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托生错了
一
前段时间我轻度抑郁。某天因琐事跟媳妇儿吵架,过后凝望窗外回首旧事,黯然自怜竟至泪涕俱下。
几天后关系恢复正常。事毕,俩人躺着聊天儿。媳妇儿在枕边耳语:你托生错了,上辈子是个女人,现在只是多了个把儿。
这话让我在心里掂量了好几天。
是呀,四十岁之后,没来由变得容易伤感了。看黄渤赵薇主演的《亲爱的》和陈道明巩俐主演的《归来》,都是哭得一塌糊涂,止都止不住。看湖南台《歌手》节目,听李健唱《假如爱有天意》和《父亲的散文诗》,眼泪也是不自主地流了下来。媳妇儿嘲笑我“哭不精”。我回怼她:你懂啥,这叫情商高。
她不知我自小就泪腺发达。
记忆中哭得最惨的一次是在市里读高中时。那时家姐正在市里读卫校。为丰富业余生活,卫校经常在周日组织看包场电影,姐姐总要带上我。
那阵子正上映一部名噪一时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号称“史上最催泪”。电影院搞的宣传活动很有创意,检票口免费赠送手帕一条。
本来我是做好心理准备要哭一场的,可落座后环顾前后左右,都是卫校的小姐姐,这怎么好意思哭!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泪水还是不争气地夺眶而出,轻微的啜泣声伴随而来。我只好紧咬住那条手帕。
当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响起时,我再也抑制不住情感的潮水,从口中拽出手帕,嚎啕起来。那一刻,世界仿佛静止了……
多年后,生活的磨砺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这种多愁善感的性格。我得承认,我不是个心胸开阔的人。此外,我愈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父母了。
二
父亲是个敏感易怒的人。年轻时脾气暴躁,冲动起来不计后果。在单位跟同事、在家跟左邻右舍都曾发生过激烈的冲突,极端的时候甚至动手。他单位有位大姨叫他“疯子”。
但老天爷赐给他一副好皮囊。方脸大眼宽额,身高1米76,当过兵,腰板拔的笔直,在人堆儿里很是显眼。他陪单位领导下乡检查时,总有人误以为他是领导。他对待陌生人彬彬有礼,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我猜正是这样的表面迷惑了当年的母亲。
母亲从不提与父亲年轻时的旧事。从我懵懂记事起,家中就一直战事不断。碗盘换了一茬又一茬,大衣柜上的穿衣镜是两瓣儿的,缝纫机下方的木箱被踢了个大窟窿,母亲身上也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积年累月的压抑情绪,让母亲很早就得了甲亢,眼珠儿向外鼓着。在我记忆中,母亲开心快乐的时候不多,有很多年她习惯自己跟自己说话。这种情况直到老年才有所改变。我到四十岁时才明白,那是轻度抑郁症的表现。
尽管父亲家暴不断,但母亲从来没提出过离婚。这在现今这个离婚率高企的社会是不可思议的。今天的年轻人不会理解三十年前传统文化对稳固一个普通家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母亲和父亲关系的改善,是在姐姐和我都到市里上学之后。家中只剩他们二人,没了观众,吵架似乎变得兴味索然了,父亲也不再动手或摔砸东西。偶尔因为某个话题发生争执,母亲也总是先让步,转过脸去看电视,或是回自己房间躺到床上——两人分床而居已有多年了。
父亲的暴躁好像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我活了快五十岁,接触的人难以计数,像他这样的性格绝无仅有。
父亲七十岁那年,因患结肠癌做切除手术。麻醉完,他在半昏迷状态中还挣扎着撕扯挥拳。医生护士吓了一跳,赶紧捆住他的手脚。后来护士跟我们家属说,这老爷子有暴力倾向。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父亲这种暴躁性格对他来说或许根本就是不可控的。没人喜欢这样的性格,包括他自己。其根源极有可能是来自他的原生家庭。
我到网上寻找关于原生家庭的解读。有句话这样说:原生家庭的状态如何,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注意是决定性作用,这里就需要说说我爷奶家。
那到底是个怎样的家庭,我现在已无从想象。只知道:人口多,贫困,酗酒,儿女四散各地。父亲从不讲自己童年少年时的家庭状况。他十六七岁就入伍,离开了。
母亲曾讲过说,你爷奶生活习惯不好,酒瓶子就放在炕头,半夜起夜也要抄起来嘬上一口。父亲后背有个半拳大的疤,每次看到它,我脑海中都会浮现两个醉意朦胧身形歪斜的人影,其中一个正扬起酒瓶子猛劲儿甩出去……可是看不到脸。
