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在《火红年华》时认为,“太突出爱情了,应该改名为‘大三线的爱情故事’”。“我只看到了一点点的三线建设,看到了一集又一集三解恋爱。”“三线建设是印在一代中国人心中的非凡事业,被作者写成了风花雪夜。”
也有亲历者说,“三线厂一般初期不能带家属,因为没房子,都是住工棚”。
确实。《火红年华》对爱情的渲染有点多,甚至有些表现方式穿越时空,把今天的爱情观念和表现形式展现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场景,有点“拉郎配”。
第一错:那个时代,人们少谈感情,更讲奉献
大家都是参加去三线建设的,要求和条件都不适合谈情说爱,大肆去讲爱情,感觉不妥
三线建设是严肃和保密的事件。
由于战备需要,保密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做到“三不”:不准登报、不准广播、不准报道,各个单位之间的联络方式都是以信箱作为代号。
电视剧里提到的建设队伍被称为“二号信箱”、川南钢铁厂被称为“四〇”公司就是这个原因。
参加三线建设的人,绝大多数是“招之即来”,常常是“挑着行李”就出发,目标只有一个:“坚决完成党中央交待的战备任务”。
我并不反对谈情说爱。人类没有爱情,生活会变得只有灰色。
但结合那个时代的特点,无论是建设任务、生活条件、人们对爱情的看法,谈情说爱的人应是有限的。
电视剧开局就让夏方周被女主吸引,又在季成钢的路上,让他与女主相逢,产生火花,这种铺垫感觉压住了剧情发展的主方向,影响了剧情对主题的揭示。
这也是电视剧让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错:那个时代,没有太多的条件谈爱情
建设者确实只能坐汽车去,去的路上整个记忆都是汽车颠簸。
一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回忆当年到攀枝花的时候说,他们坐了几天的汽车到达攀枝花,路上别说有多痛苦,他们先是被放在了渡口大桥旁等人来接。
很快他们又被人大卡车接走,到了密地桥。他们简单地履行报到手续后,被安排到席棚子里。
当时的攀枝花,满目荒凉,生活困难,任务艰巨,让人喜庆和快乐的地方并不多。爱情和爱情相随的事情很少。
更不会出车上插红旗、披彩带、一车男女谈笑风生的情况。
一位三线建设者也曾经描述过他当年参加三线建设的情况:
他接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电话:调他去研究单位,参加一个炉试验,第二天就要报到。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建设者们要选择的就是接受任务、努力完成任务,很难考虑个人的小爱,也很难带着家属去三线。
为此,过多地渲染不能突出主题的爱情,应该是一个败笔。
第三错:那个时代,更讲大爱,少讲小爱
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很多人还奉献了伟大的爱情。
《火红年华》开局就展开“爱情攻势”,布局“三角恋”和迎接“大美人”出场,对爱情的渲染过于急和强,有悖于爱情逻辑和剧情逻辑。
自然,生活和工作再难,爱情也是会有的,革命友谊也会盛开爱情之花。此乃人之常情,谁人不喜欢真情真爱,这是生活的重要内容。
但当还有很多更重要的线索和剧情发展方向时,爱情作为生活和剧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必不可少,但不能太多当是大道理。
其实,三线建设者的爱情是值得深度展现和渲染的。
建设者爱党爱国爱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这是他们的大爱。
他们为了党和国家的大业,献了青春、献子孙,也奉献了伟大的爱情。
当年的很多建设者都是单身职工,他们孤身在外,妻子在家侍奉老人,照顾孩子,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分多聚少。
这些为大爱而弃小爱的建设者,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期待灵与肉的结合,但受政策和条件限制,一些人直到彼此老了,孩子们大了,才得以团聚,相守晚年!
《火红年华》应给几个镜头给那些盼儿归、盼夫归的那些留守家属。
为了三线建设,三线建设者奉献了青春和爱情,他们的家人同样奉献了美好的青春和爱情。
这是一代人的奉献,也是三代人的牺牲:建设者难以孝敬长辈和教育与孩子,很多孩子因此没有好的教育。一些老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也没能见到参加建设的孩子。
采访过三线建设者,他们不能为老人送行,只有冲着家的方式磕头,那个场景,让人落泪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