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皇帝远,刁民土匪多。在旧中国,土匪是层出不穷的,他们有一个历史久远的别称,唤作“梁山好汉”,是一群落草为寇的民众。
这些人当中,有的确实是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这部分人因为自身流离失所,想通过“劫富济贫”活下去;有的则是因为自身好吃懒做,想要占山为王,作威作福、鱼肉百姓。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如何招安土匪,如何在剿匪斗争中对各类不同土匪实行不同的政策,让考验挽救的那部分土匪,回到普通的劳苦大众中去,通过自力更生,过上新生活,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成了重中之重。
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很多人都是出生于农村,包括毛泽东主席,他们长期从事农民运动,擅长打游击战,对乡下的土匪尤为了解。
在建国的剿匪斗争中,解放军一共剿灭了260余万土匪,而毛主席的一生,对其中的6个土匪特别关注。
其一是彝族的龙云父子。“云南王”龙云在香港声明反蒋拥共,但他的儿子龙绳曾被任命为昭通警备区副司令员之后,竟然又暗中与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相勾结,成了国民党的“滇东军政长官兼滇黔川康剿共总司令”。
龙绳曾是个纨绔子弟,新中国成立后,依旧不改旧社会的恶习,在云南鱼肉百姓,惹得那里的人民群众怨声载道,而后又勾结国民党,发动叛乱,被解放军枪毙,之后,毛主席派龙云亲自回云南处理此事,龙云经过一番调查,大义灭亲确认了儿子龙绳曾的罪名。
其二是藏族匪首项谦,解放军一直在给这个少数民族的匪首做思想工作,希望他归顺共产党,毛主席曾经感慨,诸葛亮是七擒孟获,解放军是九擒项谦。
事实上,解放军进剿前一共对项谦进行了17次劝降工作,直到进剿后,又对他进行了最后一次劝降,前前后后加起来共劝降18次,真可谓煞费苦心。
事情是这样的,建国初期,18军将要进军西藏,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宣扬“共军要杀藏族”的谣言,毛泽东主席从全局考虑,认为,“即使打了胜仗也伤民族感情”“会陷自己于被动”,特地叮嘱解放军,要对匪首项谦采取和平方式解决,不可擅自兴兵,必须慎之又慎,免得引起矛盾,影响大局。
共产党争取更多少数民族部落的良苦用心,并没有白费,解放军进军西藏剿匪后,对抓住的11个项谦的亲信进行了宽大处理,在这些人的劝说之下,项谦最终投诚。
后来,还当了尖扎县县长和黄南自治州副州长,为共产党紧密团结少数民族部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三是与红军作对的井冈山匪首萧家璧,对于这个杀人如麻的恶魔,毛主席点名“一定要活捉”,最终,萧家璧被中国人民解放军142师将其活捉,在遂昌公审处决。
其四是亦官亦匪的“湘西王”陈渠珍,毛主席认为,匪首陈渠珍有功也有过,应该先耐心劝降。最终,匪首陈渠珍投诚。
毛主席曾专门宴请并召见他,后来,还特地亲自批示救了他一命。
而本篇文章,我们要重点为大家介绍的是其中的两个女匪首——游击队之母赵洪文国和女孟获程莲珍。
这两个匪首比较特别,首先,她们是女匪首,其次,她们都不是汉族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游击队之母赵洪文国
赵洪文国出生于1881年,是辽宁省岫岩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哨子河乡红旗沟人,满族,原名洪文国,因为丈夫姓赵,又称赵洪文国、“赵老太太”。
她的一生,颇为传奇,人称“双枪老太婆”、“游击队之母”、“民族之母”,海内外的许多名人都知道赵洪文国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赵洪文国的儿子赵侗参加了抗战,是著名的抗日英雄。
赵洪文国本人,也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无数的努力,河南的“太行山光复军”,河北的“国民抗日军”,参与组织创建者的名单上,都有赵洪文国的大名,甚至于辽南的“少年铁血军”,以及“晋察冀游击纵队”,赵洪文国都是赫赫有名的领导者之一。
据说,赵洪文国的枪法非常好,她有两支盒子炮手枪,两支枪都随身携带着,战斗的时候,赵老太左右开弓,弹无虚发,几乎每一颗子弹都能打中一个日本侵略者,敌军因此闻风丧胆。
