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花了三分钱,便追求三分滋味。
在买卖的行当中,钱和事物的品质往往相互成就。
在人们的想法中,价格越贵,买到劣质商品的机率便越低。
但凡事都有例外——
临海地区,新鲜海鲜的价格并不昂贵,品质却极好,鲜美无比。
往往前几秒还在蹦跶的螃蟹带子,稍一下锅,便成了鲜甜、肉质弹牙的海味。
而在云南,当地的优秀气候催生了品质极高的水果。
这儿的好水果,却因为产量较大,往往用较低的价格便能感受它们的汁水充沛。
因此,价格与品质,并非死板的规章制度。
茶,自然也有这样的差别。
同样是价格较低的口粮茶,却不是所有口粮茶的品质都在同一水平线。
有些口粮茶,是真实地物超所值。
如何挑到这些物超所值的好茶?
今日,便将其中的门道说清楚!
《2》
挑好口粮茶,选好品类
在白茶的世界中,最适合当口粮茶的,非秋寿眉莫属。
秋寿眉,是诞生在秋茶季的白茶,以一芽三、四叶作为采摘标准。
秋寿眉,也是秋白茶的主要品类。
在秋季,彼时的芽头和叶片不能采摘白毫银针,而白牡丹的采摘则十分困难。
故而,在秋茶季这个产茶的好时候,秋寿眉可谓一枝独秀。
寿眉的世界中,有春寿眉和秋寿眉。
其中,春寿眉只是春茶季中的一类,产量远远比不得秋寿眉。
而秋寿眉,作为秋白茶的主要构成品类,拥有着产量的优势。
故而,秋寿眉也较为平价。
这,便是秋寿眉能成为口粮茶的价格基础。
观察真正的秋寿眉,茶梗粗大,叶片舒张,疏放而粗犷。
同时,秋寿眉的色彩,更加缤纷多彩。
秋日和煦的骄阳,会为白茶树带去充足的日晒,也带来了较高的温度。
温度,阳光,共同影响着此时的茶叶的色调。
受控于阳光,叶片中的叶绿素降低,叶黄素和花青素带来新的色彩。
故而,缤纷色彩,是秋寿眉的外衣。
这份粗犷,有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误会——
“颜色不嫩,又像树叶一样,能好喝吗?”
故而,作为口粮茶,秋寿眉常常蒙受“滋味”欠缺的误解。
但,秋寿眉的滋味,正藏在粗枝大叶下。
彼时,为了在光照较强的秋茶季保护叶片,秋寿眉的叶片密密地生出一层蜡质。
蜡质层中丰富的果胶,能给茶汤增添了浓稠的滑润口感。
粗大茶梗作为营养物质的传输管道,储存着丰厚的茶多糖和果胶物质。
甜美滋味,隐藏在茶梗大叶当中。
它的茶梗和叶片赋予了秋寿眉更醇厚的滋味,耐得起多次冲泡。
秋寿眉,独有的稠滑香润,药香稻谷香迷人。
在它透亮的茶汤中,滋味醇厚,甜香滋润,稠滑细腻。
挑好口粮茶,便是挑好秋寿眉,如何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地观察茶叶品质?
有这几个角度!
《3》
选好口粮茶秋寿眉外形,小心伪装的夏白茶!
“红叶寿眉”,乍一听,仿佛是秋寿眉的近亲。
再不济,这红叶寿眉,似乎也应当是寿眉的品类之一。
然而,这一称呼,本就充满着欲盖弥彰的色彩。
在白茶的国标中,并没有红叶寿眉这一事物,唯有一级寿眉、二级寿眉之分。
但在茶商的手中,往往便开始“偷天换月”——
用一级寿眉对应青叶,二级寿眉对应红叶,看似十分公正。
然而,细细一探,便知道完全禁不起推敲。
红叶寿眉,悄悄囊括了一些本不属于二级寿眉的茶叶。
且看红叶寿眉的介绍:“红叶红梗、暗黑铁板色”。
而秋寿眉的色彩,却绝不可能演变成如此色彩。
这些红叶寿眉,往往只是廉价至极的夏白茶而已!
