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犹豫,不要多想,一否到底!”
1981年11月4日下午,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东河之滨的联合国大楼里,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凌青收到了来自邓小平“一否到底”的指示。
此时联合国第5任秘书长选举第8轮投票刚刚落幕,今天可谓是凌青职业生涯中压力最大的一天。
因为他在前8轮投票中连续行使了8次一票否决权,将离秘书长职位仅差一步之遥的瓦尔德海姆死死卡住,形成了与美国的选举意志直接对峙的局面,整个会场气氛紧张,火药味十足。
凌青
为此欧美国家的代表们纷纷向凌青投来质疑的目光,苏联代表和联合国官员们也都疑惑地看着他。
而在收到邓小平的指示后,凌青又一下子有了更充足的底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长舒了一口气,坚定地准备继续投反对票。
在13天后又举行的8轮投票中,凌青再次连续8次行使一票否决权。
经过16轮的投票,依然没有选举出新任联合国秘书长,为此美国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主动向中国请求交涉。
中国为什么在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中连续16轮投反对票?为什么说中国投反对票是在与美国对峙?最后的结果如何?
连续16轮否决,中美两国激烈交锋
联合国秘书长作为联合国的重要职位,其选举过程有一套特定的程序,先由各个国家提出候选人,为了尽量保证安理会处事公正以及各个国家的利益平等,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不许提名。
提名名单经过审核后,交由联合国大会投票选出最终人选。秘书长每届五年,如果不出什么问题的话,一般可以连任至少两届。
前4届的秘书长选举都举行得较为顺利,可是在选举第5任秘书长时,却遇到了不小的问题,甚至此后联合国秘书长的提名来源也因此发生了质的改变。
1981年10月27日,安理会15个理事国就第5任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展开第1轮投票,主要的两位候选人是奥地利人瓦尔德海姆和坦桑尼亚人萨利姆。
瓦尔德海姆
投票结果出来后,瓦尔德海姆得到了最多的票数,但是中国行使了一票否决权投了反对票,因此这轮选举中瓦尔德海姆没能成功当选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许多重要事务都由安理会的15个理事国投票表决,15个理事国包含10个非常任理事国,由大会选举产生,每个任期两年。
还有5个常任理事国,即中、美、英、法、俄,常任理事国在投票中具有一票否决权,只要这五个国家中有至少一个投了反对票,决议就无法通过。
萨利姆
对于一票否决权,我国向来不会轻易使用,最多偶尔遇到不太赞成的决议时投一下弃权票,只有涉及到重要原则和立场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一票否决权。因此中国的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
首轮投票中,中国行使一票否决权否定了瓦尔德海姆之后,联合国当天又举行了三轮投票。
在这三轮投票中,选举出的票数最多的人要么就是瓦尔德海姆,要么就是萨利姆,可是每次都没有得到通过。
原因依然都是遭到了一票否决,当得票最多的人是瓦尔德海姆时,中国就行使一票否决权,用一个反对票使得结果作废,当得票最多的人是萨利姆时,美国就投反对票,使得结果作废。
第一天的四轮投票没有选出新任秘书长,于是安理会在第二天又举行了投票,这天的投票进行了两轮,还是相同的情况,如果得票最多的是瓦尔德海姆,中国就投否决票,如果得票最多的是萨利姆,美国就投否决票。
此时中国和美国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中国支持萨利姆,美国支持瓦尔德海姆,投票的代表们有些着急了,总这样投下去似乎并不是办法,只有中国或美国其中一方改变态度,才能最终产生下一任秘书长。
当时安理会理事国中多数是来自欧美的发达国家,在经过两天共计6轮的选举后依然无果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劝中国政府不要这样和美国针锋相对。
反正两个人选中,一个是奥地利人,一个是坦桑尼亚人,无论谁当选秘书长,都不会明显影响到中国的利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我国的投票代表凌青也在顶着各国压力的同时向中央请示,是否继续投反对票,如果继续投,要投到什么时候为止。
当时邓小平给出的答复是:不要犹豫,不要多想,支持萨利姆,对瓦尔德海姆一否到底。
接到邓小平的指示后,凌青坚定了决心,继续坚持我方立场。
邓小平
为了解决这一僵持的局面,联合国安理会将投票选举暂停,暂停期间许多国家的官员试图使中国改变立场,或是劝说,或是协商,甚至是提出利益交换,可是无论是中国高层,还是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全都不为所动。
11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再次进行了投票,可是结果依然不变,中国否决瓦尔德海姆,美国否决萨利姆。
11月17日,联合国迎来了历史罕见的一天,为了选出新任秘书长,安理会在一天之中连续举行了8轮投票,同时结果也是罕见的,多达8轮的投票还是没有选出新任秘书长,而原因依然是中美两方运用各自的一票否决权暗自较量。
此时的瓦尔德海姆内心充满了疑惑,为什么中国与自己的关系并不错,却坚决要反对自己继续连任?中国政府背后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中国一否到底的背后原因
说起瓦尔德海姆,他其实还是中国的老朋友。
早在1971年以前瓦尔德海姆担任奥地利驻联合国代表时,就明确表示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当时他说道:“让人口仅有一千多万的台湾,代表人口有几亿中国发声,这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
瓦尔德海姆
1971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缅甸人吴丹决定不再连任,于是各个国家的政治家跃跃欲试,开始着手竞选联合国秘书长。
当时奥地利外交家瓦尔德海姆参与了竞选,最终与芬兰驻联合国代表雅可布森成为最有可能竞选成功的两个人。
后来奥地利驻华大使找到了我国周总理,言辞诚恳地表达了希望瓦尔德海姆能够获得中国支持的愿望,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支持瓦尔德海姆,因此最终瓦尔德海姆于1971年底顺利当选。
周总理
瓦尔德海姆在连续两届的任期中,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受到了各个国家的一致好评。
另外瓦尔德海姆对于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利益也始终非常关切,还曾经连续两次访问中国,周总理去世时他力排众议,在联合国为周总理降半旗。
1981年,瓦尔德海姆结束了两届共10年的秘书长任期,而他选择再次参加竞选,争取继续连任。
瓦尔德海姆
如果他这次连任成功,将成为当时联合国有史以来任期最长的一任秘书长。
按理说,瓦尔德海姆与中国的关系不错,中国本应该继续支持他连任,可为什么在1981年投票时,中国始终坚持反对他连任,并为此连续16次行使了并不常用的一票否决权?
