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军营故事汇》是大院子女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为若干个篇章,每集汇编几个小故事。从点点滴滴记录大院子女的个人经历,多角度,多维度地反映大院子女的生活。大院子女讲述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大院子女,在不同的岗位上,勤奋踏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身影。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大家的奋斗努力和流血流汗。
《军营故事汇》文风平实,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我们还将陆续呈现更多的大院子女的感人的经历、动人的故事,发扬光大革命军人及无数大院子女的崇高信仰、品格、思想和优良传统作风。
《军旅岁月 刻骨铭心 》
文/红色经典
作者:红色经典
八月一日,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它改变了我国的历史,改变了中国人以后的路,是我生命中永远的图腾。
看着那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八一军旗,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浩荡的铁流里,仿佛看见了父辈们的身躯,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在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中创造了伟大的功勋。
我也曾经是一名军人,军旅岁月刻骨铭心。从小在军营大院里听着军号声长大,对部队有特殊的情感,喜欢那整齐有序的队列步伐,喜欢融洽、和谐的革命大家庭生活,喜欢战士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
我热爱军营,向往能穿上军装,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1969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走出大院,走进军营,成为了一名军人,忘不了第一次穿上配有领章、帽徽的绿军装时那激动的心情,尽管当时还一脸的孩子气,但军装下已透出了小女兵的飒爽英姿。
忘不了新兵紧张的训练,紧急集合,野营拉练;忘不了在军校和同学们一起紧张而快乐的学习生活;忘不了战友和病员对我亲切的昵称——七公岁。是部队和战友们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不断给我教诲、鼓励和指导,使我第一次拿起注射器为病人做治疗,又学会用显微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真正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
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锤炼了我对理想的执着、忠诚,对工作认真敬业和战胜困难的坚韧性格。 一路走来,汗水洒满军营,把军营的一切摄入心底,军旅在我一生中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性格直爽,工作干练、做事雷厉风行,是社会对军人的评价。
经常会有人问,你一定当过兵吧?一句普通的问语,但让我感到自豪。虽然脱了军装,但骨子里军人本色永远不会变。无论走到哪里,都享受军旅生涯的馈赠,永远不忘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穿着军装是一朵铿锵玫瑰,脱下军装也仍然是一朵绽放的铿锵玫瑰。巍巍长城,莽莽大地,军歌嘹亮,军魂巍峨。军旅岁月刻骨铭心,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懊悔,一辈子感到快慰,一辈子感到珍贵!
《军旅感悟》
文/柳叶青
作者:柳叶青
我的军旅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23年,是我生命的三分之一。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绿色的军营,身上只有两种色彩,绿色的军装点缀五星红旗,是是那个年代最时髦,最引人羡慕的时装。
1971年1月5日是我人生第一个起点,从父亲的军营来到了我自己的军营。穿上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从小听惯的军号意义就不同了。一个月的新兵集训,和大家一样经历过各种囧相,队列训练同手同脚,紧急集合错穿衣服,三横两竖的背包最后变成捆在一起抱着跑,同屋战友为争不出错合衣而卧等紧急集合,学会了整理内务叠豆腐块被。带上领章帽徽的那天,还是激动的冲去照像馆。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留在了机关当了打字员,没多久又调到三十一军司令部当打字员。在远离厦门繁华市区的坂头大山里,呆了整整三年。这三年唯一可逛的地方就是军人服务社,最开心的是每天下午4点钟以后到各处自己的菜地劳动,清晨和军首长的警卫员为肥料抢着去扫猪圈。参加过冬季野营拉练,也参加过陆海空三军在东山岛的登陆演习,完成了快速展开打字油印紧急文件,一小时1500个字差错只能千分之三考验。
终于18岁的我站在党旗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我们家增加了两名党员我和弟弟。把我妈我爸高兴得不行。
我当兵唯一的遗憾,是1971年上半年我被评为五好战士,可下半年因为特殊事件,取消了评五好战士,没有兑现喜报寄回家贴在墙上,让爸妈可以炫耀。
《军营小故事》
文/倪华军
吹猪,对,不是吹牛,确是吹猪,让人大开眼界,连队杀猪的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只见一老兵在猪后蹄子处用利刃割开一小口子,然后拿一小指粗的长约一米的铁棍,从刚割开的小口子捅进猪皮与猪脂肪之间,形成一条通道,再向多个方向多次捅多个通道,最后,用嘴在切口处往捅好的多个通道里吹气,目地是使猪身变得滚圆滚圆。
这活,沒气力的人根本干不了,只见老兵憋得脸红脖子粗,使出吃奶的蛮劲,经过长时间努力,终于大功告成,一个滴流滚圆的猪完美呈现在大家眼前,他赶紧扎好扎紧猪脚上的切口,別让好不容易吹进的气跑掉。然后把肥猪抬放进烧着开水的大锅,对了,这大锅就是平时伙房给大家做饭炒菜的锅,这时又增添了退猪毛的新功能,由于猪被吹的滾圆,猪身上角角落落都暴露无遗,退毛工作异常顺利,充分显现了吹猪的好处。
《想你们啦》
文/虎哥
每当看到这些照片,不由得想起从军的岁月,那是1984年的下半年,为了支持友邻部队,我有幸调往安吉油库。同行的都是从各部队抽调的业务尖子,为了保证油库的正常运作。我们七人五台车,过上了无组织、无纪律、有责任、有担当的日子。
当时,正值青春年华二十郎当岁。每天除了完成必定的任务外,余下的时光,被我打发得津津有味。五人中有三人是城市兵,好动是我们几个人的特征。
记得当时最有意思的是,每当收车归队后,就指定某人拎着热水瓶去打一壶啤酒,留着晚上备用。好动的我偶然发现了一个秘密,油库的协理员,每次打饭时都多打一点荤菜,如小公鸡之类的,那个时候没有冰箱,多打的菜放到哪里?我偷偷尾随着跟到了宿舍,发现他把多打的菜放在一个白色的洗脸盆里,然后端到山脚下一个很深的弃用的深井里。
通过揣摩,加上平常聊天,我知道了,原来他在为即将来队的未婚妻囤货。发现这个秘密后,我兴奋得与大家共享,其结果可想而知,每当熄灯夜深风高时,大家轮流到深井处像仓鼠般的,把好吃的运送回大本营。某天,向老师(协理员的未婚妻)真的来了,只见协理员叫了一群老乡在他宿舍里,自己屁颠屁颠的往山脚下跑去。没一会儿,他哇哇大叫着端着空盆跑到我们宿舍,把盆往床上一摔,怒吼着说,“你们怎么的也给我留一点啊,哪怕是一碗呢……”
部队的生活是严谨的也是快乐的,这张照片就是向老师在无意问,偷偷地记录下我们当时的生活。每当八一临近,我怀念与我同甘共苦的战友。
你们好吗?李军、陈建军、王小东、小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