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中国电影回顾展”上,意大利著名影评家卡西拉奇感慨
道:“意大利引以为傲的新现实主义,还是在中国的上海诞生的。”
引发卡西拉奇感慨的影片正是由民国著名左翼导演袁牧之于1937年所制作的一部以实景拍摄为主,聚焦社会底层人民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马路天使》。
网络图片
对于这部《马路天使》,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也是高度赞扬,他认为这部影片“风格极为独特,而且是典型的中国式的。”
为何这部影片能够在时隔几十年后仍然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影片到底好在哪里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完整记录市井生活
影片围绕鼓手小陈、歌女小红、暗娼小云以及老王、理发师等人的生活展开叙述,描写了爱人与朋友之间为了逃离悲惨命运而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影片很鲜明的一个特色是完全采用实景拍摄。“太平里”弄堂里的生活百态,鳞次栉比的阁楼、公用灶间、老人躺椅、柴米油盐酱醋茶、街头小摊、酒家、茶楼、减价店等实物景象;理发店里的人、街上的吹鼓手、歌女、暗娼、报贩、琴师、老鸨等等各色人;弄堂迎亲、茶楼听曲儿等社会风俗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
贾樟柯曾经说:《马路天使》曾有过那么活泼的市井生活,而日后中国电影史上却少之又少。
网络图片
透过这部影片的市井生活,我们完全可以知道当时的民国社会并不是现在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也绝非很多影视剧里展现的那样,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纸醉金迷、醉生梦死永远都只属于一小部分人,更多普通人仍然在为了生存而挣扎,他们仍然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当时大多数普通人仍然生活得很悲惨,但西式的社会风气仍然影响到了市井民众。影片开头的迎亲就是一个很好地例证:传统迎亲阵容中的花轿、旗锣伞扇、唢呐、“囍”牌,西洋乐队的小号、大号、架子鼓,以及男主角陈少平身着西式乐队制服、系“节约领”等典型的西洋文化符号却穿着破旧松动的布鞋。
这种半中半西、不伦不类的组合使之有别于旧上海市井本土文化的辨识,恰恰折射出了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了地下层市井贫民的空间里。
隐喻悲惨境况
影片另外一个高明之处在于利用了很多隐喻来表现当时中国的境况。由于受当局严格审查的限制,袁牧之不得不用很多隐喻来折射现实,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反而成为一种十分高级的表达。
影片中有一片段是这样的:朋友四人打算在照片上题字,一时忘了“难”字的书写方式,不得不向老王讨教。老王从昨天的报纸上找到“国难当头”四个大字来为大家解惑,小陈也紧接着表示“难”字的另一半不是半个上海,不是半个天津而是半个汉口的“汉”字。
无论是“国难当头”还是“半个上海” “半个天津”和“半个汉口”的解释都反映了当下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
网络图片
更精彩的表现方式是周璇所饰演的歌女演唱《四季歌》。影片中有首音乐被完整演唱出来,第一首是《四季歌》,第二首是《天涯歌女》。在周璇演唱《四季歌》时,影片突然随着歌词放起了应景的MV,这会让初看此电影的人大惑不已,当然也包括我。可当我们认真再去看这个“MV”时,我们却会惊奇地发现里面展现的是已经“沦陷”的北方家乡,一路流亡逃避战火的凄惨经历,这既是歌女自身悲惨的境遇,也是整个国家悲惨的境遇。
音乐推动剧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音乐的使用和处理。除了前面讲到的《四季歌》,《天涯织女》的运用更是堪称经典。《天涯织女》在影片中被完整演绎了两次。
第一次是小红和小陈共同演绎,两人一唱一和,欢快明朗,甜润悠扬,镜头在小红、小陈、小云、老王之间尽情游走,彰显着四人之间的温馨与纯美无邪的爱情。
网络图片
第二次是小红被迫演唱此曲,沉重、哀婉的曲调,如泣如诉的唱腔,不被理解的委屈与幽怨,镜头之间是往昔快乐日子里的对比、闪回,听后让人黯然神伤。这时节,小陈因为小红接受了商人古先生的馈赠而对小红大发脾气,更是在酒楼中当众点唱这曲《天涯织女》。
影片也会用不同的音乐来暗示不同角色的命运。比如小云的出场通常伴随着低沉的木管声,以此来表现她压抑的生活现状和不幸的结局。影片最后,当小云为了帮助小红逃避追捕而被击中要害不治身亡以后,响起的音乐更像是专门为小云悲惨命运写下的一首挽歌。
网络图片
很多时候,我们在对比国产影片和国外影片时,经常会得出一个结论:国外影片更擅长运用音乐来推动剧情,而国产影片则明显稍欠火候。殊不知,几十年前,我们就有运用音乐如此恰如其分的电影,这不得不让我们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