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什么是新闻?
是社交媒体上,只言片语的碎片信息?
还是通知栏里,五花八门的热点推送?
亦或是公众号里,被人二次加工过的多手消息?
在我小的时候,新闻只出现在报纸、广播和电视里,直到互联网的兴起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将话筒送到了每个人面前。
随着传统媒体式微,一个职业也正在消亡——记者。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部由黄政民和林允儿主演,关于新闻媒体的韩剧:
嘘
这部剧刚开播时评分只有8.5,可没想到两集播完,分数直冲到8.9!评论区里更是哭成一片。
这部“扎心报社版”《未生》,到底有什么魔力?讲了些啥?咱接着往下看。
故事发生在财阀与丑闻齐飞,邪教与官员一色的韩国首尔。
全国知名媒体《每日韩国》报社的会客厅里,一场面试已接近尾声。
“你认为记者是什么?”
听到面试官的这个问题,两个女孩愣住了。
其中经验老到的秀秀很快反应过来,施施然答道:
“记者是市民的最后堡垒。”
现实中法律偶尔会在政治权利和资本面前失去力量,这时掌控新闻的记者,就是市民最后的后盾。
“为市民着想,为市民发声,这就是舆论和记者的本质。”
且不论这一串理想主义的发言,是不是她的真心话,但其中包含的新闻理想,着实打动了在场的面试官。
这时,应届生小美终于回过神,她的答案却是另一个极端。
小美的座右铭是:虽然笔比枪强大,但饭比笔强大。
面试官有点懵圈。
在小美看来,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如果没办法让妻儿吃到饭,这份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用说谎,又能拿到工资,这就是记者。”
这个“干饭人”小美,就是我们的女主角。
最终理想派的秀秀,和real干饭派的小美,都通过了面试,成为《每日韩国》的实习生。
殊不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将决定她们的结局。
按照报社规定,实习生要在一个月的实习期内熟悉工作流程,参与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由部门导师为他们打分,最终择优转正。
实习期接近尾声,包括秀秀和小美在内的四名实习生,将在今天进入最后一个部门——数字新闻部。
都说网络新闻是传统媒体的未来,这数字新闻部听名字就前途无量啊!
其实《每日韩国》有专门的线上编辑部,那里才前途无量。
而数字新闻部,是《每日韩国》官方指定流放地。
在这个部门工作的人,都不配被称为记者,他们的日常工作一共要用到五个键:
Ctrl、C、V、F5和回车。
F5刷新页面,Ctrl+C和Ctrl+V复制粘贴别人的新闻内容,再取一个惊世骇俗的标题,按下回车发布,完事了。
好家伙,UC震惊部直呼内行!
数字新闻部也确实是人才济济,部长人送外号迷糊蛋,热衷于溜须拍马,却始终不得门道。
尽干些“给爱喝咖啡的局长送茶叶”的糊涂事,精准地把马屁拍到马蹄子上。
迷糊蛋手下的组长分头哥,则是吾辈打工人的楷模。
面对上级施压下级顶撞,他就像一尊无念无想的石佛梗在中间。
每天雷打不动上下班打卡,毫无新闻理想,在流放地里摸鱼混日子。
他的座右铭是:我这样的上班族,不被开除就已经用尽全力了。
在迷糊蛋和分头哥的英明领导下,数字新闻部的成员们也都有样学样:
要么摸鱼打游戏,要么把工作丢给实习生自己出去浪,要么成天喝得烂醉……
正事是一样不干,也不给小片片说大片的公号点“在看”!
教导并考核实习生的任务,交到了我们的男主丁青头上。
丁青是官方指定流放地的官方指定标题党,用标题钓鱼的传奇垃圾记者,一根邦邦硬的职场老油条。
每天上班打完卡,人就消失了。你问去哪儿了,在隔壁台球馆打台球呢。
但是在6年前,他还是社会部一颗最有希望的新星,满腔热血想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人民的后盾。
在政府和报社社长的指示下,丁青的上级老罗以丁青的名义,炮制了一条假新闻,污蔑MBS前工会主席收受贿赂。
而MBS电视台和《每日韩国》同根同源,主席是万万没想到会被友军背刺。
负面舆论如潮水般涌向主席,最终他难顶压力,卧轨自杀。
丁青从此心灰意冷,而当年的舔狗老罗,如今却飞黄腾达当上了局长,对上级溜须拍马,对下级疯狂画大饼,满嘴的“吧哔咏”。
吧:不要退却;
哔:不要生气;
咏:学会宽容。
说人话就是当一个任劳任怨的温顺社畜,乖乖当一条狗。
巧合的是,小美居然就是工会主席的女儿,看来她应聘《每日韩国》的动机,恐怕不只是赚工资那么简单。
冷不丁撞上小美杀气腾腾的眼神,丁青心里直犯嘀咕。
实习生秀秀也不是省油的灯,她的年龄偏大,实习经历堪称部长级,做事稳重细致,编辑部里交口称赞。
秀秀当初是看了丁青在博客上连载的见习日记,才下定决心要当记者,并为此奋斗多年。
可她的问题出在学历上:秀秀是地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放在国内就是非211985。
年龄只是数字,但毕业学校可不是区区几个字而已。
丁青知道,秀秀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转正机会。
果不其然,实习期的最后一天,万年不联系的局长老罗主动请丁青吃饭。
他开门见山:尽管很多公司不再唯学历论,更看重工作能力,为了避免学历影响判断还采用了盲选。
但报社不同。
试问如果坐在你对面采访你的人出身三流院校,你能乖乖接受采访吗?