父亲的兄弟姊妹们天各一方,多少年也难得相聚。有一年我老叔千里迢迢过来看父亲。老哥俩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喝了不少,然后……大吵一架。弥足珍贵的唯一一次见面就这样不欢而散。
但这还不是父亲最让人费解的地方。
每逢年节,父亲总要发通脾气或耍上一场,搞得家中喜庆的气氛荡然无存。别人家都在欢喜团圆,更衬出我家的寂静清冷。没人言语,母亲和姐姐暗自垂泪,我在心底长长叹息,唉……
每次伤痛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掉。如此循环往复,几十年无例外。本该幸福美好的家庭时光就这样在疗伤中悄然流逝。
我曾细心观察过身边同学同事朋友的家庭。
几乎每个不幸福的家庭都有那么个别成员,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给其他人制造着麻烦和痛苦而不自知,仿佛这就是他(她)存在的价值。
而幸福的家庭,其成员多能相互体谅,说话行事设身处地替对方考虑,更照顾他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有幸成为一家人,真是上天眷顾,上辈子积德。
母亲七十三岁本命年,父亲格外重视。特意出钱让我和媳妇儿在商场买了银手镯,还让我在酒店订了张桌。聚餐那天,母亲说头痛吃不下,筷子没动几次。我心里清楚母亲的感受,这辈子从来没有过的待遇,让她一时难以适应,反倒勾起了她对往昔的回忆。
餐后回到家,我听见母亲在里屋抽泣着对父亲说,这形式的有啥用啊,跟你过这辈子心情没好过。
我顺着门缝看过去,父亲的脸上竟写满了惶恐。
突然想起徐克武侠电影《刀》的结尾独白:在这一刹那,我终于明白,江湖上的买卖,你只能占一时的便宜,对方总有一天会拿回失去的东西。
武侠江湖如此,情感江湖何尝不是如此。
“刀”不会永远只挥向一个方向。持刀者伤害他人之时,不可避免地也会伤及自身。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伤人的武器都是双刃的。这是天道。
父亲七十四岁,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
三
母亲是什么,洛夫用诗这样回答:
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水声,
坚如千年寒玉。
举目时,
她是皓皓明月;
垂手时,
她是莽莽大地。
《史记·屈原列传》有云: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我向学生介绍这段文字时故意曲解:天,亦母也;父母,偏意副词,偏在母;夫母者,人之始人之本也。
我敢说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过“疾痛惨怛”的体验。当此之时,呼喊“爸”者寥寥,更多的是喊出“妈……”
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临池学书到长大成人,从稳重成熟到日渐衰老,人生的每个阶段,只要你身处困境或是遭遇不幸,那撕裂心肺的“妈——”就会和着泪水发声,减轻你的苦与痛。
一个“妈”字慰藉了多少柔软的心灵!区别只是有的人的呼喊在人前,有的人的呼喊在背后,有的人的呼喊深藏心底。
描述我的母亲,有太多的褒义词可以用来形容她。此刻我想到的最恰切的词有两个:坚忍和担当。
先说说她的家庭。
母亲生于共和国建立前一年。和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家庭一样,贫穷是这个家庭的底色。我这里说的有些轻描淡写,但事实上母亲年幼年少时我们国家的贫穷程度今天的年轻人根本难以想象得到。在我眼中,这个普通家庭更像是上世纪的一部黑白连环画绘本。
姥爷身材干瘦,穿一身洗白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裳,见人总乐呵呵的。他去世早些,我接触不多了解不深。
姥姥高寿92岁,几年前过世,和我相处的时间更长也更熟悉。
她身材瘦小,走起路来轻手轻脚,好像生怕惊扰到别人。她干净勤快,家无长物但打理得井井有条。姥姥勤俭持家,家庭和睦,家风端正朴实在村里是公认的。
守正乐观明理勤俭,这些当代人极力主张的优秀品格,老天爷很早前就赐予了这个家庭的成员。
小时候留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姥姥的“千层底”。我和姐姐从小学直到初中毕业,穿的都是姥姥亲手制作的布鞋。把旧布洗净压平,用浆糊一层层粘住再压实。锥子扎眼儿,粗钢针穿上捻好的麻线一针针细细地衲过去。接下来的工序是剪鞋帮,衬里子,包边锁口。一周半月,一双“千层底”完工,姥姥满脸都是笑意。
