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写过一篇《侠客行》,他在诗中用“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句话来形容侠客,以此表达对他们的赞美和崇敬。
2011年,在河南省濮阳市也出现了一位这样的“侠客”——李文祥。他是一名抗战老兵,更是一名解放军特等功臣。
他的光荣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报道过,而他本人也进入了21世纪经典楷模人物长廊。
李文祥
在70多年前的国难当头之际,李文祥挺身踏上了参军报国的道路。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对国家是忠肝义胆。
在国家和平之际,他却响应国家干部精减支农的号召,主动放弃了在部队深造的机会,回到家乡当起了农民,从此以后隐姓埋名,绝口不提功和名。
李老的家人、邻居、朋友,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退伍老兵。直到2011年,他的特等功臣身份被人识破,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而这件事情,还得从李老同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的一次见面开始说起!
2011年元旦刚过,家住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白衣阁北街村的李文祥老人,接到村委会的通知,4号将有政府的工作人员前来慰问。
所以在4号上午,老人吃过早饭后,早早地就拄着拐杖,站在了门囗的公路上面眺望着。老伴怕他着凉,从家里拿来了一件厚大衣,轻轻地披在了他的身上。
8点多钟,一辆黑色的小车开了过来,从车上下来的人,正是前来慰问李文祥老人的政府工作人员。
“老爷子,您在这里干什么啊?外面冷,我们回家聊!”老远就有人打招呼道。
老人的脸上也堆满了笑容,只是在看到有人从后备箱往下搬一些米面、水果的时候,他马上说道:“你们能来我就很高兴了,不要带这些东西,我家里都有……”
一名工作人员对站在旁边的卢展工解释道:“卢书记,李老就是这个脾气,每次我们带东西他都不让,说是浪费国家的钱。”
卢展工在心中暗暗点头,这是一位老军人、老党员的觉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品质啊!
很快,卢展工等人就跟随着老人走进了他家,在桌子四周坐下后唠起了家常。
只是此时,卢展工并不知道李文祥的特等功臣身份,而老人也不知道坐在他面前的是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
聊了一会,李文祥的老伴陈宝珍从厨房走了出来,给大家倒上了热腾腾的茶水。
卢展工以前在福建工作过十年,所以听出了陈宝珍的福建口音,于是问道:“大娘,您是福建哪里人啊?”
“我老家是仙游的,来河南快50年了!”陈宝珍回答道。
李文祥老人也开口说道:“可不是,我以前在福建当过兵,也是在那里娶的媳妇。”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随便唠着家常,卢展工却发现在老人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军人戎装图。
上面的军人栩栩如生,胸口佩戴着多枚勋章。显得威风赫赫、庄严大气。而对于见多识广的卢展工来说,他竟然发现这些勋章中竟然有一枚特等功勋章。
卢展工在脑海里思索了一下,他发现画上的军人自己并没有见过,也不是哪位开国元帅、将军。于是就开口问道:“李老,您身后的画上画的是哪位将军啊?”
老人转过身,把画从墙上摘了下来,放在桌子上,指着上面的人说道:“这画的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是我29岁生日时,请的一位福建民间画匠画的。”
当时卢展工的心里就一惊,如果老人说的是真的,那眼前的这位老人岂不就是一名特等功臣?
卢展工
为了确认老人的身份,卢展工再次问道:“李老,请问一下您还保存着这些军功章没有?”