局长无法容忍编辑部有秀秀这样的瑕疵,勒令丁青找个借口把她开了。
殊不知这些扎心的话,全都被秀秀听到了。
原来实习生们为了庆祝实习期结束,也在这家饭店聚餐,好巧不巧就坐在丁青他们隔壁。
丁青内心愧疚不已,带着宵夜去报社慰问独自加班的秀秀。
迎接他的,却是从天而降的尸体。
秀秀死了。
秀秀跳楼前,将遗书作为“紧急报道”发布在《每日韩国》的官网头条,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
遗书顶着骇人听闻的标题,出现在各大平台的首页。
这次可不是标题党,而是实打实的丑闻。
丁青这位记者,第一次作为目击证人,被一群同行堵在警局里。
没人知道秀秀笑容的背后,隐藏着多少生活的酸楚,才会把自己的遗书当作报道发布出去。
局长也慌了神,他抓住从警局回来的丁青,问他有没有把他要辞退秀秀的事告诉警察。
“谁没有挨过几次骂呢?要是人人都像她那样挨了骂就自杀,世界上还有几个人能活着呢?”
局长说的话没错,却忽略了那番诛心言论,或许是压垮秀秀的最后一根稻草。
「嘘。」
局长示意丁青保持沉默,互联网的记忆只有七天。
实习生坠亡的丑闻,很快就会被层出不穷的新闻覆盖。
6年前,丁青的沉默间接害死了老大哥。
这一次,他捏碎了客户送来的花瓶,就像是捏碎了盛满真相的容器。
丁青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大声喊出那些沉默的真相!
以上就是《嘘》前两集的剧情,真不是我卖关子,主要是图文的篇幅受限。
对后续剧情感兴趣的观众老爷,不妨点个“在看”~
“点赞”超过5000,我就同步追更,加班加点把视频给大家安排上!
因为这部剧是真!的!好!看!
说句实话,大家是不是一直对职场剧不太感冒。
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看别人上班,等于变相加班,图啥呀?
《嘘》,真香!
首先是演员。黄政民就不必多介绍了,咱们的老朋友,青龙大钟影帝。
《新世界》、《老手》、《检察官外传》……由他参演的电影累计观影人数达一亿人,被称为“一亿影帝”。
时隔8年,忠武路影帝再次俯冲电视剧,实属降维打击。
作为实力派戏骨,黄政民是演啥像啥,精准诠释角色个性,他的表演感染力实在太强。
作为前少女时代女团成员的林允儿,算是彻底在影视圈站稳了脚跟,去年我解说过的《极限逃生》,让允儿收获了青龙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
剧中工会主席葬礼上的那场哭戏,小美一边说着“爸爸我饿了”,一边机械地将饭往嘴里送。
因为她想起了父亲的名言:“尽管眼泪往下掉,饭勺也要往上送。”
非常揪心。
除了这两位主角外,你还能在剧中看到不少熟面孔:
《电话》里女主的父亲、《小委托人》里的智淑、《未生》里的申宇贤,叫不出名字,却都是实力派配角,他们都是本剧的质量保证。
但这部《嘘》最大的亮点,还是剧情的深度。
记者这份职业,注定要与谎言和社会阴暗面作斗争。
前两集,编剧用实习生遭学历歧视后自杀,将矛头直指韩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唯学历论”。
论对学历的狂热,老邻居韩国可一点都不比我们差。
为让考生顺利赶考,高考当天各大公司错峰上班,连证交所都推迟一小时开市;
英语考试期间,航班停止起降。
等待降落的飞机,则必须在机场上空盘旋,以免引擎的轰鸣声影响考生做听力题;
教堂和寺庙里,紧张的家长点燃香烛掐表祈祷:
9点,求孔子保佑,希望孩子的语文超常发挥,妙笔生花;
11点,对佛祖磕头,保佑孩子的数学状态嗷嗷好,也不管佛祖会不会做数学题;
14点,向耶稣祈祷,孩子的英语考试顺利,别调频到相声频道去。
尽管韩国的高校录取率高达70%,但他们当中只有不到2%能被有“SKY高校”之称的首尔大学、高丽大学以及延世大学录取。
剧中的秀秀就是因为毕业于首尔之外的“地方大学”,才处处受人排挤。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34%的韩国学生曾因为考试产生过自杀想法……
有人会说,这都2020年了,咋还有“唯学历论”呢?
老马家的马云、马某腾、马斯克(?)他们要么不是211、985毕业,要么考上名校却半途辍学,不就是唯学历论的典型反例吗?
的确,马云复读两次才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录取,这所院校非211也非985。
但是,马云入学那年是1984年,距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那会儿别说大学本科生毕业包分配,连大专生都能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没有说大专不好的意思)。
而且以上几位都是创业者,没人去过问他们的学历。
当然了,拿着野鸡文凭愣充文化人,被人查出来啪啪打脸的时候除外。
世界500强企业,绝大多数的国企事业单位,学历就是一道门槛。
亚洲所谓的现代教育制度,名义上是培养人才,实际上是在筛选人才,它是一种淘汰制度。
唯学历论未必是最合理的,却是最高效的。
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了874万人,没有哪个企业的人力物力,充裕到从雪片一样的简历里,寻找一颗有可能不存在的沧海遗珠。
无论我们的态度如何,“唯学历论”一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续下去。
没有一个黑夜不会过去,没有一个黎明不会来临。
但是在黎明来临前,请一定要安然度过黑暗。
在一个“唯学历论”为主流的时代,升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绝大多数人实现跃迁的唯一道路。
说句难听的,对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拼学历是你胜过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二代”们的唯一机会。
哦,他们不高考直接出国啊,那没事了。
但我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大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当大家还有机会学习的时候,请用尽全力去学习,不要急着工作,更不能玩物丧志。
几年后的你,肯定会感谢几年前努力学习的自己。
永远不要停止学习!
各位打工人、干饭人和学生党们,加油!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