我成年后所领略到的则是姥姥的睿智。听老舅讲,姥姥晚年不愿给子女添哪怕一丁点麻烦,生活上从不提任何要求。家里的日常琐事,她只听有用的,没用的她好像都听不见。她也不轻易发表议论表达观点评价他人,但其实她心里都有数。人年龄大的时候能做个生活的旁观者,冷静地注视这个纷纷扰扰的世间其实挺好。
姥爷姥姥没上过学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但他们是生活的智者。这样的遗传基因和家庭氛围必然对母亲产生深刻的影响。
母亲天资聪颖,在校读书期间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没读高中,考到了市里的中等卫生学校。
临近毕业,有部队到卫校招收军医,相中了母亲。政审时部队派人到村里调查家庭成分。那年代“唯成分论”,村长说了句,外来户,成分不明。
这句话改变了母亲的命运。母亲没能成为军医,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镇医院。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父亲,也就有了后来的家庭生活状态。
假如当年那位村长说一句“贫农”或“中农”,母亲的生活将会是另一种样子,大概率比后来要好很多。可是生活从来就不存在“假如”,至多是让人大声诵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美好的日子将会来临……”
参加工作后,母亲的专业能力很快凸显出来,二十几岁就当了医院的业务负责人。
医生是个沉静的职业,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冷静的判断。我曾想过写文章探讨一下做好医生和教师工作的基本条件究竟是什么。想来想去,治病救人和教书育人很相像,知识、技能、敬业、爱心缺一不可。还有一条极易被忽视,那就是稳定的情绪。
可频繁的争吵和家暴让拥有稳定情绪也成为一种奢求。有时母亲带着脸上的淤青和泪痕去上班,迎接她的是诧异后同情的目光。这种廉价的同情刺激着母亲,犹如伤口被撒上盐,让她无法集中精力在工作上。后来她选择调离了医院。
四十年后,我坐在桌前写这段文字,竟恍惚有种“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感觉。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擦拭母亲脸上的泪痕。仿佛离得很近,却又遥不可及。
那时农村人家供出一个吃公家饭的并不容易,参加工作后就要回哺家庭。有好多年父亲母亲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都要寄回各自的老家。
母亲还暗地里支持着弟弟妹妹上学直至娶嫁成家的费用,后来又资助几个侄子侄女读书考大学。这种情况持续了二十多年。
母亲在家中排行老大,事实上也真正起到了老大的作用。弟弟妹妹侄子侄女遇事都拿她当“主心骨”,却不知她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委曲求全,难以把控命运。
受家风影响,母亲一生勤俭节约。年轻时上班之余,还在家养猪养鸡种菜,尽力改善生活条件。后来供姐姐和我到市里上学,母亲更是节衣缩食。她自己半辈子没买过一件像样的衣裳,退休前总是穿着单位发的制服。
母亲爱好广泛,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她热爱运动,年轻时喜欢打乒乓球,后来年纪大打不动了就当裁判,再后来改打门球、台球。还曾代表全市参加自治区的老年桥牌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前段疫情管控结束后的某天,母亲骑自行车给我送来些食品。临走,她踩着脚蹬迈上车座,动作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干净利索,有些颤颤巍巍。毕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那一瞬间,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朱自清笔下的“背影”,真的就存在于真实的生活之中。
母亲是平凡的人,并不完美。她性格中有犟的成分,和父亲谈论总会固执己见,这也是经常发展成争吵的根源之一。有时她听我讲话也很没耐心。我曾告诉她这个家庭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好好说话。
但她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承受着坚守着,为子女的未来勉力维持家庭的完整,引领家庭不断向好发展,日渐和谐幸福。仅从这一点说,她就是个了不起的母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
这样的家庭,能养育出怎样的子女呢?
