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女人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现在。
当四姐道之哭着向父亲金总理诉说丈夫从日本带回相好的时候,她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虽然是处在那样一个年代,但是道之是个接受新式教育的人,并且在日本生活过几年,她的思想早就逃离了封建主义枷锁。
可以说在那样的年代,她比普通人更向往一夫一妻制的生活。
因此,她为自己争取过。
原本以为随着父亲的出面和丈夫的积极表态,这事就这样过去了。谁曾想,风平浪静的面纱下,是鲜少人知的隐忍和包容。
在父母的眼里,道之的婚姻是幸福的,不需要过度地去操心。
在兄妹眼里,四姐一家过得富足。
在朋友的眼里,四姐知性、美丽、大方,是女人中的佼佼者。
而谁又知道购置房产的背后包含着四姐多少的隐忍?
当父母发现那个日本女人一直还在的时候,她来不及自己伤心,却要想着怎么先去平复父母的心情。
很多人都为四姐不值得,想想这么好的家世,犯得着对外面的女人这么客气周到吗。
大家一开始在心里是很不理解的,甚至隐隐觉得四姐在没有底线的退让。
其实反观了清秋和燕西的婚姻矛盾,甚至到后面的破灭,又不得不对四姐佩服了。
婚姻不是理所当然,他需要太多的付出和经营方能换来家庭和睦。
首先对自己的提升,跟大嫂三嫂比起来,四姐的知性大方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更甚一筹了。
她的学识和教养使得她遇到丈夫养二房的时候,不会像大嫂那样一心想着离婚,也不会像三嫂那样闹得家宅不得安宁。
她的第一反应是找父母帮忙,劝说丈夫,因为在金家那样的家庭里面,金老爷的话,不会有人会反对。
因此她首先是很理智地找到父母帮忙解决。
其次,在改变不了的事实上,她勇敢地面对。
而当丈夫一边满口答应了岳父送走日本女人,另一边又忙着跟小妾来往的时候,四姐没有继续再去找父母,更是没有让任何人知道这事。
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男人三妻四妾是符合社会实情的。
所以四姐认了这笔账,人前他们夫妻俩恩爱有加,日子过得富余。
并且还私下和丈夫一起购置房产,为的就是这个日本女人。
直到后面被父母发现日本女人一直没有被送走这个事实之后,道之又不得不出面来解决这个尴尬的局面。
木已成舟,她只有大方地带着丈夫的小妾来拜见自己的娘家人,这需要何等的气度和忍耐。
等四姐带着日本女人见完了家人,回到自己的小家,和丈夫三人坐一起的那段戏,足以说明,四姐并没有失去什么。
因为在丈夫守华看来,对于道之所做这些,他是心存感激的。
他庆幸有个这么识大体的妻子,比如这件事,道之出面和他自己出面,结果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再就是前面的介绍里,这个日本女人原本是一个贫苦人家的 孩子,甚至因为学费不得不辍学,这样的身份又处在异国他乡,因此她的存在对道之的地位是没有半点冲击的。
而相反的,对于这样一位正房,学识地位都比她强,加上道之善解人意的为人处世之道,使得这个日本女人对道之,更多的也是敬佩。
所以说,从长远角度来讲,道之并没有因此失去什么。
在那个年代,即使没有这个日本女人,丈夫往后再娶二房、三房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既然是时代的造就,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何不成人之美,也成全自己呢。
当金老爷子急病之后,四个儿子都在外面花天酒地没有在场,四女婿反而是第一个到场的男士,这足以说明,他依然是以这个家为重。
比起大嫂和大哥的互相算计,三嫂和三哥的日夜争吵,清秋和燕西的沉默不语。
道之无疑是最明智的,任何事夫妻俩总是商量着来。
对于爱情和婚姻,她也向往自由和忠贞,但是在时代潮流里,她争取过,最终用自己的智慧和善良,依然维系着自己美满的家庭。
如今的我们虽不用面对三妻四妾,但是婚姻问题仍是很多人的死穴。
还是那句话,婚姻不是理所当然,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方应该对你好,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方不会背叛你,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方就必须按照你的思维来生活。
一个人尚且会有犹豫不决的时候,更何况两个人,两个人就会有个更多的想法。
当对方对你好的时候,除了享受,还应感恩,自我完善。
如同道之处理好了小妾和娘家人的矛盾之后,丈夫对她是感激的。
当遇到问题时,积极的沟通面对,永远都会比埋怨和冷战来得实际。
能依靠的绝对不是海誓山盟,而是日积月累的信任和包容。
女人,首先要活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