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好久没推恐怖片了。
今天这部,值得细说。
有人说它是今年恐怖片最佳之一
有人,说它是“尺度加强版”《隐秘的角落》。
加强多少?
Sir觉得,至少3倍:
《无辜者》
The Innocents
来自挪威,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海报就是满屏“北欧风味”
克制、冷冽、灰暗。
倒吊的女孩,倒置的世界,摇摇欲坠。
再看远方。
乌云来袭,黑云压城。
谁吊着她?
又是谁笼罩着她目之所及的天空?
眼下,没有一个“无辜者”。
01
和《隐秘的角落》一样,《无辜者》也讲少年的恶。
两者同样克制高级。
不同在于:
前者的克制,更多碍于审查,将罪恶包裹在悬疑剧情里;
后者,则轻轻掠过罪恶本身,着重描写细腻的情绪。
情绪,力敌万钧。
真实眼泪的惊骇,童年生活的深洞,心理世界的幽暗与裂变,在导演的镜头下不动声色却又排山倒海。
《无辜者》的故事从三场离奇的凶杀案开始。
导演可谓“轻描淡写”。
一个中年男人正在家里做饭。
突然想起什么?
鞋都没穿,出门,来到天桥。
拿起一块砖头,有节奏地敲击桥体,嗒、嗒、嗒……
然后对着路过的金发男孩——敲。
单身母亲正在客厅看电视。
听到窗外好像有什么?
一转身,吓掉自己半条命。
面目狰狞的“小恶魔”,拎着一只死掉的兔子,正直勾勾地盯着她。
关键是……
它,怎么穿着女儿的衣服?!
惊吓之下,她本能地拿刀刺向它的身体……
晃眼。
“恶魔”流出的,是女儿的血。
第三案,Sir不剧透。
就说案发后一个场景,足够让你脊背发凉:
小男孩晚上嘴馋了,溜到厨房找吃的。
此时镜头一沉——男孩妈妈的尸体,躺在厨房角落。
这三起案件,看似没有关系,但都和这个男孩有关。
男孩叫本杰明。
挑明了说,他就是凶手。
他是恶童,是杀人犯没错,然而诡异的是,如果你报警指认他,警察也不会抓他。
——这几个人的死,的的确确都不是他“动的手”。
他如何做到的?
以及,他为什么做?
02
小孩能怎么作恶呢?
导演脑洞大开: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小孩,有超能力。
意念移物、感应、操控……这都是初级的。
再大胆一点
如果这些熊孩子,在大人不知道的时候,用超能力“掐架”……
是什么场景?
用它来杀人呢?
回到男孩本杰明。
不知哪天起,他突然发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光靠“想”就挪动一样东西(是谁监控了Sir的童年)。
于是他四处向小伙伴们展示。
谈不上炫耀,就是觉得好玩,还可以顺便交新朋友。
从瓶盖到石块。
对,他能控制的东西变大了。
“恶”在成长。
解释这种变化,首先得先了解本杰明这个人。
要说他是谁
绝非天生恶人,只是一个普通的,渴望被关爱和重视的孤独小男孩。
大家在操场踢球,被欺负的总是他。
回家吃个饭,妈妈嫌弃他。
爸爸?
不好意思,没有。
难得凭借“超能力”交到新朋友,可太阳下山后别人家都有爸爸妈妈叫他们回家吃饭。
唯有他孤零零。
回到家他也会习惯性叫一声妈妈,当然没人应。
注意看,他随意踢了地上一样东西。
妈妈乱扔的打火机。
多少说明这个母亲的不称职。
本质上,超能力在这部电影里,不是一种花里胡哨的噱头,而是本杰明的怨忿外化成的恶意和武器。
怨忿积攒得越多、 越大,能力越强。
而当这种不知来由的力量附着于一个孩子身上,会发生什么?
从偶尔的失控。
到习惯性爆发。
最后,只有彻底被“力量”所吞噬。
这便是《无辜者》高级之处——情绪的具象化。
“超能力”就是情绪,而情绪,没有善恶之分。
当我们继续走进小恶魔内心,会发现另一面。
一个细节。
每当本杰明的怒意消散,他内心的柔软总是第一时间复苏——跟我们所有人一样。
对着妈妈悔恨自己的作为,惶恐落泪。
用冷毛巾给妈妈冷敷。
可惜。
在他学会分辨善恶之前,情绪早已牢牢控制住他。
因为,情绪似乎可以解决一切烦恼。
有人骂我?