这还要从联合国秘书长这个职务本身说起。
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秘书处长,负责执行联合国大会以及其他重要机构的各项事务,主要在国际事务中起到协调作用,被称为“世界的总管”、“联合国的象征”,由安理会推荐、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
每5年为一届任期,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只要不损害某个大国的利益,不造成重大失职,都可以至少连任两届。
为了尽可能照顾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以及避免大国为了谋取本国利益而过度干涉世界事务,规定联合国秘书长不能出自五个常任理事国,可是虽然如此,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不平等。
自1945年联合国建立到1981年,联合国共经历了4任正式秘书长,分别来自挪威、瑞典、缅甸和奥地利,其中3任都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长大的人很难体会到发展中国家的状况和需求。
如此一来,人口占世界7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就很难得到足够照顾,如果瓦尔德海姆再继续连任,情况就更是如此。
再加上二战之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摆脱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使得联合国中会员国的数量快速增加,同时发展中国家希望参与国际事务决策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1981年的联合国秘书长竞选中,来自发展中国家坦桑尼亚的萨利姆脱颖而出,成为瓦尔德海姆的主要竞争者。
美国为了保持西方国家的利益,继续支持瓦尔德海姆连任,中国为了替非洲、亚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发声,坚决反对瓦尔德海姆连任,而支持萨利姆。
中美两国在投票中连续16轮一票否决,形成了双方暗暗较量的紧张局面,使得整个选举会议充满了火药味,许多国家的代表变得焦虑不安,就连非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也变得有些动摇了。
对此中国政府向非洲国家发声:既然中国选择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帮助非洲“哥们儿”竞选秘书长,就一定会一帮到底。
后来当瓦尔德海姆向中国政府询问原因时,中国方面诚恳地告诉他,此举并不是对他本人有什么不满,而只是为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争取到更多平等的权益。
中国一否到底的最终结果
事情到了这样的状况,显然若如此继续进行下去的话,投票结果不会有任何不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安理会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
一、先将瓦尔海德姆的任期延长一年,一年后再进行选举;
二、萨利姆和瓦尔海德姆共享5年任期;
三、两人均退出这次竞选。
中国代表团将三种方案发回国内,邓小平做出指示:可以接受第三种方案。
瓦尔德海姆对中国政府背后的主张深为认同,于是在12月3日主动放弃了竞选,5天之后,另一方的萨利姆也宣布放弃参选。
12月9日,联合国举行了第17轮选举秘书长的投票,安理会一共推举出9位候选人,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
最终,秘鲁人德奎利亚尔当选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德奎利亚尔
由于中国的这次坚持,西方发达国家感受到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事务决策的渴望与决心,从此亚、非、拉丁美洲国家在联合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另外,这次选举之后,联合国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秘书长的人选开始在各个大洲之间轮流产生。
1981年之后,中国很少在联合国中再使用一票否决权,许多国家认为中国新任领导人的执政风格越来越软弱,其实不然。
邓小平
在彼时的国际环境中,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实行“韬光养晦”的对外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的经济建设上来,因此最终有了如今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
再加上后来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无人能敌的超级强国,在国际上奉行单边主义,如果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频繁表现强硬,势必会引来美国的针对。
另外,在20世纪末期,美国仗着自己的国力,越来越想要在联合国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逐渐降低。
为此,世界各地的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开始抱团组成各个地区组织,最终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因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决策中的总体作用也有所下降。
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之一,联合国在维护世界整体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组织有关人类的重大议题决策方面依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今后会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