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的套路之一,就是在缓慢的节奏中逐渐进入情境。下午看《东京奏鸣曲》也是如此。一家四口,围绕丈夫失业,矛盾接踵而来,小儿执意要学琴,大儿非去海湾参战做美国帮凶不可,妻子也在一次抢劫中释出了久压胸中的烦闷,丈夫遭遇车祸,同事因失业自杀,甚至钢琴老师也劳燕分飞,每个人都经历了一番挣扎。这番迷乱之后,片尾结业课上,小儿坐在钢琴边,完整弹奏了一遍德彪西的《月光》,此时,若说这泠泠键上之声入的不是耳朵,而在洗涤人的灵魂,一点也不过分。孩子弹完走人,观众都却被死死钉在座位上,黑场,结束,我也半晌没动,真好。我是为片中情境还是为《月光》感动?都有,在这一刻,《月光》实在是提升人物情绪和影片意境的重要节点,可谓点睛之笔。这是古典音乐乐境随片子情境扩展延伸的一个极好例子。想来,古典音乐是现成的,信手拈来多方便,也常有朋友咨询我用什么,似乎就是拿来那么简单,其实不能乱用。记得初中时看过一个国产武打片,年代是清末,女主人公在小树林与情郎相会,这时,忽奏小提琴曲,侧耳一听,玛斯内的《沉思》,差点喷了,那真是穿西装脚蹬军用鞋,整个一个不着调。当然,仔细想来,古典音乐用得好的电影还真不少,有许多印象尚在。
波兰斯基《钢琴师》的高潮处,战地上,历经劫波的犹太钢琴家,面对着德国军官,弹奏了一曲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钢琴家经历的千辛万苦,他能说的不能说的,我们看到的和没看到的,全随音乐流泻而出,那会,它好过我听过的任何版本。其实,将其拿出来单听,绝对是一般演奏,是电影情节赋予它莫大的魅力,它的用法,其实和《东京奏鸣曲》一样。除却这个亮点,这个片子其实冗长得很,乏善可陈。我甚至认为这部电影就是为肖邦这部叙事曲而写的,剧作就是从这个高潮倒着编回去的。
《辛德勒的名单》,这边,纳粹军官手指娴熟,演奏巴赫的英国组曲,那厢,街上放鞭炮似的开枪杀人,人性和兽性交错对位,这个蒙太奇给人印象实在深刻。1994年在北影洗印厂看过一个老美的越战片,飞机上扫射杀人,空中俯拍,如上帝俯视众生,人如麦浪一茬茬倒下,宗教合唱骤然响起,极为震撼,与《辛德勒》手法是一样的,可惜想不起电影名字了。
《现代启示录》,杀人武器升空而起,女武神不见踪影,可是瓦格纳《指环》中女武神的巡游热辣辣奏响,节奏甚合,似乎是瓦格纳专门为这个场面而作,其实还有深层隐喻。
《肖申克的救赎》,蒙冤的银行家身陷深牢大狱,偶入广播站,于是监狱上空忽然响起了莫扎特歌剧的一段女高音咏叹调,众犯人皆举头仰望,似乎空中有圣女莅临,人性对善的渴望一下子被揭出来,至善至美,说是神来之笔也不为过。
《闪亮的风采》,身体残疾的钢琴家练习难度极大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些场面和钢琴家内心挣扎融合得甚好,给人很深印象。
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青春少年懵懂残酷的爱情,配以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清泠的音乐,情景都对,这个年轻导演手法竟然罕有地老练。
《泰坦尼克号》,甲板上本来供富人享乐的四重奏,因为沉船之难,顷刻间就变成了一场赴死的演奏,音乐特有的协调感和秩序性让他们临危不乱,这四个人的演奏在这场旷世大逃亡中显出了一丝生命的尊严。
威斯康提的《魂断威尼斯》用了马勒第五交响曲的柔板配乐,水天一色的威尼斯,将死的老人对美少年的惊鸿一瞥,渴望难及,基本是一种“形上”美的向往,爱与死亡融合的主题,和马勒音乐意境之吻合,堪称天作之合。
《走出非洲》用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慢板乐章配乐,男女主人公在热带大草原的神交竟然与这段音乐完美结合起来,是源于单簧管旷野般的音色吗?现在片子情节近乎忘记,但男主人公驾飞机于云层场面仍记得,妙极了。