李文祥老人听完,可能是感觉卢展工不信他说的话,于是有些生气地说道:“我说的可都是真的,我这就把军功章拿出来给你看看。”
说完这些,老人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卧室,在床头的柜子里面摸索了一会,拿出来一个十分破旧的小包裹,里面传出一阵叮叮当当的金属撞击声。
卢展工打开了包裹,把里面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拿了出来,他越看越震惊,因为这些东西所代表的意义实在太大了。
只见里面的军功章包括:一枚特等功勋章、一枚一等功勋章、一枚二等功勋章,以及五枚战役纪念章。
除此之外,还有一沓厚厚的纸质文件,里面是老人的复员证明、立功证书、一张“战斗英雄”荣誉奖状。
卢展工激动地说道:“李老,我真的没想到,您竟然是一位特等功臣。”
“什么功臣?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真正的功臣,是那些倒在了我前面的战友们。”老人回答道。
虽然老人面对荣誉风轻云淡,但是卢展工却深深知道,这些荣誉所代表的真正含义:
只要老人愿意,他完全可以凭借这些荣誉,获得更好的生活待遇,甚至连名垂千古、光宗耀祖都不在话下。
临走的时候,卢展工拿出了身上仅带的二百块钱,硬是塞到了老人的手中,让他买点吃的喝的。
从此以后,只要出差路过濮阳,卢展工就一定会去探望李文祥老人,和他聊一聊战争往事、日常生活。
那么,李文祥是如何荣立特等功的?他又为什么要隐姓埋名50余年?这其中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这一切还要从1925年开始说起,李文祥出生于河南濮阳范县白衣阁乡白衣阁北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为了减轻一点家庭的负担,李文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父母干农活。稍大一点后,他就给地主家放牛、打杂工。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河南地区陷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十分困难。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李文祥15岁的年纪,他的母亲因为生病没钱医治,最终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旧社会穷苦百姓
为了生存,李文祥的父亲,只好带着儿子踏上了四处流浪的生活。父子二人流浪期间,又遇到了多次日寇扫荡,最后终于逃到了安徽境内。
一路上看到太多日寇的暴行,所以李文祥也产生了参军入伍、救国存亡的念头。但是他又不愿意参加国民党的军队,所以这件事一直都没有实现。
直到1947年的年底,他在街上看到了新四军的招兵告示,于是跟随着几个同龄人一起,报名参加了队伍。
在长达数年的流浪生活中,李文祥总是听到老百姓称赞新四军好,因为他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队伍。
加入队伍以后,李文祥被安排到了萧县大队训练。一个月以后,他被正式编入了: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29师85团。
训练中的新四军战士
1948年2月,李文祥参加了济南战役。在战斗打响前夕,部队领导考虑到县城城墙太高太厚,所以决定对其先进行爆破,李文祥主动报名参加了爆破组。
李文祥和其他两名爆破手,在战友的火力掩护之下,推着一辆装满了炸药包的小推车,拼命地往城墙下面冲去。
敌人的子弹在头顶嗖嗖飞过,直到冲到城墙下面时,李文祥才发现其他两名爆破手,都已经牺牲在了冲锋的路上。
怀着悲痛的心情,李文祥点燃了炸药包,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济南县城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我军战士很快就发起了冲锋,通过缺口占领了济南县城,取得了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
济南战役
济南战役结束以后,李文祥继续跟随着大部队南征北战,由于表现出色,他被提升为了班长,开始指挥一个班的战士共同作战。
1948年年底,淮海战役打响后,为了彻底消灭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阻止黄维兵团和其合兵一处,我军打响了“鲁楼阻击战”。
鲁楼地区是整个淮海战场上的咽喉要道,国民党军若想汇合,就必须经过这个地方。
所以在战斗打响以后,敌人的反扑就无比的强烈。而李文祥所在的6连,在鲁楼阻击战打响后的第三天,就奉命前往该地区阻击敌人。
连队刚刚到达鲁楼地区,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就和敌人进行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战况无比的惨烈。
战斗最艰苦的时候,整个6连120多名战士,最后和敌人血拼得只剩下了李文祥和指导员蔡同田两个人。
李文祥
眼看着敌人就要冲上阵地了,李文祥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把所有的炸药包和手榴弹都捆绑在自己的身上,只等敌人冲上来时就拉响引线。
千钧一发之际,大部队终于消灭了杜聿明集团,赶到了鲁楼来接应,打跑了攻击鲁楼的国民党援军,李文祥也因此幸运地保住了性命。
可以想象,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武器装备都十分先进,甚至黄维兵团还出动了坦克。解放军战士们在这种情况下,坚守鲁楼长达十天十夜,直到淮海战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战斗结束以后,在英雄表彰大会上,鉴于李文祥的突出表现,指挥部给他记特等功一次,颁发了一枚特等功臣勋章。
面对至高无上的荣誉,鲜红耀眼的军功章,李文祥并没有任何的骄傲自满,因为他觉得这枚军功章是属于那些牺牲的战友的,而他这个还幸运地活着的人,一定要帮战友保存好这份荣誉。
淮海战役告一段落,李文祥依然跟随着大部队转战各地,期间他又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平潭岛战役……
其中在参加福州战役的时候,李文祥已经升任副连长。在坚守阵地、阻击敌人的时候连长不幸牺牲,他接过指挥权后,带领着全连战士和敌人展开了艰苦战斗。
战斗后期,敌我双方的子弹都打光了,李文祥依然坚守不退,最后和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直到后续部队赶来时,整个阵地上只有李文祥一个人还活着。只见他拄着刺刀,全身浴血,依然坚强地屹立在阵地之上。
敌人看到大部队赶到,吓得赶紧撤退,战友们赶紧把已经脱力的李文祥,送到了战地医院抢救。
这一战,李文祥的英勇表现被总部进行了全军通报,所有人都知道了他这位“孤胆英雄”的大名。
李文祥
在后来的表彰大会上,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亲自为他颁发了一张“第10兵团模范战士”的奖状。
在当时,这个模范战士的称号含金量十分的高,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大功,让所有战士们推选后才能获得。整个第10兵团几十万名解放军战士,能够获此殊荣的不超过五人。
李文祥从1947年参军,短短数年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战斗,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立下多次大功,是一位值得让所有人尊敬的解放军战士。
新中国成立以后,李文祥留在了部队里继续任职,担任副连长,被授予少尉头衔。
1962年,国家提出了国家干部转业支农的号召,李文祥主动申请复员转业。他在申请报告中写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去!”