赵洪文国也因此被附近乡村的人民群众称为“双枪老太婆”,跟着加入到她的抗日队伍中去
1932年的春天,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侵华战争,无数中国民众在“九一八”事变后奋起反抗,保家卫国,年近花甲的赵洪文国更是不甘人后,她毅然决然地变卖了家产,为义勇军的抗日活动提供经费。
赵洪文国和她的第三个儿子赵侗,显然都是毫无保留的抗日先锋,他们甚至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作为抗日武装队伍的指挥所和交通站。当时的赵家,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手中有16间房屋,原是当地的有钱人家,衣食无忧。
然而,赵洪文国却毫不贪图个人享乐,在民族大义面前,她带领全家,和几个儿子不遗余力地为抗日事业做贡献,无论是钱财还是生命,赵洪文国都置之度外,其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在战乱中,赵家堡子小学不得不解散,为了抵制日本的“奴化”教育,赵洪文国的三儿子赵侗却努力恢复教学,他坚持给当地的孩子们教授国语的教材。
赵侗教育孩子们,要热爱国家,勇敢抗战,无论何时何地,面对怎样的困难与诱惑,都不能当亡国奴。
在赵侗的努力下,赵家堡子小学的师生们,一个个也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抗日的先锋。
而此时,具有强烈爱国意识的苗可秀,在安顿好家人之后,也来到了赵老太太家中,他与赵侗一起参加了邓铁梅组织的抗日武装,指挥所就设在赵老太太家。
1933年,在赵洪文国和二儿子赵连俊的帮助下,来到赵家的白君实和刘壮飞组建了抗日战争“别动队”。原本属于邓铁梅组织的抗日武装队伍的赵侗和赵伟,也加入到了“别动队”。
1934年,由于抗日的需要,邓铁梅组织的抗日武装队伍中的苗可秀也离开了邓部,返回赵家协商“别动队”改组。
就在这一年的2月份,“别动队”改名为“少年铁血军”,队伍很快发展到了500人,达到了基本部队的人数。
所谓“少年铁血军”,顾名思义,是赵洪文国组织的以少年为主的抗日武装队伍,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永远都是进步思想的代表,火热的青春终将献给祖国和人民。
“少年铁血军”也被称为学生军,他们主张:采取全民革命之手段,收复东北,振兴中国。
在“少年铁血军”的参与者中,中学生占比最高,约250人,占了“少年铁血军”的一半人数,而大学生和小学生各占十分之二,显然,这么多少年参加抗日战争,与赵侗当年在各大学校的爱国宣传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十分之一的农民也参加了赵老太太组织的“少年铁血军”。
那么,赵洪文国在“少年铁血军”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她又为“少年铁血军”做了哪些贡献?
首先,“少年铁血军”是在赵家组织的,赵洪文国自然是发起者,这支抗日武装队伍的重要军事会议由赵老太太负责安排,购买保存枪支弹药,以及收集日伪情报等等工作,都在赵老太太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但是,好景不长,日本侵略军很快就知道赵家是少年铁血军的中枢,为此,日本侵略军火速焚毁了赵家16间房屋,赵家因此一夜之间几乎失去了全部的资产,乃至于无家可归。但是,日本侵略军不知道,赵家堡子小学也是赵家筹办的。
然而,赵洪文国,并没有就此放弃组织抗日活动。
1934年3月,为了购买印刷机,印刷抗日宣传品,赵洪文国亲自去了大孤山等地。
随后,赵家堡子小学的学生参与了抗日宣传品的印刷,赵洪文国带着儿媳王全一等人,以少年铁血军的名义潜入岫岩、庄河、凤城、孤山等县城,张贴散发抗日宣传品。
一时间,各大县城的人民抗日之心群起激昂,日伪军知道后,非常恐慌。
1934年8月,日本侵略者再次突袭赵家堡子,赵洪文国一家六口人被日本侵略者抓进监牢,300多人的赵氏家族和乡亲被牵连进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威逼利诱,赵老太太始终坚贞不屈。
日本侵略者对赵洪文国等人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严刑拷打,其中也有利益诱惑,然而,赵洪文国始终抱着视死如归的态度,不愿意配合,无可奈何的日本侵略者恼羞成怒,报请关东军司令部,拟定对赵老太太秘密执行死刑。
