊,我从来不知道你会这个,完全是专业级别了。结果他“嗨”一声说,有啥好发的呀,自己图个乐呵。他还临帖呢,出个差把笔墨纸砚都带着。
【记者】沈丛升
【通讯员】杨小金
【作者】 沈丛升
南方探针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