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小野
- 派克承认婚内出轨,就在拍摄《罗马假日》期间,女方是否奥黛丽·赫本?
- 派克赠予赫本钻石蝴蝶胸针是否真有其事?
- 派克是否参加了赫本葬礼并亲吻棺材、说“你是我今生最爱的人”?
- 派克因为是婚内人士,与赫本不宜相恋,所以将好友梅尔·费勒介绍给她?
长久以来我发现一件事,越是老电影误传越多。
九十年代以前,人们对电影纸媒白纸黑字深信不疑。那时媒体极有良心,绝少铜臭,唯有墨香,却也不能不承认由于时代局限、信息不发达导致的谬误也是普遍存在的。
尤其赫本与派克之间的“爱情故事”,一直活在人们的传说中生生不息,期间又被反复锤炼加工、有鼻子有眼,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人物关系、情节高潮……最后连道具都有了——老年派克悄悄买走了赫本遗物蝴蝶胸针。
还有人说赫本不忍插足派克婚姻,伤心之余嫁给了一位医生。
这个说法流传最久、也最为荒谬,因为一名医生是无法演好《战争与和平》男主角安德烈公爵的(其父是一名医生)。
奥黛丽·赫本与老公梅尔·费勒合演的《战争与和平》(1956年)
好,既然这个老而弥坚的爱情故事发端于《罗马假日》,那么今天笔者给你讲讲这部电影前前后后发生了什么?顺带辟几个谣点,说点你不知道的。
《罗马假日》拍摄期间派克婚内出轨
格利高里·派克 Gregory Peck
你见过有人头一天离婚、第二天就结婚的么?
我见过,这人是格利高里·派克。
1967年4月10日,派克被授予奥斯卡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他开始犯嘀咕,跟媒体说道——“我又不是什么好人,给我这玩意儿干嘛?”
就美国民众对他的认知而言,派克真是过谦了。这个道德洁癖分子一生都在铁肩担道义、为民请命,反战、反种族歧视、反工人超长工时、反教会限制妇女堕胎自由等等一系列运动中,都能看到派克活跃的身影。
他曾与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一起上街游行,并在1968年4月4日马丁遇害后,决定推迟当年奥斯卡颁奖典礼。
是的,派克有这个权柄,1967-1970年间他都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院长。
派克不仅在权贵名流之间交游甚广,对好莱坞弱势群体亦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实践他所一贯倡导的众生平等。
1996年,好莱坞一位演员理查德·杰克尔被查出患有癌症,而他的妻子因老年痴呆早已花光积蓄,理查德不得已卖掉住宅,并因此背负一百余万美元债务,而当时电影界的福利医院却拒绝收治,这导致贫病交加的两位老人沦落街头。就在这时派克出手干预,动用各路关系协调,理查德很快与妻子办理了入院手续,得到了精心护理与治疗,直到他1997年6月4日去世。
而这位演员与派克的交集,仅仅是在他四十六年前一部作品《枪手》中位列演员表第10。
1950年电影《枪手》中的理查德·杰克尔Richard Jaeckel
种种事迹不胜枚举,SO,德高望重的派克被美国民众誉为好莱坞最后一位绅士。
那么,派克为何说自己不是一个好人呢?
