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小说《书剑恩仇录》里,乾隆送给陈家洛一块玉,玉上有一段铭文:“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段铭文意思来说:特别讲感情的人中,一般不会长寿;特别争强好胜之人,反而会受到侮辱。而谦和的君子,就如美玉一般温顺柔润。
今天,白杨大话红楼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喜欢读《红楼梦》的朋友,对于秦可卿这一人物肯定再不熟悉不过了。如果不考虑删去的“淫丧天香楼”内容,秦可卿不是情欲的化身,却是天下有情人的化身。
秦可卿,表字可卿,乳名兼美。名如其人,她兼有宝黛之美:鲜艳妩媚有似宝钗之美;风流袅娜,则犹如黛玉之美。
但她不像凤姐娘家背景深厚,拔一根寒毛比普通人家的腰都粗。凤姐娘家到底有多牛,有次竟当着贾琏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把我们王家的缝子扫一扫,够你们贾家过一辈子的。”
但秦可卿跟凤姐却是天壤之别,她是可怜的人儿。同样我就原作品本身说事,不加各种索引派的揣测,说她是公主与格格的。
我认为这不符合作品本意,如果她出身高贵就不会在贾家如履薄冰、忍气吞声、谨小慎微,更不会出现淫丧天香楼的事件,因为如此高贵的出身,贾珍也不敢。
她就是个弃婴,被养生堂收养。营缮郎秦业因当年无生育,便向养生堂抱养了她,给她起了个小名唤可儿。另外,秦业还抱养一个儿子叫秦钟。
秦业为官清廉,宦囊羞涩,家境清寒,却十分重视对秦可卿姊弟俩的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儿子秦钟不争气,但大点的女儿秦可卿遍尝人间冷暖,十分的懂事。
她虽出身寒门,嫁入豪门,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就连她的婆婆尤氏都说她:“她这为人行事,哪个亲戚,哪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她?你是知道那媳妇的: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这也通过尤氏之口,说出了她生病的原因。再看世外高人张友士、她的主治医师诊断:“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这是从医生角度来说明她生病的原因:她为人心性好强,平时太过敏感,思虑过多;岂知这世上不如意常八九,又岂能尽善尽美?
她每天要考虑贾府上下几百号人的感受,每天生活在焦虑与曲意奉承里,表面上强大的内心,其实就是一个“玻璃心”,经受不了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
比如,她听说她那不争气的弟弟秦钟在学堂里闹点事,她几天都吃不下饭。就连凤姐这样难伺候的主,也把她当成最好的知己。
再看她死后贾府人的反应,书中这样描述:“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再看看在贾府众星捧月的宝玉,听到秦可卿死后的反应:“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
而一直让读者“想入非非”的,是另外一个人的异常表现:对于儿媳妇的死,她的公公“贾珍哭的泪人一般”,“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表示要尽其所有来料理她的后事。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接下来可谓哀容备至: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用的棺材是“坏了事”的老王爷的。
这里我要替贾珍说几句公道话,媳妇死了,应当是儿子悲伤,怎么作为公公却表现“异常”悲恸呢?要知道宁国府里做主的是贾珍,古代父权大于天:
“混世魔王”宝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父亲贾政;贾琏因为不愿意帮他父亲贾赦抢石呆子的画扇,而被他父亲毒打;贾政父亲贾敬过寿,他自己都不敢去,让他的儿子贾蓉去探望。
所以,有老子贾珍在,贾蓉连讲话的资格都没有。况且,即使贾珍跟秦可卿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隐情,那贾珍就会避嫌,而不是这样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
综合以上原因:因为秦可卿做人好,用贾珍的话说,比他的儿子要强十倍,又是宁国府的管家婆,他是由衷地认可这个媳妇。
秦可卿无论是活着时候还是死了以后,做人做到如此境地,不知道是成功呢,还是让人心疼?
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可怜的人,没有一天为自己活着,心里装着都是别人。而且最为可悲的是,即使死的时候也没留下一男半女,嫁入豪门结局却是如此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