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玩笑:要问世界上难度最大的工程是啥?莫过于给太平洋修屋顶,给珠峰装电梯,给长城贴瓷砖。咱们今天要介绍一个历史上的小角色,他的所作所为虽说没夸张到如此地步,但也曾导演过把整座埃菲尔铁塔当废铁“卖掉”的闹剧,甚至还当真骗得一众富商上钩。此君名叫维克多·提斯拉格,是个走错路的天才。
说白了,维克多就是个骗子,如此并不伟光正的角色在历史上并没有过多记载。然而根据有限的资料来看,维克多十分聪明,他掌握多种语言,是个“欧洲通”。除此之外,维克多借着堂堂的仪表外加幽默风趣的谈吐,为自己塑造出一个极具蛊惑性的外表,与多数天才一样,年轻时的维克多想要挣大钱,他觉得最好的捷径就是直接找那些富商去骗。
早年的他常年混迹在往返于美国和欧洲的远洋轮船上,躲在角落里静静打量着那些富人,试图摸清对方的心理和习惯。接着,维克多小心翼翼地尝试接近对方,同对方搭上话,顺便寻找能够攫取钱财的机会。维克多的可怕之处在于他十分能沉得住气,为了骗钱,他可以花费几个月同对方“交朋友”。然而一旦富人们觉得维克多这人还不错时,那么前者就危险了。
有一天,维克多“不小心”透露了一个秘密:他拥有一台十分精巧的机器,其中设有复杂的装置。只要把一张100美元的钞票的放入机器中,经过若干小时的精密处理,机器便能制作出另外一张钞票,这张百元大钞真假难辨。说这番话时,维克多将神态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三分炫耀带着五分不经意外加两分后悔(透露),一下子就调动了身边一圈富豪的好奇心。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维克多才“很不情愿”地拿出了这样宝贝——一只看上去很有质感的红木匣子。
不仅如此,他还现场作了一番展示,当另一张钞票被取出时,富豪们惊叹不已,立马有人表示愿意出高价买下。结果经过几番加价,有人开出了3万美元的“天价”。3万美元是什么概念?以1910年美元的购买力做参考,那会儿1美元可以购买5公斤大米,若按现在的米价作为衡量参考,那么那会儿的3万美元就能在如今中国三线城市换一套小房子了。
其实,维克多发明的这款“印钞机”就是个微缩版的印刷机,不但产量十分感人,一天只能印制几张“钞票”,且这些“钞票”的质量非常差。当富豪发现自己被骗时,维克多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诸如此类的“小打小闹”贯穿着维克多的行骗生涯,直到1925年那会儿,他脑袋里突然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原来,当时法国社会就一个问题爆发出激烈的争执:埃菲尔铁塔究竟还有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意义?原来早在1889年,时值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适逢当年法国要举办世博会,法国政府决定搞一座宏伟的地标性建筑以彰显其大国风范。这个项目面向全球收集设计方案,搞得相当隆重,其中也掺杂了许多十分奇葩的建议,例如建造一座高达100米的断头台,或是竖立一个能把整个巴黎照亮的巨大电灯,再不行就弄个大喷头,哪天巴黎干旱了还能搞一场“人工降雨”。
大伙献计献策,把这事儿弄得十分热闹,然而当埃菲尔铁塔拔地而起后,法国社会立马炸开了锅。按照当时人们的审美,大家都想看到一座辉煌富丽的宏伟建筑,结果谁料盼来盼去等到的却是这样一座又黑又丑又大的铁架子。夸张的是,当巴黎铁塔的方案被敲定后,立马有一大批社会名流联名上书,企图阻止这个“愚蠢”的想法,其中就包括文豪莫迫桑、小仲马等。遗憾而庆幸的是,一纸签满各界大佬名字的《反对修建巴黎铁塔》并没能阻止埃菲尔铁塔的问世,随着铁塔的落成,科学家们又开始各种“神预测”:亮化的铁塔将会弄死整条塞纳河中的鱼,而塔的极限高度只有229米,再高就会变得摇摇欲坠。
法国人对铁塔的声讨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平息,1925年,有报纸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眼下铁塔处处生锈,且不说安全隐患问题,每年市政都要投入巨款来保养铁塔。把纳税人的钱耗费在维护这样一个丑陋的玩意儿身上,它究竟值得吗?社会还在就此争论不休,维克多却从中觅得一个巨大的商机。
维克多不动声色地雇佣了许多工人,他并没有交给工人具体的活儿,而是让他们每天频繁地出现在埃菲尔铁塔附近,营造一种附近将要动工的假象。随后,他又四处散布小道消息,声称政府有意拆除埃菲尔铁塔。当一切铺垫得差不多时,他顶着“法属波利尼西亚邮电部二把手”这样的身份出现了,维克多向巴黎最有实力的废品收购商们发出隆重邀请,在豪华的克里龙酒店中,他半遮半掩地对富商们表示:政府不想再把银子浪费在铁塔上了,因此想找一家有实力的公司来搞定他。
商人们心里一盘算,顿时觉得这单生意了不得。埃菲尔铁塔由7000多吨钢材建成,其中的利润高得难以想象。当富商们蠢蠢欲动时,维克多又恰到好处地暗示自己可以“拿钱办事”,只要打点一番,维克多就能帮商人拿下这个项目。结果,有个名叫安德烈·保利森的大亨出手阔绰地塞给维克多2万美元,同时还承诺事后还有5万的追加“酬谢”。在一番装模作样的操作后,7万美元落入口袋,维克多立马收拾细软跑路了。可怜的是那位行贿的商人——因为担心这种舞弊行为会影响声誉,他也只能忍气吞声。
就这样,维克多不知不觉地把埃菲尔铁塔给“卖”了,有意思的是,风头避过之后,他竟然打算如法炮制,把铁塔再卖一遍。然而就在故技重施时,据说有人透露了消息引来了被他坑过的商人,也有说其中有人觉得此事非同小可,选择了报警,总而言之,这次冒险令维克多遭受重创,他不得不仓促逃往美国。
来到美国的维克多继续用他的语言天赋、缜密的头脑和精湛的演技到处行骗,然而随着案子数量的不断增加,他的“声望”也在飞速抬升。终于在1935年,维克多被FBI逮捕,最终病死狱中。而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人憎恨偷鸡摸狗的行当,因此唾弃他;也有人欣赏他的头脑,觉得一个人能把行骗搞到这种程度,这已远超“贼”的范畴——维克多俨然成了犯罪大师,而他的所作所为甚至可以用“艺术”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