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思进 图∣网络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我曾写过一篇名为《古装片之“趣”(一)》的文章。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我这样表示:“以后还有很多‘趣’,我将陆续写出来,以博大家一乐。”
一晃13过去了,我的续集才姗姗来迟。
1
由于非常喜欢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歌,我常常遗憾中国鲜有以唐宋诗人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电影和电视剧。真搞不懂为什么关于宫斗特别是清朝宫斗的影视那么多,而关于唐宋诗歌的影视却那么少?
好不容易找到一部以杜甫为主人公的电视连续剧《大唐诗圣》,却连第一集都看不下去。
有网友戏称,这部拍摄于2006年的电视连续剧竟然拍出了八九十年代的沧桑感(在我看来,这应该是指画面质感较差);也有网友认为它故事情节单薄,人物脸谱化严重,一些诗句呈现的方式很生硬……
当然,这些对于一个热爱唐宋诗歌的人来说还不算什么,然而常识性的错误却令人无法忍受。
在《大唐诗圣》第一集中,李白和杜甫相遇在黄河上的一艘船上。估计是为了表现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朝最伟大的诗人的伟大相遇(用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的话来说就是“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编剧和导演让他们互不认识时便已相互仰慕,而一见面更是如遇故人知交,你一句我一句地吟起了对方所写的诗……
若说彼时32岁的杜甫对43岁的李白较为了解并仰慕已久,我表示认同,因为此前李白早已名动天下,达到了使人们难以企及的境界;但若说当时李白会对一个小他小11岁且与之相比算是籍籍无名的小年轻仰慕已久,打死我也不相信。
这还不算什么,未必是绝对的“硬伤”,并非一定不能忍受;最难忍受的是,李白看到写在纸上的一首诗便猜出了那是杜甫的作品。
而这一首诗,竟然是《绝句四首(其三)》,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一首。
其实,《绝句》是杜甫寓居成都时的作品,写于安史之乱被平定后的764年,此时杜甫已经52岁了。
编剧和导演犯这种常识性错误,实在是不应该,不管是他们有什么理由。
2
其他类型的古装历史影视,常识性错误更是比比皆是。就以我最近看过的一部关于明朝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惊变录》为例来说。
堂堂的朝廷重臣,对皇帝、太后、皇后自称老臣自然再恰当不过,对王爷等皇室其他重要人物自称老臣也说得过去,但对作为同僚的其他官员乃至太监都自称老臣就很滑稽而且要命了——说得严重一点,对其他官员和太监自称老臣就等于是将对方当做皇帝对待,在那个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时代都够得上杀头之罪了。
其二,剧中的瓦剌(蒙古族的一支)太师也先在说起被其俘虏的大明皇帝朱祁镇时一口一个“英宗皇帝”,让人笑掉大牙。
要知道,朱祁镇同志庙号“英宗”,后人称之为“明英宗”。何谓庙号,是庙号是东亚地区(主要是中国)君主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跪拜的商朝。也就是说,皇帝死了才会有庙号。
那时,朱祁镇同志还没有死——他还要再活15年才会死,自然也就没有庙号。而编剧和导演居然让也先同志未卜先知,提前15年知道了朱祁镇同志的庙号,岂非可笑得很?
……
由此可知,拍历史剧一定要慎重,写剧本前有必要复习一下历史,千万别不懂装懂,否则只能贻人笑柄。
写于广东佛山
读高中以前,我特别爱看古装片——主要是指古装武打片——喜欢那种飞来飞去、刀光剑影和恩怨情仇的快意感觉。后来,随着欣赏能力的慢慢提高,对古装片就渐渐失去了兴趣。但是,我还是经常看看,挑挑毛病,看看有哪些可笑之处,供茶余饭后作谈资。经过长期观察,我找到了一些非常值得玩味的地方,不说它是“俗”,且称之为“趣”。
如果男女主人公素不相识或者不甚熟悉,那么他们见面时一定是这样的镜头:两个人先是目不转睛含情脉脉失魂落魄,接着一不小心扑到一起摔在地上满地打滚搂搂抱抱,最后站起身来整理着装互相凝视一见钟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远的不讲,说个最新的,如陈坤和刘松仁主演的古装电视连续剧《争霸传奇》里范蠡和西施的初次见面,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场面。在我想来,范蠡那么聪明的人,西施那么美丽的人,他们一定有一个动人的认识过程,不料他们的相识竟然也是如此俗套,如此火暴,如此狼狈,让人觉得很是滑稽。
我真搞不清,为什么很多电视和电影都喜欢设计这样的情节呢?男女主人公见面就一定要一不留神绊在一起,同时摔倒,满地打滚,相互搂抱。我估计编剧和导演这样安排是为了让男女主角增进感情,或者从视觉上讨好观众。但我觉得,以这种方式增进感情未免过于牵强。如果纯粹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视觉需要,那还不如转移到床上去呢。这样的镜头太多了无疑会让人反胃。难道中国的电视和电影就这样缺乏想象力吗?难道古人见面只会用这种千篇一律的方式吗?
我想,很多人可能都喜欢李连杰主演的古装武打电影《黄飞鸿系列》。这部电影对主角之间恋爱就处理得很好,不做作,很有生活味道。试想一下,如果黄飞鸿和十三姨见面也按照这个程序进行:十三姨夫和黄飞鸿正在眉目传情,黄飞鸿一个不小心,脚底一滑,扑到十三姨身上,两个人同时摔倒,相互拥抱着来了个就地十八滚,接着黄飞鸿抱着十三姨一个鲤鱼打挺,腾空而起,鹞子翻身,最后两人安然着地,接着继续缠绵。要真是这样的话,岂非让人笑掉大牙?黄飞鸿那么好的身手,如果他不是在和人打斗时竟然会脚下不稳而摔一跤,那他还是黄飞鸿吗?
此为第一趣。以后还有很多“趣”,我将陆续写出来,以博大家一乐。
2006年10月28日
写于江西新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