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案:不惑之年的北京刑警李慧炎为了追捕绑匪,来到了零下19度的北方边陲小城双塔市。
谋杀案:入殓师、兼职法医周游下班前出的最后一次任务竟然是自己的父亲周平原,为求真相,他回到了老家双塔。
殊途同归的东风林场:26年前,吴德水,丁永利,周平原倒卖林场木料时被王双利看到。吴德水三人于夜里来到王双利家意图收买王双利,无果后恶心骤起,残忍杀害了王双利和恰巧回家的王双利妻女,为掩埋真相,吴德水更是泼洒汽油纵火烧房……岂知夜色下王双利的儿子王舟正趴在窗外亲眼目睹了一家被害全过程。是夜,小小的王舟心里便种下了报仇的种子。
屠夫复仇:老二丁永利死了,被挖掉了眼珠;老三周平原也死了,被割掉了舌头。隐忍了26年的王舟化名白石舟,潜伏在吴德水妻子的屠宰场,他以南塔碑文上记载的刑罚执行着对“三恶”的审判。现在就剩老大吴德水了,他要割掉他的手……
故事的最后:
一:吴德水没有等到被绑架女孩范晓媛的“熊猫血”续命,病死了……(黑老大吴德水的妻子在被绑架时和罗和尚对话说老吴就是干了太多缺德事,现在要死了,救都救不活。)
二:周游知道自己的父亲当年参与了杀害了白石舟父母和妹妹后,没有把杀父仇人白石舟塞进冰河里淹死(对比白石舟,周游没有变成恶人,在刑警李慧炎的帮助下,他没有走上歧路。)
三:李慧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范晓媛,破了案子,吃了饺子,回了北京,继续过着早起出胡同倒尿盆的普通日子。(瞎贫一句,也许李慧炎救的是自己未来的儿媳妇。)
电视剧里的案情到这就结束了,可我在这要说一下护林姑娘乌娜吉。鄂伦春女孩乌娜吉告诉周游,这片林子不仅仅是片林子,还是她的念想。乌娜吉十二岁那年,为了过年的时候包饺子,乌娜吉的父母到林子里想找一块能做面板的倒木却久久未归,乌娜吉便拿着弓箭进林子寻找,等她找到父母时,父母已经被带着熊崽寻食的母熊咬死了,母熊也死了。年少的乌娜吉举起弓搭好箭就要射杀熊崽为惨死的父母报仇。最后一刻,她放下了箭……她说在林子里,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生存。后来小熊渐渐长成大熊,乌娜吉也一直守护着这片林子。
文艺手法的主题升华:王舟从受害者变成了绑架杀人的无情屠夫→周游在为父寻凶的过程中差一点就变成了从前的白石舟→乌娜吉少时领悟了自然法则没有射杀小熊而后翻车时以成年的小熊也没有伤害她。
《双探》中大量俯拍的风雪山林景色,给整部剧增加了不少悬疑氛围,也拔高了艺术水准。(给摄影加鸡腿,得加俩。)故事随雪暴来临之前也愈发紧张,这种推进像是被风雪迎面吹来一样……
剧尾:李根正在课堂上睡觉,同桌坐着范晓媛,老师气愤地让李根上台讲韩愈《石鼓歌》,李根说他会另外一首诗:
《30公里的道别》
李慧眼儿
时光之河上
一艘灰色的铁船
你说要送我一站
从木田,到文泽
大约30公里
我们还都有未来
只是我们都懂
所以不去想它
趁现在
风吹过船舷
我们看到岸边一群休息的工人
他们蹲着,不语
我只有一瓶啤酒可以给你
我别无一物
风吹着我的衬衣
我们都那么瘦
我们瘦且清白
像河边干枯的树枝
喝吧,我的兄弟
我爱这个下午
空气里都是水的腥气
我也爱明天
此船浪荡无归期
另外:
一:《石鼓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价值,其创作目的是呼吁朝廷予以重视与保护。在这儿出现,可能是为了与剧中南塔石碑没有被保护保存相呼应,或者是白石舟犯罪手法来自古石碑的呼应。不然为啥不是首别的什么诗呢,毕竟这首诗也并不耳熟能详。
二:李根念《30公里的道别》时给的镜头都是李慧炎和他的战友同事,我觉得也是一种呼应,有一个镜头是周游和李慧炎在殡仪馆门口的对话。
周说:我们以后少在这见面。
李:生死无常啊。
周:下把要是我给你化妆呢
……
李:我要是死了,器官早捐了,不用你操心。
好了,我写了这么多,你有没有看到文艺的核?关于因果,关于人性,关于选择,关于善恶,关于信仰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