品德上可能也会有不少优点。但软弱、逃避、自卑、情绪化等人格缺陷犹如鬼魅,如影随形附着在你整个人生行程的背上。时间越久经历越多,你越会发现:正是这些缺陷,在不停压减你的幸福感,限制着决定着你人生达到的高度和宽度。
让人无奈且悲哀的是,相比之下,那些所谓的优点似乎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再平常不过,基本可以无视。
先说软弱。
水库论坛上有篇文章说:软弱、懒惰和愚蠢是恶德,其余全是美德。软弱被排在第一位,我赞同。
这话并不偏激。它一语中的,扒开了传统教化中关于品德论调的虚伪面具。大概在传统教化中,不善良才是被列为恶德首位的。这符合某种需要。真正的恶总希望面对的是善,好任由他们为所欲为;或者把你改造成善并俯首帖耳。恶也惧怕恶。
软弱的表象往往就是善良。长期以来,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中,善良被安放在个人品质非常突出的位置。就连异性间求偶的征婚启事上,善良也居于诸多条件的醒目处。然而这样的道德教化,让涉世未深的人在现实中常常碰撞得头破血流。
人类从来都不是简单到只有善和不善。除圣人外,绝大多数人处于中间地带。当面临利益冲突时,再三权衡反复选择。
软弱的反面是强势。当前“狼性文化”正成为时尚,这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网络时代让一切返璞归真。
务实的典范是日本人。有人曾问:二战时美国人在日本本土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造成大量伤亡,为什么日本人不恨美国人?答曰:日本人尊崇强者;当年对外侵略的根源是强势文化,战后经济迅速崛起凭借的也是强势文化。
的确,做貌似机智的孬种,全无必要。
扯得远了,再回到家庭和个人。在经历过人生的“九曲回肠”后,才终于明白一定要抛弃无用的软弱,这真是种巨大的遗憾。本来这个问题在步入社会前就应该在原生家庭得到很好解决的,甚至它根本就不应成为问题。
再说说逃避。逃避的实质是临时解决眼前烦恼。
我半生都在逃避。
二十左右岁时千方百计逃离家庭,试图通过制造空间上的物理距离来实现目的。高三那年我借口学习太忙,搬到学校宿舍去住。高考失败,我不顾家里经济拮据,极力要求到市里复读。大学毕业后,我只身跑到外地找工作,宁愿忍受寂寞。好多同学都以为我是在寻求更好的发展,不知其实仅仅是逃离。
有一年我从外地返家,偶遇一同届同学。他听我说在外地工作,就说你何苦啊,在家多好,父母在身边有依靠,省心省力。在他眼中,我父母都是公家人有稳定收入,家庭条件还算不错。我只能在心里苦笑。
那段时间我最爱听张楚的《姐姐》,深陷情境不能自拔。
“我的爹他总在喝酒是个混球,
在死之前他不会再伤心不再动拳头,
他坐在楼梯上面已经苍老,
已不是对手……
姐姐,我想回家啊,
牵着我的手,你不要害怕
我有些困了……”
我觉得自己特理解张楚。后来在网上看到张楚解释说这就是首歌,和他的真实生活没什么关系,我是不相信的。没有亲身经历断写不出那样的曲调和歌词,更何况他十几岁就离开家庭,孑然一身在北京谋生和唱歌。他只是在掩饰,和我一样。
说到《姐姐》这首歌,我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家姐。
姐姐当年也在逃离,她逃离的途径是婚姻。那个后来成为我姐夫的外地男人在所有人看来都配不上姐姐。缺少祝福的婚姻真的是不幸的。我那可怜的姐姐,试图远嫁逃离家庭,慌不择路没能做更多的选择。可置身婚姻中,才发现这只是逃离的开始。没几年俩人离婚,姐姐独自在异乡含辛茹苦养育女儿长大成人。幸好女儿够争气,考入国内名校,给了姐姐极大的安慰。
有好多次,我梦里都出现过同一个场景。
寒风飞雪。我和姐姐身穿厚厚的棉袄棉裤,头戴母亲手织的毛线帽儿,后背上是与年龄不相称的大书包,深一脚浅一脚在归家的路上……院门紧闭,大人们还没下班儿。姐姐跺着脚,用力揉搓我皴裂肿胀的小手,不时捂捂自己的耳朵……两个小红脸蛋儿,一起守候等待……