李文祥的申请得到批准以后,他放弃了优越的待遇,带着妻子陈宝珍回到了家乡范县北街村,开始担任村委会书记、生产大队队长。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老百姓的生活还十分困苦,而范县处于黄河边缘,到处都是河滩地,十分的贫瘠。如果遇到天旱水灾粮食欠收,老百姓们的温饱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所以在长达数10年的时间里,李文祥继续发扬自己在部队里的优良作风,结合在福建看到的种植经验,他带领着村民们取土造田、开渠修路,最终让范县的粮食产量翻了几番。
70年代的时候,李文祥的原部队领导派人两次前来寻找李文祥,提出让他回部队继续任职,但是均遭到了他的拒绝:“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家乡,都能一样为国家做贡献,我如今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就不回去了!”
试想一下,如果李文祥当时回到了部队,那么他的待遇肯定要比现在要好,但是他为什么不愿意回去呢?
在后来,老人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这些岗位应该留给有文化的年轻人。”
部队派来的人走后,在整个范县只有李文祥自己,以及老伴陈宝珍知道他特等功臣的身份了。而对于村民们来说,李文祥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伍老兵。
至于当年在战场上获得一切荣誉,李文祥将它们深深地锁进了床头的柜子里,就连他的子女们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直到2011年,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下乡慰问,无意中发现了李文祥老人的身份,这才让这段尘封的历史得以重现。
在聊天中,卢展工曾问道:“李老,您是特等功臣,您为什么不说出来呢?您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啊!”
老人听到这句话,沉默了一会才用有些哽咽的声音说道:“我这又算得上什么?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他们才是真正的功臣。我能活着走下战场,能多吃这么多年饭,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2011年1月中旬,河南省政府邀请老人去政府作报告,讲述他曾经经历过的历史。
三天的时间里,范县的工作人员将老人家的土坯房进行了装修和加固,新砌了一个灶台,卫生间也安装上了热水器和坐便器。
只是在老人回来以后,他看着眼前的房子,才知道政府让他去作报告是一个借口,实际上是要为他装修房子,所以老人十分的生气!
在面对范县工作人员的时候,老人说道:“早知道你们是给我修房子,我就不去了。我都是土埋脖子的人了,怎么还能麻烦国家,花国家这么多钱?”
这所房子老人住了30多年,还是村集体给他修建的,也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他的第一所房子。
早在1962年,李文祥带着老伴回到老家的时候,由于房屋年久失修,无法住人。他就和妻子一起,在山上一个四处漏风的破庙住了十来年。
后来范县粮食产量上去以后,李文祥没有钱,他就选择用粮食和村民换房子住,这一住又是十来年。
直到80年代后,李文祥攒下了建房子的钱,这才在村集体的帮助下,盖起了一栋两居间的土坯房。
直到李文祥的特等功臣身份被公开,村民们依然不敢相信,他们说:“我们真是想不到,李老当了几十年的村委书记,但他从来都没有占用过哪怕一粒粮食,直到我们都富裕起来了,而他家却是最后一个在村里建房子的人。”
李文祥的女儿说:“我们从来都不知道爸爸以前经历过的事情。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肚子饿,别人家的孩子偷摘玉米,爸爸看到了就教育两句,但是却不准我们随便偷摘。”
李文祥,这位昔日战场上的特等功臣、兵团模范,在选择务农以后,依然坚守自己军人的本色、党员的初心,坚持奋斗、战斗到底,他的精神必然能万古流传,永远激励后人!
谨以此文,向李文祥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