这件事只能说是白璧微瑕,关乎小小私德。
1952年6月23日《罗马假日》正式开拍,期间派克一直心烦意乱,因为与妻子格蕾塔糟糕的夫妻关系,他正纠结着要不要结束长达十年的婚姻。
当时他已是三个男孩儿的父亲,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刚过三岁生日。
1949年派克与妻子格蕾塔·库科宁在南安普顿
这位名叫格蕾塔·库科宁的芬兰女人比派克大五岁,26岁那年派克与之结合,大概是怀有某种恋母情结。因为派克五岁时父母离异,他是独子,由奶奶一手抚养长大。
这位格蕾塔·库科宁夫人一生默默无闻,辛辛苦苦拉扯三个儿子,唯一一次抛头露面,是在1952年派克为宣传《乞力马扎罗的雪》在芬兰赫尔辛基拍摄的一部10分钟纪录片《派克在芬兰》。
那时候格蕾塔还在规规矩矩相夫教子,并未意识到,她的男孩儿早已长大。
派克第一任妻子格蕾塔·库科宁Greta Kukkonen
彼时,正在罗马拍戏的派克遇到了一位法国美女——薇罗妮克·帕莎妮(Veronique Passani)。
她是一名巴黎记者,芳龄20,比派克整整小16岁。这个女孩子秀外慧中,独立干练,活泼可爱,很快引起了派克的注意。
《罗马假日》这个剧组很有意思,开篇陪伴安妮公主跳舞的王公们是真实的意大利贵族(后来他们都把片酬捐给了慈善机构)。
而片尾的记者会全部是真实的记者,赫本第一个握手的是派拉蒙新闻自己的记者。
这场记者会为现实中的派克收获了一位记者美女。
片场休息时,这个法国小姑娘对派克说自己已经23岁了,但她顽皮大胆的作风,分分钟证明她还是个孩子。派克被她深深吸引,很快坠入爱河。
后来,薇罗妮克为了跟派克约会,工作也扔下了,还放了名人保罗·萨特的鸽子。
让·保罗·萨特,法国著名哲学家,1955年访问中国时报道媒体是《人民日报》,规格很高。
萨特1955年访华期间与波伏娃
就是这样一位大名人,被小姑娘丢一边去了。
做过媒体的朋友都晓得,记者行业最大的忌讳就是热门新闻开天窗,行话讲——脱稿。
就像《罗马假日》一开始主编跟迟到的乔大发雷霆,就是因为乔睡懒觉导致“脱稿”!
脱稿不仅会令一名记者失业,甚至意味着职业生命的终结。
可以说,薇罗妮克这个小姑娘在用生命谈恋爱!
派克十分感动,薇罗妮克很快迁往美国,两人由此展开了一场长达三年的地下情,确切地说是婚外情。
1955年12月30日派克与原配格蕾塔正式离异,12月31日与薇罗妮克注册登记,薇罗妮克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薇罗妮克·派克,1956年10月26日生下两人第一个宝宝托尼·派克!
薇罗妮克旺夫运不错,不仅三年之内一口气生下两个宝宝,还带旺了派克的事业运。
1963年派克凭《杀死一只知更鸟》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是首位获得此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人(别看好莱坞在那里)。
陪在他身边的是她俏丽的身影!
夫妻俩感情很好,直到派克去世一直恩恩爱爱。
这段婚姻被好莱坞同行誉为派克自己的爱情电影。
所以说,意见领袖派克从来就不是一个吃吃喝喝眠花宿柳的好莱坞公子哥,他需要的是一位坚强、独立、开朗、自信的现代女性作为终身伴侣。
《罗马假日》期间派克的的确确收获了一份浪漫的爱情,但女主角并非奥黛丽·赫本。
再说,彼时的赫本也没人敢追。
安妮公主珠宝服饰全部赠予赫本,作为新婚礼物
影片结束后,派拉蒙工作室为赫本展示了用于本片拍摄的整个衣橱,包括帽子、鞋子、手袋和珠宝,并全部赠予赫本,作为她的新婚礼物。
这个派拉蒙还是真会做人情啊。
因为是赫本的电影处女作,一介新人,《罗马假日》她仅收到12500美元片酬。
好莱坞有补发工资的例子,譬如1939年《乱世佳人》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给了原小说作者玛格丽特50000美元版权费,由于后来电影太赚钱了,大卫又补发给玛格丽特50000美元。
不过派拉蒙补发赫本,感情分更多一些。影片中这些珠宝不见得值太多钱,毕竟整部电影投资才150万美元。
给你看看同时期别人家的珠宝都是什么货色?
温莎伯爵夫人一枚火烈鸟胸针就值150万英镑!
再说当时的奥黛丽·赫本也不缺这些个,彼时她已与英国汽车商人的公子詹姆斯·汉森订婚。
对,你猜得没错,就是那个后来被撒切尔夫人称之为“钱袋勋爵”的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on)。
这位商业天才曾经创下一项纪录——英国第一位年收入百万英镑的实业家!