再回头说我。当一个人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徘徊,那曾冷酷到底的家也会在想象中变得温暖如春,仿佛火炉般吸引冰天雪地中的独行人。“你的城市没有一扇门为我打开啊,我终究还要回到路上。”
这也是当爱情近在咫尺,我选择放弃的原因之一。就像王洛宾歌里唱的,“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在婚姻的围城里,我一度靠谎言掩盖真相掩耳盗铃麻醉自己。本质上也是在逃避。
因为习惯了逃避,我的人生旅程中缺少了一份起码的从容。这种情况一直到不惑之年才有所改观。
软弱和逃避的附生物必然是自卑。年少时我一度自卑到自闭的程度,以至在很多年里患上了口吃的毛病,见到心仪的女生更是脸红心跳不敢吱声。后来能够痊愈真得感谢教师这个职业。
为了讲好一节语文课,确保表达流畅不出现口吃,我把整个教学过程一字不落地书写在教案本上。绝对百分百的详案,一本厚厚的教案容纳不下几个课时。备内容备方法备过程还要备跟学生互动。课堂上种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我都要考虑到,甚至有可能突然出现的学生提问我都提前换位思考加以模拟。
我找到一个秘诀,就是尽可能丰富拓展授课内容。好处是学生无暇顾及授课者语言表达上的瑕疵,丰富的内容已经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且需要时间去消化。我观摩同校其他教师授课,极少有人比我的课堂容量大。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学生认可度逐渐提高。讲台上,我变得自信起来,越来越挥洒自如。意外地,口吃不见了。
辛苦付出意味着耗费更多时间更多精力,但跟收获后的喜悦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这段经历启示我:人皆有短板,想要补足,“无它,尽心焉”而已。
情绪化是社交处世中致命的弱点。头些年,很多人的书房里都悬挂着两个字“制怒”,算是较高级的自觉追求。我这里要说的情绪化是指低端的“阴、晴”之间的转换。我自我剖析,属于时常“多云见晴、晴转多云、乌云密布、黑云压城”这种的。
按照传统心理学的分类,我是典型的抑郁质气质类型。郁郁寡欢、消极悲观;挫败感强,无成就感;放大负面情绪,不易从中摆脱;在意外界评价,无端迁怒于人。书里说的,我全中。
听说有研究人员认为抑郁质型人因够偏执易出天才,我差点笑出猪叫声。这些人又拿极端个例说事儿,就好比有人一说学历无用就拿比尔·盖茨大学肄业举例。
在我看来,抑郁质型人注定平凡一生。(这话可能要得罪某些人,我只是推己及人。如果你已是成功人士,那恭喜了,你已战胜了人格缺陷,不能归为抑郁质了。)被来历不明的坏情绪笼罩着,沉浸在个人的小世界中,眼光不及十米之外。低头行路,难得仰头望天,蓝天白云均入不进法眼。注意到行色匆匆的路人,却错过了路边怡人的绿色。街边店门口姑娘小伙子们大声说笑着;羡慕别人简单的快乐,自己仿佛什么都没有。庸人自扰,整天处于“想事儿”状态,像“套中人”别里科夫那样躲在被窝儿唉声叹气。跟女人月事类似,每个月总有几天不开心。喜怒无常,无来由绷着脸,遇事好往坏处想。沟通能力差,人群中好似演戏,浑身不自在,独处才觉舒适。情绪易失控,冲动起来往往得罪人,自己累也罢了,别人看着都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赚钱能力也不强,勉强挣一份生活费。虽说温饱不是问题,但至多小康。鲜有贵人相助,如碰巧赶上一个算是这辈子没干过缺德事的回报吧。欲望不小,想法不少,“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做不成什么大事。
我说的都是我。
五
