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颖
“欲望附带价签,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根本付不起欲望的代价,我们想通过《燃烧》这个剧告诉人们,行走在人性的神秘河中,每一步的行走都无比艰难,但只要你心怀悲悯和信念,那么人生总会有转机,每个普通人也都有可能谱写出传奇的人生。”
由陈育新编剧并执导,经超、张佳宁领衔主演,奚美娟、邬君梅、谭凯、张志坚、刘敏涛、冯雷、汤镇宗、杜志国等主演的情法正义刑侦剧《燃烧》已于上周正式登陆北京卫视。
一具尸骨揭开旧案面纱,跨越三十年、涉及三个家庭、祖孙三代的《燃烧》,不只是陈育新继2007年执导《国家行动》后导演身份的再回归,更是他对涉案题材创作,对人性、欲望、原罪的再度深挖。
近日,陈育新分享了自己近三十载关于涉案剧的创作历程与行业内外的感悟。
剧照
刑侦剧“尺度”把握要靠价值引导
烧脑的剧情,缜密的推理,多重的反转,正邪的较量,刑侦剧作为涉案剧的一个分支,总能以勾人心魄的悬疑感和探秘解谜的连续性在众多类型题材剧目中拥有一席之地。
从早期经典的《重案六组》《刑警本色》《征服》《刑警队长》《公安局长》,到之后的《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法医秦明》《心理罪》《暗黑者》,刑侦剧的魅力可谓经久不衰。
长期深耕此题材的陈育新,更是对刑侦剧的创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理解:“涉案剧可以分缉毒、经侦、网侦、反恐反黑这些类别,其中刑侦是最特别的,也很难写。
因为其他的类型一般都会有团伙或组织,唯独刑侦主要是个体犯罪,没有组织就没有分工协作、卧底、线人这些。你只能把镜头对准人物,研究死者、研究凶手心理。”
陈育新表示涉及大量社会问题的刑侦剧是一块硬骨头,既要有尺度的考量,又要与时俱进地展现新风貌新技术新的侦破手段与方法。
陈育新
“人的问题就是社会的问题,因为人是社会的个体,会有大量的社会问题存在,这里面的尺度就比较难把握。
还有就是大量的血腥与暴力的不可避免地展示,还有警方技侦手段的暴露,都有局限性。”
剧照
“命题作文”七年积累造就“警察世家”
尽管已有多部佳作在前,斩获过业内数个大奖,《燃烧》的创作却并非一蹴而就。
早在7年前,它还是只是公安部新闻宣传局交给陈育新的一个关于警察世家的“命题作文”,没有真实的案件做依托,且又是最难创作的刑侦题材,全能如陈育新也不免犯难。
在《燃烧》长达7年的构思、揣度、调研、打磨中,陈育新先后完成了《湄公河大案》及《破冰行动》的剧本。
海量采访素材的积累,与公安干警长时间的接触,终于使得数度经历搁浅的《燃烧》逐步成形,故事、主题、内核、人物在深思熟虑中呼之欲出。
“我想通过三代警察,来折射近30年来中国司法的改革进程。高风爷爷的案件是80年代发生的,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办案理念。
陈育新
到90年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限期破案。到了现在是疑罪从无的法制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这个案件推进,是我们想努力通过这部戏来做的一个侧面的表达。”
可以说,7年的潜心琢磨与贮备蓄力,给了陈育新足够的创作空间和源动力,而其多年写作涉案剧的经验教训又让他明白,只有真正打破观众预设,才能让他们在山重水复中感受到柳暗花明的惊喜。
“观众在看这类剧时会有既定的模式,烈度和曲折程度是观众喜爱这类剧的一个预设前提。但我觉得这个烈度是有止境的。为反转而反转,为悬疑而悬疑,最后为了这些往往会放弃了人物,只有事件。”
他表示,《燃烧》虽然在观感上进入的时候相对缓慢,但随着剧情抽丝剥茧地展开,案件的复杂度、人性的复度就会慢慢展现出来。
“相比《国土安全》《毒枭》等更侧重事件的剧目,《燃烧》它的极致是更侧重于人物,写每个人物在他的每个人生的岔路口的选择、决定以及做选择和决定的艰难。这才是我们所要的人性的极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