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看了一部老电视剧,傻眼了,没想到20年前的顶流电视剧,“狗血”元素严重超标:
出轨、私奔、未婚先孕、备胎转正、原配掌掴、黄昏恋……
但奇怪的是,这个剧竟没带一丝“狗血”感觉。既不三观炸裂,也没奇情欲孽,反而合情合理,超接地气,好像取景地就在自家隔壁。
二十集的剧,十分钟上头,看完一集就得连播一宿。
这部神剧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简称《贫》剧。
故事塑造了一个张大民的胖子,这名字得用北京话念,叫“张的民”。他话痨,贫了整整二十集。
里面的配角都是“角儿”:霍思燕——脸上还有肉;潘粤明——还很瘦。
这部剧功能性特别强:
可以笑死人——张的民的每句吐槽都落在你的胳肢窝里。
可以治愈——尤其适合“活着没劲”和“有点想死”两个人群。
可以指导人生——买房子、生孩子、育儿、养老、失业、自主创业、老年痴呆……一系列时代问题它都给了答案。
可以学京片子——京味儿喜剧,二十集看完,上海人能伪装胡同串子。
98年首播,万人空巷,20多年过去,《贫》剧“四绝”无剧超越。
1
绝对地道
如今的年代生活剧,常常让人迷惑:这是哪一个年代?谁的生活?
滤镜一盖,二十岁的女儿和五十岁的妈同样年轻貌美。
导演大手一挥,月薪几千块的小白领就住进租金上万的大公寓。
再好的剧本,细节悬浮成这样,也毁了。
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恰恰相反——它的氛围营造和细节把握,真实到极致。
张的民他爸是锅炉工,三十多岁时,脑袋被爆炸的锅炉烫成了汆丸子。
彼时大民子12岁,学习极差,下面四个弟妹,老妈没文化。
一户底层北京人家,落魄、混乱,生活环境糟透了。
所以张的民一家子始终穿得很将就,尤其晚上吃饭时,全家都穿着咱大姑、咱老舅的旧衣裳:大T恤、跨栏背心、花裤衩子、趿拉板儿,氛围感拉满。
他家的格局像个掉在地上的汉堡包,乱七八糟:一室一厅16平米,塞了五张床,吃饭时在厅里支一张折叠圆桌。
一下大雨,平房就淹水,想从院门走到家门,至少要垫七块砖头。男人们穿着裤头儿蹲在门口舀水。
家里环境不好,家外也不太行,张的民三十多岁还拉过裤子,因为茅房离家八里地远,上趟茅房跟上趟天津似的,肚子里有什么好东西,只能裤裆兜着。
镜头里十几寸的小彩电、条纹毛巾做的枕巾、蓝白格子的床单,咱小时候都用过一两样,就像我们邻居从前的生活,让人瞬间共鸣。
环境100%还原生活,配角们也是立体的俗人——烂剧的小人物叫工具人,好剧的小人物才敢叫配角。
比如邻居古大妈,北京话念“古的妈”,最好打听闲事儿、传闲话儿。老李家二闺女李云芳失恋了,她和一众邻居大妈扒着人家窗户看。
张的民他妈给邻居刘大爷拔火罐,她猫在门帘外听墙根儿。
日防夜防,古的妈难防,她就是你从前最烦的那号邻居。
古的妈的儿子古三儿,胡同串子,好打牌,看见漂亮妞就打量人家下三路,张口闭口“你丫”。
他就像你从前的发小儿,从小“不学好”,第一个闯社会,第一个发横财,第一个进局子,如今不知所踪。
张的民的丈母娘好扭秧歌,笑起来的样子就像咱妈;张的民的领导说话打官腔,像不像你的前任leader?
这个故事的氛围,嘈杂又诚实。
在这样诚实的、粗糙的、热气腾腾的环境中,北京土著张的民的故事脚踏实地地展开,一分钟就能把观众带入剧情。
2
绝对智慧
张的民的作为丈夫,条件糟透了。
其貌不扬,体重数字大于身高数字。
穷得叮当响,给媳妇当了多年备胎,才在媳妇失恋后“乘虚而入”。
结婚时不买房,不摆酒,不买首饰,基本原则是“增加一个李云芳,不添一件新家具”。
最惨的时候,大民和大军两对夫妻共用一间卧室,屋里横摆两张床,中间拉个帘。
每天晚上,两对夫妻就听着帘子那边的哈哈哈,啪啪啪,尴尬入睡。
家里人多嘴杂,弟弟们阴阳怪气又抠门,小姑子的日常乐趣是怼天怼地怼嫂子。
大民子还没知识,高考时数学考了7分。
当儿子问他什么是“赤裸裸”,他说是“光着膀子”。儿子再问,什么是“赤条条”,他就说是“光着屁股”。
嫁给这样的男人,日子没法过。
可是张的民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用最朴素的生存哲学,把乱七八糟的日子经营得有滋有味,把生活的真相一语道破。
他家房子小,他就在院外再盖一间,为此不惜让邻居古三儿把自己打一顿,堵住邻居们的嘴。
一棵树挡在房子中间,他就干脆把树盖在房里子。
他给不了媳妇宝马香车,媳妇怀孕的时候,他骑个小三轮,一样车接车送。
为了给儿子焊一个“安全座椅”,他跟马路边的陌生电焊工套近乎,白嫖了一套焊接技术。
张的民的生活千疮百孔,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过得挺乐呵。
他的确没知识,可是他有文化。他可以用最生动的语言解释“仕途”—— 一群猴子,顺着一根杆往上爬。
