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城网
长城网记者 张艺萌 王棋
5月20日晚,“红色故事报告会”在河北传媒学院举行。图为革命英雄韩增丰的妹妹韩增盛(左二)讲述革命历史故事。长城网记者 张艺萌 摄
“他的遗体被抬回来的时候,军装被血染得鲜红,那年,我11岁。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我是抗日英雄的妹妹。”尽管老人坐着轮椅,微微颤抖但铿锵有力的声音穿透人群。随着韩增盛老人的真情讲述,好似回到了那段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
红色基因,血脉传承。5月20日晚,又一场“红色故事报告会”在河北传媒学院开讲。报告会由中共河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主办,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河北省作家协会、长城新媒体集团联合承办。
潘树森是党的地下工作者、战斗在敌人心脏的石门情报站负责人。他的儿子潘卫忠在报告会现场讲述父亲同敌人战斗的故事。长城网记者 张艺萌 摄
在这场报告会中,讲述的五位革命先烈分别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8区队区队长、牺牲时年仅27岁的抗日英雄韩增丰;“子弟兵的母亲”、战争年代带头送子参军的戎冠秀;不远万里援助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党的地下工作者、战斗在敌人心脏的石门情报站负责人潘树森;19岁时谱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人民音乐家曹火星。
通过五位革命先辈的亲属韩增丰的妹妹韩增盛、戎冠秀的孙女李秀玲、白求恩助手王道建的儿子王永革、白求恩和平医院医生韩丙超、潘树森的儿子潘卫忠,以及曹火星的女儿曹红雯的追忆讲述,再现当年太行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场景。
“红色故事报告会”现场采用情景剧等形式再现当年太行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场景。长城网记者 张艺萌 摄
“我们采用英模亲属的生动讲述,以及情景剧、微视频、访谈、致敬词相融合的独特形式,围绕抗战精神、军民鱼水情、白求恩精神、忠诚、家国情怀等五个关键词,讲述了太行儿女英勇抗战的故事。”说起这场报告会的整体设计,执行总导演刘丹向记者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舞台剧,再现当时的场景,让观众体会到革命英雄当年的所感所思,传承革命精神。”
“红色故事报告会”的部分情景剧由河北传媒学院的学生们参演。图为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学生孙豪饰演情景剧中的革命英雄韩增丰。长城网记者 张艺萌 摄
“革命英雄韩增丰勇猛顽强、屡建奇功。他从小接受了优质的教育,在国家危难时,义无反顾地去报效国家。为了走进人物的内心,我认真了解他,反复练习情绪和台词。”能在情景剧中饰演革命英雄韩增丰,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学生孙豪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的每一句台词都让我热泪盈眶,韩增丰勤奋好学,追求进步,我要学习他的勇敢和无畏,为社会多作贡献。”
“学生们化身英雄人物形象,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重温了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非常有意义。”在河北传媒学院舞蹈艺术学院教师冯晓曈看来,这场“红色故事报告会”对学校师生们来说,是一堂直击内心的党史教育课。
一位位革命英雄的故事让青年大学生们满含热泪。长城网记者 张艺萌 摄
一段段讲述就是一段段历史,一位位革命英雄的故事让在场的青年大学生们满含热泪,报告会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们一直秉持‘哪里有枪声,就到哪里去’!白求恩和平医院韩丙超医生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在今天的讲述中,我对白求恩医生的无私与伟大有了更深的认识。”河北传媒学院学生李梦辉告诉记者,白求恩医生和他战友们的那种分秒必争、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令人敬佩。
一位位革命英雄的故事让青年大学生们满含热泪。长城网记者 张艺萌 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太行精神薪火相传。“我要把今天的感受写成一篇日记,牢牢记住今天的收获。”河北传媒学院大三学生杨婷贻在看完整场报告会后感触良多,“我们现在是20多岁的年龄,拥有青春,拥有活力。革命英雄们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我们在和平年代要珍惜革命成果,更要奋发图强、好学上进,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文来自【长城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