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是个先天聋哑的女孩,长得很漂亮,也聪明机灵,但就是听不到这个世界美妙动听的声音,更没办法说出话来,哪怕是最简单的“妈妈,,两个字。就因为这个遗憾,本来应该十分美满的家庭,总是有些不快乐的气氛,爸爸妈妈的关系也因此而越来越紧张。
婷婷十二岁生日的那天早上,妈妈帮她在读书的聋哑学校办理了住宿手续,聪明的婷婷知道,她已经长大了,妈妈让自己去学校住,就是要把自己安顿好,然后她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办离婚的事,爸爸不肯离婚,妈妈想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婷婷想得没错,妈妈确实向法院申请了离婚,把婷婷送去学校住读以后,经过一番忙碌,妈妈终于盼来了法院开庭的日子。
可到了那天,就在爸爸妈妈一起去法院的路上,婷婷爸爸突然接到个电话,刚一接听,就站下不动了。接完电话之后,爸爸对妈妈说:“秀,咱现在能不能不去法院?这电话是学校打来的,说婷婷不见了,咱们得赶紧去找。只要一找到婷婷,我马上就和你办手续,再不拦你了,行吗?”
妈妈一听说婷婷不见了,脑子里立刻“嗡”的一声几乎站立不稳,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和婷婷爸爸一起坐上出租车的,当在车上回过神来的时候,她忍不住“哇”一声哭了出来。为了要离婚,所有的人都指责婷婷妈妈无情,现在婷婷突然不见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妈妈怎么能原谅自己?
可说实话,婷婷妈妈真的对这个家已经绝望了,她和婷婷爸爸原本是大学同学,婚后两人关系也不错,可自打生下婷婷,乌云就一直笼罩着这个家庭,为了给婷婷治耳聋,他们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可最终换来的却是无法治愈的结果。婷婷妈妈曾经想过再要一个孩子,可婷婷爸爸坚决不同意,说婷婷天资聪慧,好好培养,一定会走出很好的人生路来,如果再要一个,就是对婷婷不负责任 .....
此刻坐在车上想起这一切往事,婷婷妈妈哭得很伤心。
婷婷爸爸小声劝慰她道:“秀,别自责了,婷婷不会有事的。我记得你生婷婷时说过,等孩子将来叫,妈妈,的时候,你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别说了,求求你别说了,”婷婷妈妈说,“我承认我是一个很自私的人,我就是想要一个能喊我,妈妈,的孩子。我难道我错了吗?”
婷婷爸爸很久没有说话,直到出租车开到聋哑学校门口。
婷婷的老师已经等在那儿了,一看婷婷爸爸妈妈来了,立刻递给他们一张婷婷留下的纸条,说是刚才给他们打过电话之后,在婷婷宿舍里发现的。
只见纸条上是婷婷歪歪扭扭的笔迹:妈妈:不要离开我和爸爸吧,我知道是因为我不能叫您一声“妈妈”,让您心里难过了,婷婷给您说声“对不起”。婷婷现在想到了一个法子,一个叫“妈妈”的法子,真的,不骗您。我走了,到白羊坪外婆家去了,您要是能来外婆家,就什么都明白了。婷婷。”
看着那几行浸着泪水的字迹,妈妈仿佛看见了婷婷幽怨的眼神,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起来。还是婷婷爸爸比较理智,向老师道谢后,拉着婷婷妈妈就往白羊坪赶。
爸爸妈妈赶到白羊坪婷婷外婆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婷婷外婆看到他们来,着急地说:“你们怎么让婷婷一个人回来?她一来就把自己关进小柴屋,和小羊儿待在一起。”
婷婷妈妈一听,二话没说就往柴屋跑,跑到柴屋门口高声喊:“婷婷,出来吧,妈妈和爸爸一起来接你了!”她突然想起婷婷是根本听不到的,于是一边喊一边就用力推柴屋的门,如果婷婷看到门在晃动,知道是有人来了,就会过来开门。
果然,柴屋里有了动静,紧接着就传出一声声嘶哑而又悲切的呼唤,听起来极像是“妈妈——妈妈——”地在叫。婷婷妈妈愣住了,她在白羊坪生活了十八年,小时候每天都出去放羊,这声音对她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分明就是小羊羔在叫唤。难道这就是婷婷想到的叫“妈妈”的法子?婷婷妈妈禁不住泪如泉涌,扑在柴屋门上失声痛苦起来,她的心碎了。
这时候,“妈妈——妈妈——”柴门里还是不停地传出这样的声音,声音里还夹杂着婷婷呜呜咽咽的啜泣声。婷婷妈妈想了想,赶紧回房间去拿了纸笔来,飞快地写下两行字:婷婷,开门吧,妈妈和爸爸一起来了,现在就接你回家。妈妈发誓,以后再也不离开你。
婷婷妈妈把纸条塞进门缝,没多会儿,柴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眼前的景象让婷婷妈妈和爸爸肝肠寸断:婷婷正搂着一只洁白的小羊羔,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那小羊羔蜷在婷婷怀里,嘶哑的“峰卩羊”声有点像孩子在睡梦中模糊不清地喊妈妈的声音。
婷婷妈妈把婷婷搂在怀里,婷婷依偎着她,脸上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把手里一张已经被泪水打湿了的纸条递给妈妈,妈妈一看,纸条上写着:妈妈:当您听到这一声“妈妈”的时候,您高兴吗?我知道,这么多年婷婷没能叫您一声“妈妈”,惹您生气了,这下好了,婷婷终于找到能叫“妈妈'啲办法了。婷婷从书本里知道,小羊儿被从羊妈妈身边牵走的时候,总是会叫个不停,它们在这时候的叫声,就像小朋友在叫他的妈妈。我虽然叫不出声音来,可妈妈您知道吗?我其实已经在心里叫您“妈妈”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了......妈妈,您能不走吗?
婷婷妈妈一边看纸条一边流泪,看完了,她把纸条紧紧攥在手里,冲着婷婷拼命地点头 .....
(陶诗秀)
(题图:刘斌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