就在赵老太太临刑前,她机智地配合铁血军的解救活动,得以假释出狱。被日本侵略者株连的乡亲们,也都并一并解救。
获救后的赵老太太,带着年迈的丈夫,以及她的子女们,去了北平。在东北救国会的帮助下,赵洪文国又开始联络抗日义士,筹集军火,支援少年铁血军的抗日运动。
1935年12月,铁血军在赵洪文国和总司令赵侗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到11个方面军11000勇士,由辽南渐次发展到辽东、热河各地。单单是辽南的铁血军,就与敌人开战300余次,在大小战役中杀敌4000余人,2000余名日伪军警被少年铁血军俘虏。
赵侗还成立了“辽南临时政府”,赵侗自然而然地被公选为临时政府总裁。“辽南临时政府”又称中国第一民众抗日自救政府。很多人都在赵洪文国和赵侗的号召下,加入了抗日组织。
1940年的春天,赵洪文国作为抗日英雄,早已经名声在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惊动了蒋介石。
那一年,正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也是全国联合抗日时期。
蒋介石对赵洪文国极为重视,不但亲自接见了她,还亲手为她书写了“游击之母”,这几个字,并与她合影留念。董必武作为当时中共驻重庆代表,也亲到现场祝贺赵洪文国成为“游击之母”。
为了拉拢赵洪文国,蒋介石甚至封她为中将总指挥。这个曾经不计较个人利益,甚至舍生忘死抗日的游击队之母,在国民党蒋介石的“名”与“权”的肯定下,竟然感激涕零。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赵洪文国带领她的队伍回到了东北地区,被蒋介石以国民党中将总指挥的名头收买,追随国民党与解放军作对,她的队伍在辽沈战役中被打得所剩无几,携家带口逃往重庆,与国民党汇合。
1949年11月25日,就在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又故技重施,继续收买人心,蒋经国亲手捧着委任状亲授予赵洪文国(西南反击游击队第二路绥靖司令),此外,国民党还给赵老太太送来了大批弹药,怂恿他继续与人民为敌,与共产党对抗。
于是,怀揣委任状的赵老太太当即带了心腹踏上川西平原,蒋介石准备在那里与解放军进行最后的成都会战。
结果显而易见,国民党反动派已经日暮途穷,非死即伤,宋希濂被生擒,无数国民党人就此投诚,而赵洪文国却不听从解放军的劝降,反而窜到什邡县三河乡红白场一带,企图再次潜伏下来,以图反攻。
1950年2月,川西土匪作乱,赵洪文国觉得她的机会来了,纠集了4000多匪众,向县城进发,企图攻占什邡县城,沿途中竟然欺骗了上万群众加入。然而,这只总人数近2万人的乌合之众还没有到达县城,就被解放军打败了。
1950年2月11日清晨,赵洪文国手挥双枪,再次挂帅上阵。惯匪头子王三泰督战的机枪却对准了土匪们,为了推卸自相残杀的责任,赵洪文国当众枪毙了王三泰。
4月中旬,赵洪文国的残余部分被解放军一举歼灭,赵洪文国装扮成农妇继续潜逃,最终被解放军俘获。
赵洪文国曾经是“抗日英雄”,与国共双方的领导人都有来往,其队伍曾被聂荣臻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考虑到她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毛主席也曾经想过饶她一命,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为之说情。
然而,赵洪文国两次攻打什邡县城,杀了200多名农会积极分子和群众,被杀的200多人的家属不答应饶过她。
最终,赵洪文国于1950年7月16日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对于这个腰插双枪充满传奇的抗日英雄,虽然最终被执行了死刑,以儆效尤,但毛主席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亲自批示,释放赵洪文国的家属,并要求解放军善待其家属。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女孟获程莲珍
1921出生的程莲珍,是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朝摆村的布依族人,小名程幺妹。程莲珍面容清秀,皮肤细嫩白皙,长得窈窕高挑,是当地出了名的大美人。
因为长得漂亮,当地有钱有势的大地主陈正明看上了她,娶她为二房,所以,程莲珍又被称为“陈大嫂”。
程莲珍聪明伶俐,嫁给陈正明之后,很快就学会了骑马,还学会了打枪,非常威风。不久之后,陈正明病死,为抢夺陈正明的千顷良田,陈家的一些亲戚纠集了一伙人,竟然围攻程莲珍的住处,企图吃绝户。