茶园中只采春白茶和秋白茶,自然是因为夏白茶的品质着实上不得台面。
夏白茶,顶着红叶寿眉的虚名,却绝担不起寿眉应有的滋味。
夏白茶,诞生在一个错误的季节:阳光炽热猛烈、高温。
而茶树喜阴喜湿,夏季的高温和强光,都难以使得茶树诞生品质优秀的茶叶。
此时的茶树,为了保证自身的存活,吸收的营养基本上都用于抽枝。
而非如同春茶季和秋茶季一般,吸收的营养供给叶片积累。
因此,夏白茶的叶片单薄粗老,加上阳光的猛烈侵袭,叶片发红,有些早早枯萎。
如此采摘而下的夏白茶,本身茶青的品质便十分低。
而在夏季进行日光萎凋的夏白茶,品质更低。
内质本就单薄的茶青,遇上烈烈阳光——
茶叶中的内物质挥发,本就不多的芳香醇类物质消散。
产出的夏白茶,可想而知,毫无滋味可言。
沸水冲泡,只能浸泡出夏白茶残存的可怜物质,苦涩的滋味当道,香气寡淡。
白茶中品质低劣的茶,非夏白茶莫属。
其次,不采夏白茶,能让秋白茶的品质更好,而不是竭泽而渔。
挑选口粮茶秋寿眉,便要小心这些过分“红”的夏白茶!
《4》
挑好口粮茶:上市时间不提前、干度达标!
秋寿眉虽好,过早出现在茶市中的秋寿眉,却算不得好。
秋白茶的采摘还不过半个月,便有秋寿眉出现,此时,不得不提起警惕——
小心遇上工艺不全的粗制茶。
粗制茶,指那些加工到一半,白茶的工艺并未全部完成的茶。
这样粗暴制成赶工的茶叶,最大的问题,便是它的含水量。
白茶的国标中,有一个并不算显眼的标准:含水量8.5%以下。
然而正是看似普通的标准,对于白茶,却有着决定品质的关键作用。
白茶,需要经过完整的萎凋、烘干、陈化的步骤,才能装箱售卖。
这段制茶、陈放的时间,正常的标准下往往需要数月。
须知,过早上市,含水量不达标的茶,根本不能长期存放!
含水量不达标,制茶的工艺上绝对是偷工减料。
特别是上市时间极早的粗制茶,含水量常常高达20%以上。
这些粗制茶,在后期储存的过程中便开始逐步露出端倪。
储存过程一长,叶片中多余的水分便开始迅猛地析出,附着在茶叶表面上。
渗出而附着在叶片中的水分,此时成了白茶品质的杀手。
茶叶受潮,接触水分,茶叶便开始了霉变之旅,紧接着便是发酵。
多余的水分,给茶叶带来的伤害极大。
存放不过三月,含水量不达标的白茶香气便大幅度下降,六个月后完全消失。
冲泡此时的白茶,草青味明显,汤水极其寡淡。
对比刚买到它的口感滋味,美妙滋味宛若幻影,尽数消散。
故而,买好秋寿眉,白茶的含水量是基础中的基础。
小心上市过早的秋寿眉,以它们的资质,更笨不足以成为优质的口粮茶!
《5》
挑好口粮茶:产区优秀、内质丰厚
挑好口粮茶,无非是挑好内质足够丰厚的好茶。
对于内质这一项指标而言,产区、工艺,十分重要。
前者是确定茶叶内质的基础,后者是保留茶叶内质的重要步骤。
茶叶的内质,将决定茶叶的水浸出物是否丰厚。
而一杯茶汤的滋味,正是是由茶叶中的水浸出物构成的。
无论是好茶劣茶,它们茶汤的组成,都难以逃开水浸出物的调控。
清甜滋味的茶氨酸,甘甜滋味的茶多糖,苦涩滋味的茶多酚和咖啡碱……
它们一一构筑了茶汤的滋味。
也正是这些水浸出物的不同比例,决定了一杯茶的品质高低。
定义茶叶水浸出物的第一道门槛,是茶青的品质,也便是茶叶的产区。
不同产区的白茶,有高下之分。
平地产区的白茶,便远远不如高山产区的白茶。
其次,白茶的工艺,同样不能马虎。
制茶工艺出错,也会出现劣质茶!
工艺出错的白茶,泡出的茶汤也极具辨识度——
汤色诡异或浑浊,滋味苦涩或寡淡。
惨遭工艺摧残的茶叶,内质单薄,茶香寥寥,发酵的诡异气息挥之不去。
怎么泡,都难以泡出“鲜香醇爽”的面貌。
选好口粮茶,正确到位的工艺,保证丰厚内质,同样重要!
《6》
挑好品质优秀的口粮茶,五分价格,也能有十分美妙滋味。
然而,品质出错的口粮茶,日日品饮,无疑让喝茶的体验一落千丈。
对于买茶人,传言并不能成为挑选茶叶的帮助。
听信传言,无非是上了红叶寿眉、粗制茶的当。
擦亮双眼,用心寻茶,才是喝好茶的基本。
不忘初心,不忘记喝到一杯好茶时的悸动。
南涧茶香笑语新,十年踪迹十年心。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