他用最简单的方法理解死亡的痛苦:放舌头根上一大勺子盐,让它慢慢化开,谁都不想死了。
他有一套最原始的逻辑,理解生存和饮食的关系:三天不吃饭,能给家里省18块钱,省36块钱就得见马克思,可是骨灰盒至少卖80块钱。所以人死了不划算,得吃饭。
他没有什么本事,给不了家人大富大贵。可是他说的话句句在理,句句都有意思。
他是平凡的中国老百姓,继承了祖先积攒了几千年的大智慧, 凭着达观的心态和天真的勇气,他笑对一切危难和困苦, 不会被生存困境打倒。
他将苦难当成屋里那棵树,既然无法撼动,那就与树共生。
他从不煽情,不抱怨,总是那么贫。大张伟说过一句话,可以借来形容张的民的心态:我们不要笑中有泪泪中有笑,我们要带着悲伤一块玩儿。
3
绝对真诚
如今看年代生活剧,最怕的一个词是“用力过猛”。
很多剧为了显得“精彩”,让一家四五个孩子同时出现婚姻问题,每一个都要劈腿或被绿。
为了结局“欢喜”,大杂院里每一户人家都要走上人生巅峰,成为行业翘楚。
最后我们发现,所有的演员都戴上同一个面具,过同一种灿烂的生活。
这些问题,张的民家没有。
尽管从剧情上看,张的民一家的故事属实“狗血”,但节奏毫不激进。张家每个人的遭遇都受到个性和时代的影响,走向完全不同的结局。
张的民他妈:年轻守寡,没有文化,一个人拉扯五个孩子长大,老了还要看孙子。孩子们没什么出息,又爱吵架,她糟心了二十多年。
她太累了,所以得了老年痴呆。晚年,她忘记了一切的责任,自己当孩子,被所有的孩子照顾。
张的民二妹:洗猪肠子的,亲妈都嫌她丑,她脾气古怪,太渴望被爱,就喜欢上了渣男。
未婚先孕,她被劈腿;打胎后,她攥着一瓶安眠药想自杀;找一个穷到底的外地男朋友,她觉得没脸,提着行李箱和男人私奔。
后半生,她的养猪场办得很成功,得到了丈夫和弟妹的尊重,可始终一身猪屎味。
三弟:邮局理货的,窝囊废,找了个有本事、不安分的漂亮媳妇,注定被劈腿,也注定原谅媳妇、被媳妇养。
四妹:完美的白衣天使,但是特别不爱说话,她的未婚夫意外身亡后,她把所有的痛苦都憋在心里,就得了白血病。
小弟刚出场时是高四复读生,胆怯,虚荣,后来读了大学,走了仕途。他是家里混得最好的老儿子,过得最自在,也是最无情无义的凉薄之人。
至于男主张的民,他最单纯,也最容易被信任的人伤害;最没出息,也最容易知足;最敢直面苦难,最容易觉得幸福。似水流年等闲过,他偶尔回望,会心一笑。
张的民和他的家人们,各有不同的人生主题和苦难,这些苦难轮番上演,剧情跌宕起伏,紧锣密鼓,展现出生活最残忍的真实。
结尾也没整什么大团圆,没人走上人生巅峰。事业有成的大雨没背LV,老年痴呆的老母亲没找到更合适的保姆。四兄妹各自安好,偶尔相聚,就是编剧最大的慈悲。
没有丝毫“用力过猛”,我们只会觉得,这种“大家生活都过得去,但是亲戚轮番出问题”的状态,就和自己家族的情况差不多。
这部剧的编剧叫刘恒,也是原著的作者。亲妈编剧,果然格外真诚。
4
绝对良心
某乎上有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我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那么成功,那么有钱?
最高票答案是:因为那些不成功的穷人,你没当他们是人。
人有慕强的本能,生活在人人渴望成功的社会中,眼里只望着成功的案例。
电视剧也谄媚观众,电视里的都市男女第一集懵懵懂懂,最后一集就成为精英。
电视里的穷人似乎都死绝了。
可事实上,这世界上大部分人活得并不光鲜。2018年时,中国还有2.8亿农民工,5.6亿农民。他们可能终其一生无法成为有钱人。
所以《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显得格外良心,打根儿上良心——怀着人文关怀精神,关注底层群众的苦难,探索渺小生命的意义。
它鼓励探索人生的可能性,安排只会洗猪肠子的大雨当上养猪专业户。
可它反对将成功当做生命的目标和意义,也不承认成功人士的生活是童话。
当张的民的儿子问,活着有什么意思,张的民说:“有人枪毙你,没辙了,你再死,死就死了。没人枪毙你,你就活着,好好活着。”
这部剧想说的是,那些没出息的、没前途的、活到死也只能泯然众人的普通人,也自有其意义,值得关注、书写,值得塑造、歌颂。
张的民将大众视野拉回到真实的生活。当人人心系宇宙安危,又为养老和鸡娃焦虑时,张的民对大家说,别担心,那些平凡的、四面楚歌的生活,也有真实的快乐。
这部电视剧尊重每一个生命,歌唱每一个个体对环境的抗争,它演的是一出接一出的热闹,表达的是深刻的人道主义情怀。
看完张的民的故事,我们能获得生存的力量。贫苦如张的民,被生活疯狂碾压却仍然热爱生活,还能找到了自身的尊严和价值,那我们可以活得更好。
我们至少不会比张的民更差了——咱好歹有点知识和见识,高兴事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