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4.9分,主演刘亦菲,上映四天后累计票房一亿多。
如果一部电影集齐了以上几点,按理说不应该成为这个喧嚣时代的头条新闻,这样“平平无奇”的片子应该像它的无数先辈一样悄无声息地下映。
可惜这部电影的出品方叫迪士尼。
可惜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花木兰》。
你不得不佩服这个IP中蕴含的魔力,能让一众美国人不惜漂洋过海选演员,也能让一堆忙得脚不点地的中国人抽出时间对着它各种吐槽。
那么,《花木兰》值得这样被骂吗?
01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一首《木兰辞》,是万千中国人在毕业之后都难以忘怀的旋律。想忘都不行,因为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老师要考的。
不过大多数人不清楚的是,木兰其人,除了这首民歌再无旁证,几乎可以认为是个虚构人物,连花姓都是明朝徐渭在小说里添上的。
应该说迪士尼选了一个“easy”难度的题材,给自己的创作留了充足的空间。但这部投资达两亿的真人版电影,依旧迎来了骂声一片。
网友们确实有理由愤怒,里边太多站在西方视角上对于中国的理所当然。
比如影片中的对联,“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望世间眷属都是有情人。”
槽点密集得你都很难用一句话说清。
首先不合对联的规范,对联讲究上下衔接,但不能重复。
这样车轱辘话来回说,堪比女侠郭芙蓉的名对“过完猴年是鸡年,过完鸡年是狗年”。
其次时代错乱,有情人终成眷属出自元代的《西厢记》,却一下子穿越到北魏年间了。
比如,咱们课本上耳熟能详的“双兔傍地走”。
影片中居然真的用了两只兔子跟木兰赛跑?
比如,剧组花了大力气布景的福建土楼。
为了凸显文化底蕴,别具特色的土楼成为了电影舞台,但土楼产生于宋元时代,跟故事背景相去甚远。
有网友见此戏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胡建人。”
文化的隔阂就如重重关山难以跨越,《花木兰》显然已经失却了方向,在《木兰辞》原文和动画版电影之间苦苦挣扎。
02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即使抛开中国文化的滤镜,《花木兰》也很难被称为一部好电影。
一是定位混乱。
《花木兰》到底是拍给谁看的呢?
作为面向中国市场的古装片,它的低级错误太多,完全不能赢得中国观众的青睐。
定位的混乱反映在电影中,最直观的便是服装、化妆、道具。
李连杰饰演的皇帝,两撇中分胡子,一顶黑帽子,造型依然是傅满洲的刻板印象。
在服饰上,皇帝内衣的衣领设计层层叠叠了六层,看得出,这衣服很壕,但这审美,一言难尽。
还有花木兰的立领。
中国最早是明朝中期才出现立领,这又是一穿越时空的“创新之作”。
《花木兰》的服、化、道不可谓不精致,然而,也仅仅是精致罢了。
即使外国观众看不出本片所犯的低级错误,即使这样浮夸的美术风格能满足他们对于神秘东方的想象,那浓妆艳抹的妆容也足以让他们悚然一惊。
一部电影的服、化、道,既做不到符合历史的考究准确,也做不到审美上的赏心悦目,就算再精美,恐怕也难逃一句“金玉其外”的评价。
对于外国粉丝而言,花木兰角色是他们排名第一的迪士尼公主。
在1998年版动画版《花木兰》之后,他们一直期待真人版的出现,希望重现那些经典镜头和名场面。
但是,真人版抛弃了木须龙这一亮点角色,取而代之的是凤凰。
有趣的内容拿掉之后,影片也没有更加严肃和深刻,反而更加无聊。
花木兰中的台词更让我们云里雾里。
“你身体里的气”、“隐藏你的气”、“发挥我的气”诸如此类的台词有很多,一个依托于中国故事拍成的电影,这个“气”,不仅外国人看得一脸懵逼,中国人还气得一脸懵逼。
甚至,还抛弃了迪士尼一贯的歌唱作风,中间一首歌也没有,完全驴头不对马嘴。
中国市场没讨到好,也伤害了不少国外迪士尼的粉丝。
二是叙事逻辑崩盘。
相较于动画版,真人版新加入了巩俐扮演的女巫。
然而这一改动实在难称高明。
且不说中国历史上哪有什么鬼的女巫?女巫的剧情线也是个谜。
反派可汗让巩俐伪装成大臣去接近皇帝,结果巩俐直接把实话给说了:可汗找你约架。
让人不禁要问,那搞阴谋的意义在哪里?难道这就是单纯为作而作的一出闹剧吗?
李连杰的反应更加印证了观众的猜测,作的不止反派,还有皇帝本人,于是他就潇洒地放弃了主场优势,随便带了几个人去赴约。
唉呀妈呀,这俩人一个比一个敞亮。
黄师傅终于在没有BGM的情况下惜败,但观众已经彻底提不起兴致了,正常人都知道这肯定是给花木兰来救的。
接着,女巫巩俐莫名其妙地变成好人,替木兰挡了可汗一箭,挂了,洗白都不能改变自己工具人的宿命,属实惨。
反派自然会失败,甚至是不是花木兰击败他都不重要。
毕竟如果有一个国家将军是甄子丹,皇帝是李连杰,究竟得是什么智商的人才会去入侵它呢?
三是人物刻画流于表面。
勇敢而淳朴的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女性代表,除了家国意识,花木兰的贞洁、忠孝更是歌颂的重点。
但编剧没有给木兰这个角色太多发挥的空间。
按理说女性思想也是近几年好莱坞电影的热门话题,否则迪士尼也不会投入这么多。
可惜好莱坞擅长的,也就那三板斧。
沿袭西方式的思维,塑造的是一位等待觉醒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超级英雄”。
动画版的女主是一个平凡的女性替父从军,历经磨难后成为英雄的故事,但真人版,一开始就赋予了女主强大的力量——气。
编剧其实根本没想好怎么挖掘角色的精神世界,就把她放进一个强行嵌套进一个女性觉醒的模板里,草草了事。
03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花木兰》折射出的,便是全球化市场下,美国好莱坞的窘境。
站在电影工业的角度,花木兰是极其出色的,但作为观众,不管是什么文化背景,都很难被其打动。
运用中国元素时犯下的种种错误,只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好莱坞的电影生产线,足以将一个平庸的剧本打磨成无比震撼的大片,可对于电影而言,工业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美国已经在世界第一的宝座上坐得太久了,让他们很难了解其他文化的精髓和奥妙。
更何况,这么多年的自信和骄傲,他们也不容易完全接纳理解另一种文化。
这样一种不对等的心态,对于跨文化的创作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
对于误解,如何看待还算次要,更重要的是,打破它。
不过,与其指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不如早日用我们的电影让世界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
参考资料: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视频
新闻:花木兰北美取消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