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题为《中国式相亲价目表》的报道火了。新闻以北京、上海多个公园相亲角见闻为主线,呈现了长期活跃在“公园相亲界”的父母为子女择偶开出的各种条件。在这个隐秘江湖,婚姻被分解为户籍、房产、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等一项项指标的权衡与博弈,一切都可以明码标价,并由此形成了现实而残酷的“鄙视链”,无论是处于链条的哪一位置,看不起低于自己的阶层,渴望与同阶层或更高阶层联姻,成了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无法撼动的执念。
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这种观点已经被不少人所接受和信奉。而在当下,面对高企的房价,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失衡的医疗资源等各种现实问题,婚姻也不再仅仅是家庭的事,而上升为阶层之间的社会地位联合与资源共享。在这其中,焦虑感和恐惧感最为强烈的当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产阶层,他们既渴望巩固和提升现处阶层,又对自身阶层可能下滑忧心不已,对低于自己的阶层上升的渴望和实践保持足够的警惕。婚姻,在这种考量下被赋予了巩固阶层地位的重大使命,表现在对子女的择偶标准上,就是一条条严苛到不近人情的标准与规定。
这种实质为通过婚姻转移和消解中产阶层焦虑感、巩固和提升自身阶层地位的“中国式相亲”,在被打上“门当户对”的美丽标签后,确实更容易彰显父母们的苦心与温情,让人即便不能赞同,也不忍过于指责。然而这些为子女们相亲的父母们犯了两个大忌,不仅将子女的婚姻完全变成了一场算计和交易,也彻底暴露了其物化婚姻的功利心理。
一是对“门当户对”的理解过于狭隘和迂腐。户口、学历、有无房车等物质条件确实能部分反映出两个人的成长环境与家庭背景,但这些远不是“门当户对”的真正要义。因为物质基础是可以改变的,一个家庭背景一般、无京沪户口、学历不高、无房无车的年轻人,通过自身努力也完全可能从无到有,走向更高阶层;一个各方面物质条件卓越的人,也可能瞬间一无所有。真正的门当户对,起码还应包括两人共同的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契合。只有这些早已根植于灵魂的精神内核,才是一个人性情、阅历、心态、追求的反映,而这些,才是决定了一个人最终能否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性因素。
二是片面强调“门当户对”(还是理解错误的),而忽视了感情基础。身处现在社会的人们,尤其是适婚男女们,早已过了靠荷尔蒙行事的年纪,对婚姻中物质的重要性了然于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婚姻并不需要感情基础。即便是再强调物质的现实男女,也不得不承认即便不是唯一和先行因素,感情在一桩婚姻中仍占据和物质同等重要的地位。现实中,因感情问题分道扬镳的夫妻,绝不会比因“贫贱夫妻百事哀”而分手的夫妻少。而在报道中的“公园相亲”里,我们看到的是清一色的父母们将“门当户对”视为婚姻的先行条件,对不符合硬件标准的对象毫不留情地淘汰,无疑人为剔除了有可能与自己子女情投意合的对象,也让婚姻“因爱而结合”的主旨彻底变成了两个家庭和阶层物质条件的算计与交易。
“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是中产阶层父母们在安全感缺失、焦虑感爆棚的心态下,试图以子女婚姻为筹码,维持现有阶层地位和生活方式的无奈之举。可以理解,但无法苟同。自身阶层地位的巩固和提高、子女的成功,只能依靠个体的努力奋斗,而不能附加在婚姻之上。消除功利色彩,提倡精神层面的共鸣,追求有感情的婚姻,才能还婚姻本来面目,才是尊重婚姻、对子女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