当然那是后话。
赫本与未婚夫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on
早在拍摄《罗马假日》两年前,21岁的赫本已与28岁的詹姆斯·汉森订婚,派拉蒙也满心欢喜等着收请柬。就在这时事情发生了一些小小变化。
这个变化便是,赫本在接下来的《龙凤配》爱上了刚出炉的奥斯卡影帝——威廉·荷顿。
而她是同届影后,这是影片一大看点,缘份啊。
1953年拍摄的电影《龙凤配》(亦称《萨宾丽娜》Sabrina)
这部电影害惨了两个男人,先是威廉·荷顿深深迷上了赫本,随即展开狂热的追求,不顾自己已有家室妻女。
威廉·荷顿这个人很了不起,演技了得,聪明绝顶,只说一件事,他是里根结婚时的伴郎。
赫本也不禁芳心大动。据威廉·荷顿养女回忆录里提及,当时她的养母布伦娜·马歇尔嫉妒赫本嫉妒得发狂,将自己的发型乃至眉型全部改成赫本式。
作为敏锐的商人,詹姆斯·汉森当然有所察觉,他十分紧张。彼时二人婚礼已到筹备阶段,赫本婚纱已订制完毕,由罗马时装名家芳塔娜姐妹(Fontana Sisters)设计,一件象牙白缎子婚纱。美好姻缘近在眼前,不可功败垂成。
意大利名牌——芳塔娜姐妹(Fontana Sisters)
通过下面这张照片赫本戏服我们可以看出,《龙凤配》拍到一半时汉森还在剧组探班。
赫本与未婚夫詹姆斯·汉森
《龙凤配》纪梵希设计的这款经典戏装
最后赫本对威廉·荷顿动了真感情,不惜与汉森撕毁婚约,分道扬镳。
《龙凤配》三位主演都是刚刚拿过小金人儿,加上导演四位。
汉森退出,赫本与威廉开始一本正经谈婚论嫁,论及威廉与妻子儿女的善后问题、财产分割等等。
说明这段感情已经开始走程序了。
关键时刻,威廉这个聪明人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多嘴。
他对赫本说道,由于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养女,所以他做了绝育手术。
这对赫本来说是极为要命的事,毕竟她十分喜欢小孩,于是说声“拜拜”调头就走,再也没回过头来。
威廉·荷顿深受打击,一生都未走出这段恋情的阴影。
三年之后,当他出现在电影《桂河大桥》中容颜已改,憔悴得让人不敢相认。
1957年经典电影《桂河大桥》
威廉·荷顿在《桂河大桥》里扮演美国战俘
通过两个男人的世纪失恋,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世家子弟有何不同?
小开詹姆斯·汉森之后发奋图强,一头扎在事业上,一心扩张商业版图,晚年成为英国实业家代表人物、国之重器。2004年冬天去世时,我国媒体普遍给予了大篇幅报道。
而威廉·荷顿半生寥落,唯有借酒浇愁,不惜将自己喝丑喝傻,再有就是去非洲打猎,跟虎豹豺狼赌命。威廉·荷顿演过《逃往雅典娜》而中国观众完全不记得他,为什么?因为这个当年《日落大道》英俊小生颜值坍塌,早已泯然众人也。
1981年11月6日夜里,威廉由于酒醉在家中不慎跌倒,头部磕在床头柜角,虽然只是一条小小的伤口,但他已无力爬起,最后全身血液流尽而死。
死后数天遗体才被人发现。
许多年以后,有位香港导演在自己作品中郑重致敬了威廉·荷顿,这位导演叫陈可辛,这部电影叫《甜蜜蜜》。
黎小军姑妈惦记了一辈子威廉,末齿难忘。但她没戏、肯定没戏,因为威廉·荷顿此生此世只爱一个女人,那就是赫本。
《龙凤配》刚刚上映16天赫本结婚!
1954年9月25日二人举行婚礼
1954年9月25日,就在《龙凤配》上映仅仅16天,赫本举行婚礼,嫁作人妇。
这在当时是爆炸性新闻,可以说是震裂眼球。
人们惊异地发现,赫本所嫁的男人,既不是富二代詹姆斯·汉森、也不是绯闻男友威廉·荷顿,而是大她十二岁、离过三次婚有五个小孩、以好色闻名百老汇的梅尔·费勒!!!
事实上他们早就认识,早在赫本拍摄《罗马假日》之前。
而且两人的确是在格利高里·派克主持的派对上结识的。
却不是派克介绍的。
梅尔·费勒自己走上去搭讪,盛情邀请赫本与他同台出演话剧《水中仙》(Ondine)。由于是百老汇的卡司,赫本欣然应允。
那时梅尔·费勒还是婚内人士,赫本正打算嫁给詹姆斯·汉森,派克还不知道有《罗马假日》这个本子。
《罗马假日》建组时,《水中仙》正在百老汇上演得如火如荼,好评如潮。
期间赫本跑去试镜安妮公主,导演威廉·惠勒先让她表演一场戏,在说“卡”时又向摄影师丢了个眼色,保持摄像机转动。数分钟未经预演的自发赫本被拍下来,再加上一些坦率的采访镜头,最后她赢得了这个角色。
《罗马假日》赫本定妆照
戏拍到三分之二,派克便断言,这个女孩儿一定会拿奥斯卡!
