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都很喜欢「设定角色」,仿佛在设定时角色未来的英姿与趣事都一一浮现,光是想想都觉得兴奋。
但你有没有想过,对你来说角色可能很清楚地存在你脑海中,但对读者而言,角色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
事实上,我们常说写了一大堆角色自传、访谈、履历表,都不能保证角色在读者脑中形象清晰。
这些都是建构角色在你脑中的资料,但并非在读者脑中,角色的所有形象读者只能从书中获得,更精准地说:是角色在书中的行为。
这点很多创作者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直觉地写下他们想写的情节,但却没有抽离剧情思考:每一句有关角色的文句,是如何在读者心中叠加出角色的形象。
我们甚至可以说:有了情节,角色才能诞生。
情节再精准一点说,应该说是「角色对剧情的反馈。」
就好比三国演义中最具有特色的曹操这个角色的确立。
被通缉的曹操,被好友吕伯屠收留,却因为误会滥杀了吕伯屠全家老小后,在逃亡路上遇上了尚未知情的吕伯屠,这时候曹操有两个选项:
- 向吕伯屠认错。
- 一不做二不休,把吕伯屠也杀了。
角色形象也将在此出现分歧:
- 选择认错,曹操是个还有人性良知的人。
- 选择杀了,曹操是个自私、心狠手辣的人。
这种角色的行为,才是真正在读者心中建立形象,事实上,角色的每一步都是在形成它的形象,一个一个事件累积成确定的角色性格,越来越清楚,这时候角色才是真的活了。
这也是为什么,不论电影、小说、电视,在要角刚出场总会先安排一个小事件让要角崭露主要性格,先将这形象放入观众心里,让观众对角色有个行事判断依据,观众才能稍微投入角色的故事。
回到重点,不管你想怎么设定角色,备齐什么资料,但最后填满角色血肉的,唯有一个接一个的事件。角色在事件中的行为,才是填满读者脑中角色形象的基础。
所以大至编剧、小至文句,在你创作时,你应该反射性地思考,这样的事件/写法,会让读者对角色有什么感受。你知道你在安排什么,你才知道读者感受到什么。反之,你直觉地写作,你的作品也可能只有你自己才能感受你的直觉。
这是基本、也是重点,网络小说常常习惯用附上「设定集」的方式,用这方便法让读者形成角色形象。(当印成书本依然会附上)
这也是文学演变的一种新形式,没有好坏。但你若要角色灵活生动,我相信这是光靠「设定集」绝对做不到的。
在你编情节的时候,别忘了考虑它与角色的互生关系,这绝对能让你放入真正需要的情节,并塑造角色,贴合你想表现的形象。而不是一堆很酷很帅却无意义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