梁家辉主演《情人》,改自杜拉的名著,湄公河上一对异国男女一段没来由的灵肉交合看来无甚感动,但女主人公归国时站在甲板上凭栏时,肖邦《告别圆舞曲》响起的镜头,却一直印在脑海中,不知是否这音乐的缘故。
波兰斯基的《死神与少女》,雨夜,海边别墅里独居的惊慌妇女发现到来的不速之客,竟然是多年前对她施暴的罪人(施暴时放的正是《死神与少女》),经历一惊心动魄的罪与罚,在悬崖边原谅了他,至最后,复看音乐会上演舒伯特的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取得心灵和解,音乐被赋予新意,甚是巧妙。
罗素的《怒海争锋》,不列颠战船和敌国巧妙周旋,最后于其击溃,场景除了苍茫大海就是狭窄船舱,转场时多次出现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大海的神秘莫则,英人的虎胆雄心被音乐烘托得极好。
伯格曼晚年的电影《芬尼与亚历山大》是一部漫长的电影,展现了童年对大师人生的影响,电影中同样用到了巴赫的《大无》(太久了,记不甚清),但展示的却是神秘的宗教情感。
《安娜·卡列尼娜》(又译《爱比死更冷酷》),以老柴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那个饮泣的旋律为主题在片中多次出现,却感到不甚契合,柴音乐丰富的含义实在难以剪贴到这个著名的爱情悲剧上。
国产片里,用得不多,一是导演音乐修养低,另外本来就是西洋文化比较隔膜吧。但也有用得好的,如《阳光灿烂的日子》,19世纪意国作曲家马斯卡尼三角情杀的歌剧《乡村骑士》间奏曲遭遇20世纪60年代中国文革莽撞少年的华丽游,青春的惆怅和绮丽竟然都全在这音乐里头了,男主人公独自踏上屋顶,音乐响起的场面让人感到莫名,至今难忘。
相反,音乐家的传记片音乐用得巧妙的反倒不多,印象深的也有几部,《春天交响曲》,舒曼徜徉在爱河之中,寄情音乐,思若泉涌,写作《童年即景》套曲,当熟悉的钢琴曲《梦幻曲》在银幕奏响,原来是这个情境下写出的,可找着了,自己好感动。
老片子《一曲难忘》,肖邦和李斯特见面了,风流俊赏,两人在钢琴上合奏军队波兰舞曲(时间久了,也许记错),现在,觉得这个场面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是还是感谢编导的编排。
米洛福尔曼的《莫扎特》很好,作品183号g小调交响曲开头那个诘问的主题贯穿始终,暗示主人公悲剧命运,其他随事件展开的几段音乐,有《长笛和竖琴协奏曲》、《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浪漫曲等的片段,都用得俭省干净,不干扰剧情,不抢戏,于是我们注意力始终在人物命运上,实为精彩。
老电影《翠堤春晓》,老约翰和情人跳了一夜舞,乘马车穿越维也纳森林的灵感之作《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已经成了一个经典,毋庸评述。
关于万众敬仰的乐圣贝多芬的电影,看过几部了,觉得音乐用得都不好。无非是写乐圣如何艰苦奋斗,铸就华章,都没什么新意。有一部电影通篇用大赋格贯穿,用贝九做结束,似乎当时乐圣在写这两部作品,太写实了,实在拍得不高明。还有一部,整部电影一直在演奏乐圣那部前无古人的英雄交响曲,几乎没中断,似乎乐手们还带着头套使古乐器,中间海顿老爹还来了,听了觉得惊骇,说了几句奉承话就走了,乐史似乎真有其事。总之音乐太多,太满了,反倒让人疲劳。
《国王的演讲》在战胜心理疾患类型的电影里根本不算出色,创意无甚出色,演员表演也乏善可陈,内里的配乐用到了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著名的第二乐章,那个从葬礼进行曲中缓缓积累情绪以致超越其上的曲调和电影的中国王走出心理困局的情节倒是吻合,但是太过吻合贴切,反倒让人觉得失望。
《教室别恋》《海上钢琴师》《红色小提琴》等片子音乐都很好,但都是作曲家为电影写的,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