程莲珍只有一个女儿,陈家的亲戚便欺负她是个寡母,又是个女人,认定她不敢反抗。然而,程莲珍却是个烈性子,竟然手持双枪,带领陈家的家丁一起还击,围攻的歹徒就此被击退,程莲珍的这一场保卫战,打出了威风,也打出了“双枪女”的美名。
为了保住财产,程莲珍同乡长罗绍铨攀亲结友,罗绍铨原先是国民党第八十九军的一个营长,和程莲珍结婚的人,正是罗绍铨的弟弟罗绍凡,同时,罗绍凡是罗绍铨的随行副官。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很快被解放军打败了,贵阳、惠水县、长顺县相继解放,罗绍铨等人也就成了匪首之一,程莲珍也跟着罗家的人,率匪部进攻县城的北门。
毋庸置疑,这群土匪很快就被剿匪部队歼灭,匪团长罗绍铨和罗绍凡、陈大嫂则带着残兵返回老巢。解放军乘胜追击,步步为营,经过多次围剿,击毙了匪团长罗绍铨,而罗绍凡和程莲珍也相继落网(1953年2月)。
如何处置程莲珍等人?省军区专门开了一个会议,决定上报等待上级领导批示。
于是,有关情况从省军区转至西南军区,最终,由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转达至毛泽东主席处。
毛主席非常赞赏三国时期诸葛亮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认为处置好程莲珍的问题,可以获得少数民族的拥护。毛泽东主席最终批示道:不能杀。
程莲珍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匪首,无论是对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没有任何贡献,对祖国和人民来说,是一个无功之人,为什么不能杀呢?
毛主席认为,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少数民族的女匪首,杀了她倒是容易,但是太可惜了。他又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擒获少数民族的孟获,都敢七擒七纵,解放军统一了全中国,擒了个少数民族的女匪首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至少也得是两擒两纵,给人家一个机会,一擒就杀,不利于团结少数民族。
于是,“女孟获”程莲珍就此被解放军当众释放了。
程莲珍觉悟高,是个识时务的俊杰,而且知恩图报,为了报答毛主席的不杀之恩,她被释放后,立刻主动申请参加县的清匪反霸工作。
在女孟获程莲珍面对面地的现身说法之下,藏匿在山洞的那些土匪,都相信共产党会对他们实现宽大政策,毕竟,连匪首都被释放了,何况其他的匪众呢?既然抵抗是死路一条,投降能够保住性命,当然是选择投降。
女孟获程莲珍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劝降,22名匪徒主动投降。对于拒不投降的匪首陈老毛、岑正学、陈登安三个人,程莲珍亲自带着部队进山搜剿,将他们击毙。
后来,毛主席去世后,女匪首程莲珍特地在家中设灵堂,她说:
毛主席对她的恩情,她这一辈子都还不清。
对于这两个女匪首的不同结局,很多人都感兴趣,也有很多作品出现,诉说着她们的传奇。1989年8月,一篇标题为“毛泽东片言释女匪”的文章,被布依族作家王廷珍发表在杂志《处女地》上,2003年,王廷珍又发表了以程莲珍经历为题材的纪实小说《一个女匪首的传奇经历》。
两年后,《风雨莲花——被毛泽东义释的“女孟获”传奇》被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当年程莲珍的见证人(贵州政协副主席)亲自为此书写序。
2008年的《女匪首》和2009年的《最高特赦》,都是根据“女孟获”程莲珍的真实故事改编。
同样是女匪首,女孟获程莲珍的被特赦与赵洪文国的被枪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这与她们的个人觉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她们是顾全大局,坚定地站在人民这一边,还是为了私人义气而固执己见,选择不同,结局也不同。而毛主席做出两个不同的决定,也是从大局角度出发的,既要考虑得民愤,又要从历史现状考虑,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最大的力量,也彰显了我党的宽容政策。
借此文章,向毛泽东主席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