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在电视上追着看造火箭。”在暑期一众古装大剧的冲击下,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以下简称《那些年》)在北京卫视播出后收视亮眼,稳居52城收视率前三,最高排名第二。
今晚,这部讲述那个年代的电视剧即将迎来大结局。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也采访了制片人、导演等幕后主创,探究这部剧的热播之迷。
剧照
《那些年》聚焦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防建设事业,围绕“两弹一星”的科研历程讲述了张利军等怀揣理想抱负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义无反顾地来到大西南,积极投身国防建设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有浓厚的四川元素,故事背景就发生在四川,并在“两弹一星”研究基地之一的四川绵阳实地取景,当年邓稼先工作的防空洞也首次在荧屏上出现,而剧中制造导弹、火箭零部件的工厂也选在了曾经生产榴弹炮的工厂旧址。
剧照
铁佛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自己是四川人,曾经在中国科学城四川绵阳生活工作了十年,对大三线的接触和感知会比一般人早,而且很多三线内迁的企业,当年在西南地区都是家喻户晓的事。以往的故事比较悲情,但就这段记忆来讲,有很多东西是令人感动的。
剧照
比起古装、玄幻、青春等市场常见题材,《那些年》在市场上则是不折不扣的“非主流”,当观众将目光聚焦在这部“非主流”电视剧上时,“三线精神”的意义在新时代建设时期变得更加宝贵。导演韩晓军认为,故事已经成为历史,但“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却永不过时。
剧照
制片人铁佛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在电视剧播出时间,他曾听到经历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退役老兵看这部剧感动落泪,“电视剧唤起的,是属于全体中国人们的共同记忆,更是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