这几年电视剧《欢乐颂》《都挺好》先后热播,“原生家庭”一度成为热词。现在谈起“原生家庭”,总感觉带些贬义。网上就有人总结了《N种原生家庭的伤害》《十个原生家庭九个伤痕累累》,还有所谓的心理学专家编制的“原生家庭伤害量表”和“原生家庭心理测试题”。
确实,遗传基因和原生家庭的作用力强大而又神秘。《欢乐颂》里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日本畅销书作家东野圭吾给“宿命”下了定义,“生命中的全部偶然,其实都是命中注定,是为宿命”。
既然如此,你恰巧生在某个家庭,那就绝不是偶然,像孩子一样咆哮“为什么生我”也就毫无意义,唯有默默接受并承受这一切。“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世上从来就不存在完美家庭,只有一颗颗寻求自我完善的心。
改造基因,是上天交给你到世间的一个任务:去改变子孙的基因序列吧,通过联姻的方式。这不是简简单单一代人就可以解决掉的问题。想想这样一个重任还有更多的人在同时分担,而你只是其中一份子,身处其中会感觉轻快些。更何况在过程中你还会碰到很多有趣的人,包括你爱的和爱你的。
学会释然。转换到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看待家庭看待世界,带着点儿同情心去审视他(或她)。噢,老天爷在惩罚他(或她),才让他(或她)如此渣。而不是去痛恨他(或她)。恨是一件特别消耗元气的事儿。
给对方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一起朝夕相伴,即使是至亲。有的人害怕孤独,但热闹了又觉得是一种聒噪。距离产生美。如果你真爱家人,只需多关注他们。在他孤独的时候给他陪伴,在他烦心的时候给他空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总有个所在适合他(她)归属于他(她)。也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每个人都是生命中的过客。
“狡兔三窟”。至少有三个居所或去处。可以是三所房子。两所安置家人,一所自己掌控钥匙,想独处就去呆会儿。可以是工作室、休息室、茶歇室、兴趣室,哪怕像明熹宗那样躲在里边做木匠活儿也好。没条件的也要有除了家和单位之外的“第三空间”。可能是公园、球场、图书室,也可能只是街角的凉亭或路边的长条石凳。
忙碌、专注于事。百无聊赖,情绪的雾霭会趁虚而入。准许它在心灵的领地上空一掠而过,不等弥散开,就被忙碌的劲风吹远。我特别佩服日本的围棋棋具匠人。家族几代人传承,上百年只为做好棋盘棋笥,造出来的个个堪称艺术精品。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工匠精神”能填充你的精神世界。
努力改善物质条件。“仓廪实而知礼仪”,也就少了些狂躁,多了份平和。财富带给人独立和自由,不用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坚持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贫穷,是幸福的大敌,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大敌。”贫穷+人格缺陷,会让人一步步走向无底深渊。
还有解不开的心结么,最后交给时间。
收笔,起身。
电脑桌面跳出浮窗: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暖相待。
打开电视,电影《归来》已播到片尾,一个沧桑低沉的男声吟唱着:昨天的身影在眼前,昨天的欢笑响耳边,无声的岁月飘然去,心中的温情永不减……容颜变岁月迁,心中的温情永不减……(全文完)
二零二零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