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推出的革命历史题材剧《绝密使命》正在热播,这部剧是红色“三绝”系列的封笔之作,将首次解密被毛主席誉为“红色血脉”上的隐秘故事。
在土地革命时期,这条长达三千公里的交通线曾发挥了巨大作用,而那些为了党的革命事业奋不顾身、慷慨赴死的交通员们的事迹却鲜有人知,事实上剧中大多数人物都有契合度很高的历史原型。
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陈彭年烈士。
01、我党地下交通汕头站的创建背景
1930年10月,为了构建全国地下交通网络,连通上海党中央至江西瑞金长达三千公里的红色交通线,由化名伍豪的周恩来同志亲自负责筹备。
三个月以后,有三条地下交通线陆续建立起来,其中《绝密使命》中的“沪港粤闽赣”交通线就是其中一条,它在运行长达1300多天的时间内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条红色大动脉,直到中央红军长征时还没中断,曾创造了输送物资6000担、护送干部200多人无一失败的惊人战绩,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该剧刚刚播完第15第16两集,主要剧情围绕汕头大站护送“大表哥”展开,剧中汕头大站站长彭庚年与敌斗智勇,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精彩大戏,而站长彭庚年的戏份也渐渐多了起来。
1931年初,在伍豪同志亲自安排下,专门从他分管的中央特科抽调了经久考验的陈彭年、顾玉良、罗昆贵三名同志,前往汕头成立地下交通站。
当年的汕头大站属于绝密级,只有伍豪同志、中央交通总局和香港总站中极少的人知道这个秘密,这个站的主要任务只有一个:护送党的高级干部。
至于传递情报、转运物资、护送一般干部的工作则由距离汕头大站1公里的“中法西药房”联络站负责,这两个担负不同任务的站直到奉命撤离时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存在,我不得不由衷地赞叹我党保密工作的滴水不漏。
当然,《绝密使命》电视剧属于艺术形象上的再加工、再塑造、再升华,不能完全拘泥于所有真实的历史细节,一旦那样拍摄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色纪录片。
因此,该剧前几集中,我党建立的“中法西药房”联络站就暴露了,剧中不得不把这个联络站的任务“交给”设在华福电料行的汕头大站来完成。
当然,我们还必须佩服伍豪同志对敌斗争经验的丰富,他精心设计的两个汕头站职责不同、任务不同、互不知情的保密要求绝不是可有可无,这一要求即将在几个月以后被充分验证其正确性。
因为,当汕头大站刚刚启用三个月,中共特科负责人、被称为“党的历史上最危险的敌人”顾顺章就叛变了,由于汕头大站刚刚成立不久才没有被顾顺章出卖。
正是因为保密级别很高,汕头大站才能在顾顺章叛变后,成功地将包括周恩来、刘少奇、叶剑英、刘少奇、钱壮飞在内的很多高级干部护送到江西瑞金。
1934年红军长征前,圆满完成护送使命的汕头大站奉命撤离,所属人员全部进入中央苏区,这个汕头大站的红色交通使命才被彻底尘封进历史的记忆之中。
02、让我们走近剧中人物,用心体会他们跌宕起伏的革命人生
剧中汕头大站站长彭庚年的原型是陈彭年烈士,他是山东济宁人,身材高大,为人豪爽,气度不凡,他早年在旅欧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一直在中央特科开展秘密工作,对敌斗争经验非常丰富。
1931年初,他和顾玉良、罗贵昆三人奉命到汕头建立秘密交通站。
由于陈彭年的外形威武霸气,又长得人高马大,当他穿上西服、戴上礼帽、再拄上文明棍往那里一站,分明就是个大老板、留洋华侨、资本家的模样,因此就安排陈彭年当了华富电料行的老板。
观剧的朋友清楚,在彭庚年的身边还有两个人出镜,其中担任华富电料行会计的顾玉峰,他的原型就是顾玉良,一个做过生意、读过书的上海人。
解放后,顾玉良曾担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他于1984年专程回到汕头并辨认出了汕头大站旧址,让人扼腕叹息的是,从撤离到再见旧址长达半个世纪,而生死与共的革命战友却已经阴阳两隔。
另一个是机智冷静的交通员罗挺,他的原型就是广东梅县人罗昆贵,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潮汕话,在当地人头熟、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和特殊关系,平时负责日常的联络和翻译工作。
由此可见,我党设置汕头站是多么的良苦用心,一个是富有对敌地下斗争经验的陈彭年,一个是精通做生意的顾玉峰,一个是会说当地话、人头又熟的罗挺。
年轻的网友可能不清楚,当年我党正值最困难时期,汕头大站最重要的是完成护送任务,但做生意赚钱也很重要,一方面要拿钱疏通关系、打点国民党官员,另一方面还要给上级提供部分活动经费。
在剧中,彭庚年为了拉拢敌侦缉队汕头站长吕文超,就多次以邀请吕文超打麻将的方式故意让他赢钱,吕文超对彭庚年的利益输送也心知肚明。
汕头大站成了红色教育基地,这是还原当年打麻将场景
所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以这种方式拉拢国民党要员是当年的捷径,再加上请吃饭、送金条都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如果开办的生意不赚钱的话,就根本没有其他来钱的渠道。
《绝密使命》第16集,当彭庚年完成了护送大表哥的任务以后,又顺手塞给吕文超一根金条,这根10两的金条在当年价值300大洋,这些钱在当年可是一个小地主家庭的全部财产。
由此可见,到底是因为吕文超的愚蠢才放走了大表哥,还是他在睁一眼闭一眼地放任不管?或许他根本不愿意失去彭庚年这棵摇钱树,一切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03、陈彭年家人苦等22年,建国后收到中央有关部门来信,方知他在过草地时已经牺牲
陈彭年办公室(复原)
汕头距离上海党中央1277公里,这里也是通往南洋的第一大港,而且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全国各地来的商贾云集,人员混杂,对外贸易往来非常繁多。
选择在汕头建立大站,除了上述因素便于我们隐蔽身份、采购急缺物资以外,还可以用“富华电料行”生意范围为掩护,公开经营二极管、配线圈等电器批发。
这个生意经,为向苏区提供急缺的印刷机、电台、制鞋机、缝纫机等器材提供了很好的正当理由,而且当年经营的电器配件也是市面急需的走俏商品。
为了更好地提供保护色,就必须把方方面面的细节做到位,因此建站之初就采购了大量最时髦、最豪华的家具,公司内陈设的落地钟等都是当年最顶级的配置。
华富电料行内部复原图
还有,既然陈彭年是以大老板的身份公开示人,所以他必须出手阔绰,近乎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结交了大量社会名流和政府官员,这也是汕头站成功隐蔽身份、顺利完成护送任务的又一层保险。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准备长征,汕头大站在完成了历史使命之后撤回中央苏区,而设在“中法西药房”的交通站仍然在使用。
陈彭年在长征期间过草地时,身体陷进了泥沼当中,不幸牺牲。
由于当年正处于敌强我弱时期,我党牺牲同志的家乡又大多在国民党统治区,为了保护家乡的亲人,就不得不让革命者和牺牲的烈士们隐姓埋名。
目前,我们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000万,而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96万人,这说明还有1804万烈士是无名英雄。
如今的汕头站旧址成了革命教育基地
1952年12月,国务院收到了一封来自陈彭年亲人的信件,询问当年“华富电料行”老板的下落:
“全国解放已经三年了,家里人十多年没有他的音信,故呈函查询下落,以免家人盼望。”
当陈彭年的亲人们收到中央来信,才知道那个苦苦等待了22年的人,早在1934年底就牺牲在红军过草地的泥沼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