1954年3月25日赫本果然拿到了奥斯卡,同年她还凭借《水中仙》拿到了托尼奖(相当于我国话剧界梅花奖)。
同年同时拿到这两个奖项的女演员迄今为止电影史上只有两位,另一位是艾伦·伯斯汀。
赫本与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男爵,奥斯卡奖揭晓瞬间
奥黛丽·赫本因《罗马假日》获得奥斯卡奖后收到电报祝贺
随着话剧《水中仙》的走俏,赫本与她的老公梅尔·费勒成了好莱坞一对明星夫妻!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喜欢小孩儿的赫本在这段婚姻里不断流产,五次怀孕四次流产(分别于1954、1958、1965和1967年)。
1954年年底,刚刚新婚三个月,她失去了第一个胎儿。1955年7月,她与丈夫出演《战争与和平》。
赫本与老公梅尔及亨利·方达合演《战争与和平》
好在苍天有眼,1960年7月17日,这段婚姻唯一的孩子、赫本第一个儿子肖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出世。
原本赫本是《西区故事》女主角玛丽亚最终人选,因为怀上这个宝宝而退出。
两人维持了十四年,期间充斥着强颜欢笑的色彩。梅尔好色花心,赫本亦不甘人后。
她曾在传记《魔法》里透露,由于对梅尔极度失望,作为报复,她自己也曾短暂出轨。
1967年拍摄《丽人行》期间,她与男主角阿尔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发生过短暂恋情——即1974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大侦探波洛。
1967年电影《丽人行》与演员阿尔伯特·芬尼
1974年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大侦探波洛
然而阿尔伯特·芬尼从未站出来回应。
1968年12月5日,赫本与第一任丈夫梅尔正式离异。那时陪在她身边唯一的男人是八岁的儿子。
这个小宝宝长大之后曾经从派克叔叔手里接过一座奥斯卡金像奖——1993年第65届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神情凝重的肖恩是代为领奖,因为他的母亲奥黛丽·赫本早在两个月前去世了(1993年1月20日)。
赫本葬礼派克到底有无出席?
赫本最后死于结肠癌,如她自己所说,大概是抽烟抽的吧?
为什么说《罗马假日》赫本演得好呢,只凭抽烟这场戏,一个八年老烟友抽出了烟界菜鸟的生涩感(细节,下意识躲火机)。成功骗过了所有观众。
事实上,赫本自打15岁起便开始吸烟。1944年二战还未结束,她正在荷兰暗中帮助地下抵抗组织,甚至做情报联络员,心理压力巨大。赫本终生未曾戒烟,有时一天三包,跟费雯·丽一样是个重度瘾君子、一样年纪走的。
关于奥黛丽·赫本葬礼,迥异于中国民间传说的是——派克本人并未出席,但派人赠送了花圈。
亲吻棺材无从谈起。
葬礼地点在瑞士日内瓦与洛桑之间的小城市莫尔日(Morges) ,赫本生命里最后的三十年住在那里。
彼时派克正在跟自己女儿塞西莉亚·派克、还有老牌好莱坞女星劳伦·芭考尔拍摄电视剧《肖像》,无暇脱身。
至于派克偷偷买走赫本遗物蝴蝶胸针,英文资料图片、视频均无证可考。
在这里,笔者唯一可以告诉你的是:为赫本抬棺的六个人分别是——赫本最后的伴侣罗伯特·沃特斯、她的两个儿子肖恩与卢卡·多蒂、好朋友休伯特·德·纪梵希、哥哥伊恩和第二任丈夫安德烈·多蒂。
而葬礼上出现的明星视频显示有两位——
一位是赫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继任007罗杰·摩尔。
还有一位就是孩子般天真与她没有任何瓜葛的阿兰·德龙。
写了这么长文字,无非很想说明,派克和赫本之间真的非常非常Clear。
很感谢两位天使般的明星,使我们生命中两个小时变得熠熠生辉。无数观众热心描摹那些美丽的传说、纯真的故事,无论真伪,只是想延长这光这亮。
就如同席慕容《艺术品》诗中所说——那是一件不肯让它消逝的努力,一件想挽回什么的欲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