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人生之贪,具体分为两个大类。
第一是肉体上的贪:贪色、贪玩、贪吃、贪睡、贪寿、贪轻松。
第二是精神上的贪:贪名、贪势、贪恭维、贪羡慕、贪道德崇高、贪被尊重。
这两种大类的贪,又需要两个基本工具去解决:钱(货)、权(名)。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在这里用名、货和身体对比,用反问句来强化语气。“亲”是从主次方面提问,“多”是从数量方面提问。
我们都有一个“自我”的精神意识,这就是第一人称“我”。
名与身孰亲?:“我”身上所有的标签(名)和“我”的身体(身),哪一个才是真正地属于自己?名与身相对于“我”的主次关系,这是老子第一个反问句。
身与货孰多?:“我”只有一个身体,而世间之货(财、物)无穷无尽,我们到底是该重视唯一的自身呢,还是应该重视在我们身边如流水一般过往的财、物?货与身从数量上相对于“我”的多少关系,这是老子的第二个反问句。
“得与亡孰病?”,那么,我们人生“得到”名与货和“失去”名与货,哪一种情况才是真正对我们的人生真正有所损害的?得:得到名与货。失:失去名与货。病:损害、伤害。这是第三个反问句。
最后一句话大家要深入理解,结合前两句的反问,这一句老子的意思是得到和失去都不重要,自身(身)才是最重要的。“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得失不过是外物,是身体之外的客人,客人来来去去,而主人(身)常在。
世人贪名,大多是重于名而忘身者。名,虚名也。身肯定贵于名,因为名是外在,身是内在的。世人贪利(货),忘身而不顾,实在愚痴之极。
世人贪得无厌,圣人以得为失,以少为得,所以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又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可见,修道士应注重修为自己,向内而求,把身外的名与货之得失抛诸于脑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名与货,从来都不属于你。
第二段: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甚爱:精神欲望极重。大费:极大的消耗。
多藏:物质欲望极重。厚亡:加倍的失去。
嗜欲深者天机浅,一个极度贪图精神享受的人(贪名),必然地大量消耗自己的精气神,魂不守舍,已经被自己贪图的东西迷得神魂颠倒,“驰骋畋猎心发狂”,一个内心发狂的人,其下场可想而知。
一个贪得无厌之人,对物质和金钱的需求永无止境(贪货)。“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因为贪“货”,夫妻之间、兄弟之间、长辈和晚辈之间反目成仇,同事之间勾心斗角,生意伙伴之间你欺我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一生贪得无厌带来的东西,会以相同的速度失去,就算众叛亲离保住自己的“货”,最终也不能带进棺材,悲乎?
第三段: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知足的教法是对贪得无厌顽疾的对抗。
“知足”是道德经的重要教法之一,是不争、无为思想的延续。
“长久”也是道德经的重要教法之一,“天长地久”,老子希望人要效法天地,寿终正寝。
老子通过对“名”与“货”的分析,最后给出了两句话来总结。
知足不辱:真正的有福就是知足,不知足则一生精神扰乱不宁,毫无幸福感可言,学会知足是人生幸福的必修课,学会知足,才不会自取其辱。
很多人问,那么怎么才算足?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老子在这章给出一个重要的教法:以“名”与“货”为轻,以修行自身为重,这就是合道的知足,这就是老子给的标准。
知止不殆:放下对“名”与“货”执着不懈的追求,这就是知止。你只能换取你该得的东西,无论你是“企”还是“跨”都不能达到的目标,说明这个东西目前还不应该属于你,那么这个时候停下来就是自我救赎,就是“不殆”,就没有危险,就可以长久保持平静从容的生活状态。
总结:这一章,老子把身外之物“名”与“货”和自身做了一个对比,用三个反问句,振聋发聩,惊醒芸芸众生放下贪婪,回归自己本来。
并总结了一条大道定律: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最后谆谆教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以此来教化芸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