我用更凶的“情绪”,打倒她。
有人忽略我?
我用更痛的“情绪”,提醒他。
一把由怨怒、嫉妒、自卑集合而成的火焰,正在迅速地淹没着他……
怎么办?
他还能回头吗?
03
本杰明最亲密的小伙伴,叫伊达。
伊达和本杰明正相反。
——她从小就游走在“恶”的边缘。
伊达有个亲姐姐,自闭症患者,智力停留在两三岁,不会说话,没有常人的痛感。
伊达常常捉弄这个跟自己不一样的“怪人”。
无聊了掐一下。
又怎样,反正她不知道痛。
父母对姐姐格外关注,这让伊达觉得自己倍受冷落。
伊达没有“原力”。
这些“小恶意”就是她寻找存在感的方式。
一段画面,看得Sir脚趾紧绷
趁爸妈没注意,伊达把碎玻璃渣放进姐姐的鞋子里。
姐姐不会喊痛。
但她的反应,却让屏幕外的我们,更痛。
这便是克制带来的惊悚——痛感,无需用血浆去激化,你自然会忍不住想象。
伊达身上散发着一种无意识的恶。
她和本杰明有相似之处。
都被忽视,都很孤独。
尤其她初来乍到,一到新家,她就开始远眺,想逃离;在楼下公园玩,远眺飞机,也是想逃离。
不同在哪?
伊达没有超能力,但她至少拥有一对合格的父母。
到了饭点,妈妈会打电话叫她们回家。
即使姐姐的病情特殊,父母也从未想过要放弃;
还有一段温馨的对话:
刚认识本杰明的时候,伊达就跟爸爸说过自己有个小伙伴能“隔山打牛”(用意念弹开瓶盖),爸爸不会相信,但也没有“揭穿”她。
家人给予伊达的爱和耐心,让她比本杰明更能自我省思。
比如她两次折返回“命案现场”
那是她离别人的痛苦、死亡最近的时刻。
还有,两人最大的区别
伊达亲自体验过“疼痛”与“死亡”。
反观本杰明。
肉体的痛苦对他来说太过抽象。
痛苦只有在具体到感官时,才最容易被孩子们理解、共情。
所以他才会在自己被轻视、被背叛、被抛弃的痛苦中难以自拔,不自禁地把自己描绘成全世界最无辜、最单纯的人。
对,这部电影的主题词——无辜、单纯(The Innocents)。
谁是“无辜者”?
世俗概念里,孩子们最纯洁。
可电影恰恰以孩子为主角,营造出真正的“细思极恐”:
纯洁、无辜、邪恶在这些十来岁的孩子身上浑然一体、骨肉连筋。
不止。
还有更“恐怖”的。
04
片中最后,也是唯一的“高潮”。
小屁孩之间的“原力大决战”。
决战过程Sir不细说,就说开头和结尾。
开头,源于一次提问。
意识到本杰明的危险后,伊达向妈妈求助。
妈妈只说,要告诉大人。
伊达不死心:那如果我变成大人了呢?
妈妈:也许你可以自己解决。
行,说干就干。
出发之前和妈妈拥抱,跟姐姐和解(尽管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生闷气)。
此时,她的“原力”也终于出现了。
焦急中第一次涌现出了超常的力量,用意念震碎了脚上的石膏板。
结尾?
一切如此荒诞,一切又如此合乎“常理”:
小孩的视角里,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生死之战;
在大人的视角里,他们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边是惊涛骇浪,一边平静如水。
批判,在可爱又血腥的错位中悄悄流露:
孩子们的恶,滋长于大人们的傲慢、忽视、冷落的阴影下。
大人错过的可不止这场大战。
深夜。
孩子们看到门外的阴影,就像是魔鬼的爪子。
这恐惧,大人没看见。
白天。
孩子无意识地“施展”自己的原力。
这异象,近在咫尺的妈妈没看见。
如果你认为这种错位只发生在孩子与大人之间。
那又想简单了。
无论今天的《无辜者》,还是两年前的《隐秘的角落》。
它们之所以担得起某种“最佳”的称号。
那是因为:
孩子。
从来只是成人世界最诚实的“魔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C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